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里的三棵桂花树

2020-01-07安徽许青山

花卉 2020年21期
关键词:金桂花池桂树

安徽/许青山

九月芳菲, 丹桂飘香。

几场山也濛濛地也濛濛的雨, 冷冷地, 像空调开动着冷风, 夏天的炎热就乖乖地降了下来, 风凉凉地, 校园里的三棵桂花树枝, 仿佛收到了集结开花的号令, 繁茂的枝叶下, 粒粒金黄的伞状四瓣花蕾, 沿着枝条蔓生开来, 一簇一簇, 保持着一定的间距, 就像春天的紫荆花在茎秆上露出了甜甜的笑靥, 顿时, 校园中弥漫着花香, 沁人心脾。

每当开花季节, 老师们要么走近树枝, 用鼻子深深嗅上一口; 要么忙着掏出手机拍照, 发朋友圈; 要么几个人就坐在花池的台面上, 一边在清香里沐浴享受着,一边聊着话题。 学生们一下课, 也凑近花树闻香。 每年的九月, 年年如此。

这三棵桂花树, 已经有30 多年的树龄了。 上世纪90 年代初, 学校新建四层教师办公大楼, 感觉楼下空坦无树陪伴, 显得单调, 于是, 便派专人去花圃挑选了三棵一样大的金桂树苗, 在空坦的花池里栽种。 花池泥土的四面用水泥浇筑, 上端挑出台面, 用水磨石打磨, 供人坐着休憩。 花池里再铺上厚厚的泥土, 以便让小树上接雨露, 下接地气生长。 三个花池中间, 用两条通道隔开。 这三个花池, 就是小树成长的起跑线。 白驹过隙,悄悄一晃, 昔日的三棵小树苗, 倏忽长得楚楚动人, 枝繁叶茂, 树干粗壮, 树冠伞状硕大, 严严实实遮盖住了整个花池。

30 多年来, 学校的师生换了一茬又一茬, 唯一不变的是对树的精心呵护。 桂树花开, 只准观赏, 不准攀摘; 每日清扫落叶, 倒入花池, 化作春泥; 旱季及时浇水, 枝条旁逸修剪; 遇有虫子蛀叶, 及时喷洒药物。 辛勤呵护, 换来的是桂树的心有灵犀, 每年在国庆前准时开花, 喜迎国庆。 特殊年份, 在教师节前一树花开, 让人欣喜。

桂花树的花期, 大概持续一周左右。 每当花树盛开, 我都要在办公室前的走廊上静静俯瞰。 可今年, 一想到它们的树龄, 与我三尺讲台的教龄相吻合, 于是,思绪也随树冠的枝条向外伸展。

思维像一束火花, 我的脑海忽然蹦出一幅画面: 一个穷困年代的小男孩, 见到他在田垄间无拘无束的跳跃, 见到他踏进简陋教室的乖巧, 小小的双眼瞪得圆圆, 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讲台老师的洋洋洒洒、 滔滔不绝, 觉得老师的心灵世界, 装着许多许多神奇的故事。于是, 幼小的心头便暗暗编织着一个为师梦, 希望不久将来的某一天, 自己的身影也站在讲台上, 续写着“神奇的故事”, 带着自豪、 带着神圣。

梦想的秘密幻实的那天, 也是秋天。 那天, 天高气爽, 躬身的父亲一头挑着棉被和必备的生活用品, 一头挑着语重心长的告诫, 送他到家乡的公立学校报到。 临走时, 抛出的声音, 掷地有声: “孩子, 乡村的天地,是希望的田野, 教人子弟, 需用心耕耘, 切记莫误。庄稼误了一茬, 就是荒芜一年; 子弟误了一茬, 就是一辈。”

此后, 他是带着父亲这句简单的质朴言语, 践行为师之道的。 白驹过隙, 眨眼间, 当年的小男孩, 已两鬓白发, 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三十余载。 他送走了一批批“水手”, 嘱托他们在远方不知名的港口, 立志成长为掌舵的“船长”。 三十余载的时光, 独自摸爬滚打,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牢记: “教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教则殆。” 辛勤的汗水, 换来了一叠大大小小的奖状和证书, 兑现了当年父亲的期望。

桂树风餐露宿, 吸取雨露阳光, 静静地生长。 带着关切, 择善从之, 自己的成长经历, 不就是眼前的桂花树?

花池里金桂的花色不及丹桂鲜艳, 香气不及杭州满陇桂雨那样浓郁, 花朵也不及大丽花那样硕大。 但我却喜欢这样, 没有炫耀, 只留清香, 觉得比较暗合一个普通教师的本色, 重在为师清廉, 重在传道受业解惑, 重在爱心耐心有加, 让乡村的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 30 多年树龄的金桂, 正是满树繁花的时刻, 那么, 30 多年教龄的我, 也正是经验丰富的时候, 何不趁国家愈来愈重视教育、 重视教师的契机, 多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量呢。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曾在《鹧鸪天》 里写过这样的词句: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是的, 金桂一生朴实无华,不以美艳、 娇媚的外表取悦于人, 只将清纯的芳香留给人间。 这就是桂花的闪光所在。

莫羡三春桃与李, 桂花成实向秋荣。 做好自己, 懂得修身自律, 便是“花中一流”。

猜你喜欢

金桂花池桂树
冬爷爷的美味
金桂飘香
探究金桂栽植及养护技术
桂树生兮山致幽
带乌龟散步
花期与成功
“金桂,你等等我!”
我敢
盆栽的金桂
续《吴刚伐桂》(现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