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及病虫防治策略

2020-01-07谢丽英李卫萍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玉米螟蚜虫害虫

谢丽英 李卫萍

(云南省罗平县九龙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罗平 655811)

0 引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种植户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先进种植技术,对玉米的种植工作进行科学地管理,进一步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同时兼顾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促进农业发展。

1 九龙街道玉米种植的优势

九龙街道位于罗平县中部地区,四周与板桥、长底、罗雄、师宗竹基、老厂、马街、阿岗共2县的7个乡街道相接,紧邻县城,街道政府所在地离县城10km,地理环境集城郊坝区,低热河谷槽区、山区为一体,辖22个村委会,206个自然村,总人口8万余人。

区域内立体气候突出,既有典型的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又有温带气候特征,海拔1200~1800m,年均温15~16℃,年降雨量1748.4nn,雨季集中在6、7、8 3个月份,年日照1900h,无霜期260d以上,≥10℃积温4600℃左右,四季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干湿季节分明,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质地优良,pH值6~7.5,适宜水稻、生姜、玉米种植。九龙河、牛街河、粗那河3条河流穿境而过,水质良好,为玉米种植提供灌溉用水。经过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工程,森林覆盖率较高,植被保护较好,空气清新,空气质量高,且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良,为发展无公害优质玉米生产提供了良好自然环境条件。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2.1 选地整地

为促进玉米增产增收,要在玉米种植的前期做好土地整理,先进行深耕作业,避免土壤板结影响后续的种植。整地深度要控制在20cm左右,之后翻晒2d,并且做好对土壤环境的观察和检测,及时掌握土壤实际状况。

2.2 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玉米播种前要做好玉米品种的筛选,结合自身地区的种植实际,综合考虑土地的实际状况、气候特征等因素,选择优质良种,一般多是在充分考虑自身地区实际种植环境下,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能力强,抗倒伏且颗粒饱满的种子,保证玉米成活率。种子的购买要通过正规渠道去购入,注意避免同一品种的大范围种植。之后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进行种植,结合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种植期[1]。

2.3 确定种植密度做好施肥工作

玉米种植密度的合理控制对于玉米的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种植密度过密,会影响玉米对于阳光和其它养分的正常吸收,造成颗粒干瘪,影响产量;反之,若是密度过稀,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会影响总产量。所以,还需将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3000~4500株范围内为宜。

2.4 做好水肥管理

玉米的耐旱性比较强,但是种植工作的进行过程中依然需重视做好灌溉工作。苗期对于水分需要比较大,若是缺水,可适当灌溉。抽穗开花时期需水量增大,同样需要灌溉及时。玉米灌浆期和成熟期需水量不大,需要结合实际,做出正确应对。同时还需做好施肥工作,施肥以基肥为主,配合一定量的磷肥、尿素等,结合具体生长实际,选择适宜量的肥料,保证玉米产量。

3 玉米病虫害防治策略

3.1 病害

3.1.1 赤霉病的防治

赤霉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病害,会对玉米植株和叶片等造成一定危害,初期症状感染并不明显,但是后期玉米茎纵向剖切后呈红色,同时伴有长方形的斑块。该疾病主要是依靠刮风下雨,或是昆虫作为媒介传染的,病菌通过伤口处进入玉米植株中。若是螟虫、飞虱严重,会使病害加剧。针对该疾病的防治,首先要选择抗病性强的良种,之后做好拌种处理,高发季节和区域还需做好生石灰消毒处理。

3.1.2 黑穗病的防治

黑穗病同样是高发病害。该病害一般在抽穗后高发,造成玉米穗短小,除苞叶外,果穗变成一包黑粉。玉米感染之后,病株一般都比较矮小,有的植株在剑叶中脉会出现条状黑粉堆。针对该疾病的防治,还是需要首选抗病能力比较强的玉米品种,采用轮作的方式种植玉米。在玉米黑穗病严重的区域,可以多种一些薯类、豆类作物,避免连续多年重茬种植。同样需做好药剂拌种,具体可选择戊唑醇、恶霉灵等药物进行拌种。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拔出病株,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2]。

3.1.3 枯叶病

叶枯病会严重损伤玉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会存在少量灰斑,之后逐渐扩散,叶片变为黄褐色,边缘位置有褐色斑点。空气湿度高的情况下,这些斑点面积会逐渐扩大,严重时会造成叶片枯萎。针对该疾病的防治是需要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在种植前留茬复种和细倒土,一旦种植过程中出现病叶,要及时清除。降低互相感染的可能性,必要时可选择恶霉灵、三唑酮等药物喷洒进行防治。

3.2 虫害

3.2.1 地下害虫

针对地下害虫,要做好深耕细作,合理轮作,及时除杂草。针对害虫,可充分利用其自身趋光性、趋黄性等进行害虫的诱杀。同时可以选择糖醋液诱杀。将糖、醋、酒和水按3∶4∶1∶2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敌百虫,傍晚放置于田间地头,诱杀地下害虫。该方式可有效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另外需要做好拌种处理,并且做好土壤处理,用150mL的48%乐斯本乳油制成毒土,均匀洒于地面,能够有效杀死地面害虫;还可以运用敌敌畏、辛硫磷等药物进行灌根处理,能够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3.2.2 玉米蚜虫

针对玉米蚜虫,首先要及时清理好玉米地以及周围的杂草或是其它会生蚜虫的植物,减少蚜虫来源;其次可以利用蚜虫的趋黄性用粘虫板进行害虫诱杀。银灰色对蚜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可以在玉米田悬挂银灰色塑料膜条、覆盖银灰色地膜等,预防蚜虫。另外可以通过引进蚜虫天敌的方式,通过天敌去消灭害虫。蚜虫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吡蚜酮、噻嗪酮等进行防治[3]。

3.2.3 玉米螟

玉米螟入侵玉米内部,吃掉玉米的新谷粒,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做好该疾病防治,我们需明确该害虫的习性特征,在害虫越冬前消灭害虫。另外,玉米抽穗期要及时喷药物,防治玉米螟。赤眼蜂是玉米螟天敌,可以通过引进天敌的方式有效预防虫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种植户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将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种植过程中,同时兼顾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科学种植,促进玉米的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玉米螟蚜虫害虫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蚜虫婆婆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