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骆越文化之花

2020-01-06唐薇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承艺术

唐薇

摘 要:瓯骆琴声响,壮家阿妹唱。骆越天琴,从古至今,琴声、歌声伴随着民族节日、壮族传统盛会等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从最初的民俗文化活动到今天的旅游经济文化、网络电视媒体的发展宣传中,天琴文化渐渐不再只属于壮族地区,

而是更加具有现代化的艺术魅力和包容性、豁达性,从最原始的人间法器发展成为非常受到人们喜爱的带有新时代韵味的乐器。从几千年前瓯骆人生活信仰的角度来考虑,天琴的传承是伴随着宗教的发展而发扬光大的,同时这宗教的传承又具有世家传承制度的特点,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典型且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更加符合人们欣赏需求的赏心悦目的形式展现在大众和世人的面前。壮族天琴(壮语称为“丁丁”),作为壮族人民古老的表意工具,被作为当地祭祀宗教活动以及喜庆节日的常备节目,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际实践之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凭借着颇受壮族人民认可的节奏,记载着属于壮族人民特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历史足迹,进而在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扬过程中向所有世人传递着壮族地区所独有的艺术文化特色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文价值、民族发展观、宗教文化以及民族语言等。本文基于壮族人民骆越天琴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背景及其人文价值、从现代音乐艺术的角度重点探究了骆越天琴的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审美内涵、天琴的结构及弹奏方法、非遗文化视角下骆越天琴音乐的生存现状以及骆越天琴音乐艺术的发扬与传承等,以更好地扩大骆越天琴艺术文化的影响力,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下骆越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骆越文化;天琴;艺术;传承

一、引言

现如今的壮族是由先秦时期骆越古国中的骆越族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民族。骆越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极其深厚的底蕴。骆越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稻作文化、冶炼文化、龙舟文化、铜鼓文化、巫文化、宗祖文化、柱子崇拜文化以及玉器文化等等。天琴文化是骆越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其中在悠长的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最具文化影响力的音乐艺术文化之一。天琴乐器不仅被壮族人民深爱地视为象征好运的非常神圣的吉祥物,而且对天琴乐器的这种深爱与崇拜在壮族人民当中得到了非常好的世代相传。同时天琴还是古时祭祀及宗教活动时的主要乐器。2003年,在我国著名壮族音乐家范西姆先生的精心指导下成功组建了天琴音乐女子组合,在广西民族大学演出,这也是天琴文化第一次走进高校进行巡演。从最初的民俗文化活动到今天的旅游经济文化、网络电视媒体的发展宣传中,天琴文化渐渐不再只属于壮族地区,而是更加具有现代音乐艺术魅力和包容性、豁达性,从最原始的人间法器发展成为非常受到世人喜爱的带有新时代韵味的乐器。从几千年前瓯骆人民生活信仰的角度来考虑,天琴的传承是伴随着宗教的发展而发扬光大的,同时这种宗教的传承又具有世家传承制度的特点,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典型且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更加符合人们欣赏需求的赏心悦目的形式展现在大众和世人的面前。

二、骆越天琴音乐文化背景

骆琴文化千年积淀,追根溯源,不难从古代地方志中找到其发展传承的影子。自19世纪以后,天琴相关的记载文献变得愈渐丰富,人们对骆越天琴的喜爱可见一斑。在记载文献中,找到了对“天”解读,对“天琴”“跳天歌”“跳天”等词汇的描述,下文从巫舞、社会功能以及适用场合等全面的了解骆越天琴音乐文化。

天琴中的“天”具体代表什么?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在《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中找到了关于壮语“鼎叮”也就是汉语“天琴”的详细记载。先秦人们所赋予“天琴”中的“天”的概念是用天琴这种乐器进行独奏、伴奏的一种时尚的文化娱樂活动的总称,并且这种活动根据其演出目的和演出内容可以分为很多种象征不同意义的类别。这其中,表现形式最为丰富多变的当属“跳天”,“跳天”集合了骆越民族的乐、歌、舞文化,是一种集合多种优美音乐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关于“跳天”的概念,《防城县志》中有比较明确的描述:其中“天”包含了“天琴”“天舞”“天歌”是包含了魓中、板八壮族等民间艺术的总称,这里的天歌指的跳天歌,是一种民俗歌。在《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大观》一书中,非常细致、详实地描绘了壮族地区的人们进行天琴演奏的表现形式。以其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具备娱人和娱神的双重功能,我们可以这样说天琴既是一种民族乐器又是一种民族舞蹈道具。从《龙州记忆》的记述中表明,天琴虽备受推崇,但并非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最古老的“跳天”形式是由一位身穿长裙漂亮妇女,头上佩戴非常华贵的珠绒帽子,在一边跳舞一边唱歌的同时弹奏天琴,这位“跳天”的妇女被骆越民族的人们称之为“天婆”,“天婆跳天”属于骗人用来辟邪的一种手段。“天婆”自称是天上的仙姑下凡来降福的。“天婆”所使用的这把天琴被人们视为是上天降送的神物,普通人是不准动的。

