APP下载

青海省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风险分析与评价

2020-01-07林元清傅义娟王谢忠李秀英炊文婷杨毅青王云平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耳病致病性

林元清,傅义娟,王谢忠,李秀英,炊文婷,杨毅青,王云平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

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两种主要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国家调整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和强制免疫策略。为科学研判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后疫情发生风险,结合青海省养殖户养殖实际和防控特点,通过调查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分析近年来监测情况,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等形式,对青海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进行了风险评估。

1 青海省生猪养殖情况调查

养猪业是青海省农业区传统的优势养殖产业之一,是农业区和城镇居民肉食品的重要来源,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末全省存栏生猪120.85万头,存栏能繁母猪12.63万头,年出栏164.07万头,出栏率为135.6%,产肉11.43万吨,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1.26%。全省养猪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农区海东市的互助、乐都和平安及西宁市郊和所辖三县,海东市和西宁市的生猪存栏量占全省总存栏量的90.4%,其中互助、乐都和大通三县享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基金,三县猪肉总产量6.30万吨,占全省猪肉总产量的55.12%[1]。

种猪资源匮乏,种猪规范养殖、仔猪高效培育、生猪高效健康养殖等技术落后是青海省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经济实力雄厚,能繁母猪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种公猪主要从省外大型原种猪场引进[2]。全省猪肉市场仍以鲜销白条肉为主,生猪产业发展中相关产业链未能形成体系,产业化发展仍然滞后。据行业统计,2016年全省共存栏生猪120.8万头,本省生猪及猪肉食品供应量远不能满足需要,近80%的生猪需从四川、甘肃、宁夏等省外引进,以满足市场供应和农户饲养需求。

2 养殖户疫病防治情况调查

青海省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不高,其中规模饲养率仅占40%左右,大部分为散养养殖,管理粗放,养殖环境较差,养殖户疫病防控意识较低,缺乏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另外全省每年从省外购入大量的肥猪、仔猪以满足市场供应需求,造成外源性疫病传入机率和风险较高,防疫难度增加[4]。尽管青海省动物疫病防控、检疫部门加大了防疫控制能力,但是体外简单的消毒不能杀死猪体内的病毒,现场检疫也难以发现带毒病猪,致使全省生猪生产中,由于猪来源于不同地区,猪病毒株混杂或因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异,很难控制猪病发生,如经长期延续、积累,受气候、环境的变化易造成大的疫病暴发。近几年青海省西宁地区、互助、平安、祁连、尖扎、同仁等县均有因从外地引进生猪而导致发生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报告,对当地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4]。

3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调查

通过调查各地疫情信息,2006年至2010年4月,共上报37起猪瘟疑似疫情,发病1 900头,病死1 610头;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疫情。在猪瘟疑似疫情中,西宁市屠宰场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48.53%,规模场发病数占30.16%,散养户发病数占21.32%。自实施强制免疫以来,2010年4月至今未发生疑似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见表1)。

4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情况调查

自2008年以来,青海省每年在主要养猪县(市)建立定点监测点,开展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月度和季度监测,同时对采样点内生猪养殖、疫病防控、疫情处置、疫苗接种、进出生猪检疫等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大通、乐都、湟中、平安和贵德5县2013-2017年生猪养殖情况和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情况,累计调查养殖场(户)3 838个,调查生猪存栏360.73万头(只),平均免疫密度猪瘟92.3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91.86%,近5年均无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累计检测猪血清样品9 245份,猪瘟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69.40%,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70.46%。病原学检测方法累计检测猪组织样品5 460份,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均未检出阳性(见表2)。

表1 2006-2010年全省疑似猪瘟疫情上报情况调查 (个、头)

表2 2013-2017年全省疑似猪瘟疫情上报情况调查表 (个、万头、份)

5 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现场调查

2017年2-12月,在大通、乐都和湟中县每月开展一次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现场调查,在平安和贵德县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调查。通过对5县10个行政村、8个养殖场和5个生猪屠宰交易市场的调查,累计调查生猪养殖户(场)292个,累计调查猪存栏22.39万只,调查地区继续开展了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平均免疫密度猪瘟93.9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93.19%,全年未发现疑似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病例。对1 170份猪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均未检出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核酸阳性。对2 100份猪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猪瘟为84.0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81.62%。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高于往年平均水平,随着春秋两季免疫和补免略有波动(见图1、2)。

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总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规模场、散养户、交易市场。规模场和散养户猪瘟免疫抗体保持趋势基本一致,且起伏较平缓,但生猪屠宰交易市场抗体水平波动较大(见图3、4)。

6 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

在西宁及海东5县共15个规模场和21个散养户开展问卷调查,强制免疫退出后养殖户愿意自行采购疫苗并免疫的约占41.67%(15/36),规模养殖场愿意自行免疫占80%(12/15),散养户愿意自行采购并免疫只有14.29%(2/21)。散养户在强制免疫退出后的免疫意愿较弱,采取的防控措施不力易导致疫情发生和流行。

图1 2015-2017年猪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图2 2015-201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对西宁及海东各地开展了实地调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国家计划强制免疫退出机制后的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落实、经费投入、防控措施和存在的问题等情况与部分专家进行了调研。认为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传播方式和模式特殊,是危害我省养猪业的两种主要动物疫病,目前使用疫苗免疫的防控效果较好。青海省生猪养殖规模和养殖结构相比其他省份落后,与发达省份的仍有一定差距,散养户仍占绝对比例,退出免疫后仍存在较大疫情隐患。

图3 2017年猪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图4 201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7 讨论

历年病原学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病原检出率逐年下降[5]。强制免疫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青海省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促进农区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6-8]。青海省生猪养殖集约化水平和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养殖户在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后的免疫意愿不一致,畜禽养殖经营者的防疫主体责任不明确,退出强制免疫后缺乏完备的保障措施。另外全省种猪资源匮乏,本省生猪及猪肉食品供应量远不能满足需要,每年需从省外引进,造成外源性动物疫病传入机率和风险较高。经评估,青海省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退出时机尚未成熟,退出后仍存在较大疫情隐患,需继续实施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强制免疫,确保猪群处于免疫保护之中,减少发病和死亡,保障青海省养猪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养殖增收。建议进一步强化畜禽养殖经营者的防疫主体责任,提倡自繁自养、鼓励规模化养殖,开展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净化技术研究,制定适合本省实际的净化技术方案并推广,待条件成熟后,再择机退出强制免疫。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耳病致病性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2021年上半年凉山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