天琴,在民间多在民俗信仰活动的祈福或者祭祀时使用,也在节日庆典中使用。在《壮族风情录》·壮族弦乐器中提及,在作为节日庆典演出时,也作为伴奏乐器或主奏乐器的烘托,作用主要在气氛渲染,可以边弹奏边演唱,同时可作为边弹边唱边舞的群众性歌舞。天琴,在民间多以巫婆持有,在《宁明县志》《广西通志·文化志》中都分别有对巫舞的记载。经过查阅文献发现,天琴巫文化与音乐舞蹈融会贯通,天琴演奏的几种形式与铜链的舞蹈动作结合,在壮族传统文化活动简表的记录中能够看出天琴音乐舞蹈的具体形态,音乐形象生动,舞蹈蕴含神秘气息,天琴作为一种民族舞蹈道具,详细、直观地描述了天琴音乐民族舞蹈的典型特征以及主要舞蹈动作。将民间天琴音乐与巫乐的亲密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证明,同时壮族部分地区天琴表演形式是通过乐、舞、歌三种形式下三位一体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这与原始音乐的特质是不谋而合的。

天琴作为弦乐器,千百年传承至今,不仅能够从各种文献上找到其形制、社会功能、适用场合等基本属性,并且在天琴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中与骆越巫文化紧密融汇,更增加了其音乐中蕴含的宗教文化等神秘气息,富有极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古壮族民族音乐文化韵味。

三、壮族天琴文化价值

以天琴独奏以及以天琴乐器为伴奏的各种表演形式作为壮族地区祭祀宗教活动以及喜庆节日的常备节目,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际实践之中。在漫长的历史中,凭借着颇受认可的节奏,记载着属于壮族人民特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历史足迹。同时从中充分体现着极其富有壮族人民自身特色的艺术文化特色和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涵。通过观赏壮族天琴表演,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引发人们的想象。天琴文化在始终带自身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发展创新,并在此过程中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力与创作力,世世代代启发展着人们的艺术思想,从而将壮族天琴艺术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壮族人民世世代代都对天琴艺术文化充分表现出显著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自古以来,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并且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天琴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充分体现壮族人民自身特色的艺术文化。天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壮族人民自身的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古代,天琴作为神器应用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现代天琴逐渐发展为一种乐器。先秦时期的骆越民族以水稻耕作为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并且在那个时期人们几乎没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一些大自然变化所带来的农业灾害束手无策。每当自然灾害来临,骆越民族的人们只能借助天琴伴奏的巫术祈福以求庇护,并且同时传达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也是当时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天琴被视为可以通灵的神器。在当时的求雨、安龙、驱魔等民间宗教活动中应用广泛。所以,天琴的弹唱活动又称“喻天”。这类大型民间活动的主导者往往以铜串环、铜铃等作法器,配合天琴作媒介,喃唱一系列曲调轻盈又不失神秘色彩的歌曲,配合舞蹈来完成人和神灵沟通的想法,从而达到酬神和祈福保平安的目的。随着壮族先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和不断的生活实践逐渐总结和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学会了通过所掌握的规律规避风险改变生存现状降低劳作损失之后对自然和神明的敬畏逐渐转向了利用自然和感谢自然馈赠的时候,遂将宗教仪式中原有的歌舞部分改成了固定的娱乐活动。

四、天琴的结构及弹奏方法

古代的天琴种类大致分为固定式和拆装式两种类型,都是纯手工制作。固定式的天琴组成一般是七个部分拼装组合,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琴筒:呈半球状,用麻竹筒或者葫芦壳制作而成。葫芦的切面与薄桐木板粘合在一起作为琴筒面,葫芦底面的音窗为镂刻花状。

琴杆、琴头、琴轴:材质都是蚬木或红木。琴杆长度为七十厘米,背面为半圆柱形,弦面由平、张两根丝线组成。

琴码:又称弦码,材质多为木质。置于面板的中下部。

琴头:琴头的长度大约在二十五厘米左右,形状整体偏扁,两边略宽。琴头上精细地雕刻着帅印、太阳、星月或者龙头、凤头等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图案。琴头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都比较狭窄,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曲面。弦槽长大约六厘米,宽大约两厘米,正面呈现开方形,且设有两个弦轴。

天琴,定弦四度或五度。音色独特且音域宽广。弹奏琴弦的乐声美如天籁,极具壮族人民的特色文化韵味。

天琴乐器除了弹奏手法和专业技巧以外,在演奏天琴的过程中,表演者主要有两种姿势可以保持,即坐姿和站姿。保持坐姿状态时,琴筒放置在右腿外侧,琴杆保持左斜在胸前的位置,双脚向前伸出,并且多在右脚脚踝佩戴铜串环或者脚铃,右脚跨在左脚上随着节拍晃动,增加音乐的层次感。保持站立的姿势进行演奏时,琴筒放置在左边腹前,天琴的表演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可以边弾边奏边舞,称“跳天”。在单独使用天琴演奏时称“弹天”,在为歌曲伴奏时称“唱天”,在为独唱者或者独奏者伴奏时称“独天”。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骆越天琴音乐的生存现状

骆越天琴,从古至今琴声、歌声伴随着民族节日、壮族传统盛会等在海內外广泛传播。从最初的民俗文化活动到今天的旅游经济文化、网络电视媒体的发展宣传中,天琴文化渐渐不再只属于壮族地区,而是更具包容性,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天琴也由法器转变为乐器。骆越天琴文化艺术在壮族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不断在创新与发展,并且以一种非遗文化全新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3年,在壮族音乐艺术家范西姆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女子天琴组合正式成立,并且成功在广西民族大学演出,这也是天琴文化第一次走进高校进行巡演。自此以后,天琴不再仅仅是壮族地区民俗信仰的法具,而是由乐器的身份重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并且,作为本土传承之地的龙州镇,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天琴艺术的传承人。

天琴文化如今作为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点项目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不仅作为壮族特色文化代表在各大媒体进行巡演还进入了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堂。参考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宁明花山岩画的成功经验,天琴项目也很有希望能够争取第五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2019年七月左右,为了保证对天琴艺术的研究和发掘,培养天琴艺术骨干和传承后备力量,更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天琴艺术文化的同时,对壮族天琴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波助澜。在范西姆先生的推广和天琴文化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将天琴的从二弦改为三弦,并将琵琶的轮指按音等演奏技法融入其中,使天琴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力更加丰富,演奏声部线条也更加多样。

六、天琴文化艺术的传承

在某种意义下,天琴的传承随着宗教的传承而传承,而宗教的传承一般是世家传承制。天琴艺术的传承必须经过非常正规的拜师过程,然后通过自学的方式对经书进行精心掌握,最后根据对经书的掌握程度决定是否出坛。出坛以后必须要经过三天两夜的严格的度戒仪式,在此过程党当中由师父来进行经书的教唱。在进行度戒的三天时间里,受戒人和配偶都必须在床上分别盘腿而坐,不可擅自活动,且不可睡觉。紧急情况摇铃示意,待师父问清情况后解决。吃饭也由师父送进去,食物只有白饭点盐。第三天一早,由一名男童将一整幅白布从受戒人所在的房间一直铺尽并放上一张桌子,并且在桌上摆好祖师爷的牌位,师父在受戒人出坛时辰到了之后将其带出门在桌前跪下。并有师父为其授予法印、帽、袍和天琴等法具。受戒人穿戴完毕以后,师父亲自带领受戒人和前来参加度戒仪式的徒弟门一起到受戒人家族的土地庙和祖坟前进行祭拜。祭拜结束后,受戒人返回堂前端坐,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都上前往受戒人的脖子上挂一条红布以示祝贺,这也就是“挂红”。挂红完毕也就意味着度戒仪式结束,受戒人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公”。

在“四旧”历史时期,天琴毁坏严重,其中不少宗教者因保护天琴而挨批斗。尽管环境如此恶劣,天琴始终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见天琴传承者们对天琴的珍爱程度。上个世纪八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年代初期, 著名壮族音乐家范西姆到龙州县进行采风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天琴。民间著名的天琴制作大师秦华北先生针对天琴无法弹奏歌曲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改进方案,并得到了天琴文化专家的一致认同。在专家教授们的支持和指导下,秦华北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几经试验,最终将民间二弦天琴改良为三弦天琴,用弹片弹拨取代了手指勾弹。经过改良后的天琴音色更加优美音域更加宽广。在国家对天琴文化发展高度重视和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之下,经过无数天琴文化传承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天琴文化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度也越来越大。

当前,全国在张艺谋艺术学校、广西民族大学等十多所中专学校和高等院校设立了天琴艺术研究或教学课程,龙州县龙州镇也创办了多所天琴艺术培训班。幼儿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未来发展壮大的新兴力量,任何事物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少年儿童的参与,他们也能学习并进行天琴弹唱表演的学习与发展,使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七、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也给天琴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改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古代,天琴作为神器应用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现代天琴逐渐发展为一种乐器。将天琴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天琴艺术,了解天琴艺术,作为壮族传统的艺术瑰宝代表中国走向世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力量。如今,天琴文化不仅作为壮族特色文化代表在各大媒体进行巡演还进入了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堂,并且在壮族当地旅游文化以及节庆活动中时常见到天琴文化的影子,参考和凭借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当中宁明花山岩画的成功经验,天琴项目也很有希望能够争取成为第五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参考文献:

[1]防城县志编委会.防城县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2]吴言韪,陈川.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大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严凤华.龙州记忆[M].南宁:廣西人民出版社,2015.

[4]南宁地区文联.壮族风情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5]刘锡蕃.岭表纪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6]宁明县志编纂委员会.宁明县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文化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8]杨秀昭,卢克刚,何洪,叶箐.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M].桂林:漓江出社,1989.

[9]《壮族百科辞典》编纂委员会.壮族百科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传承艺术
纸的艺术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