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笔墨随心梦回吴哥

2020-01-06王金强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吴哥窟吴哥遗迹

王金强

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桑香佛舍”,是指十一世纪时,雄踞于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大帝国-------吴哥王朝。亦即今天我们的近邻,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西北暹粒省的一处古代建筑群遗址。在仅仅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星罗棋布般地留存有大小各式建筑600余座。那沉雄辉煌的构架和精美无比的雕刻,令世人在惊讶、赞叹之余,又不免生发出许多的疑惑与不解。一个鼎盛了四百年的强大王朝,突然间衰败消失,所有宫殿和寺庙又奇迹般地被蓬勃生长的亚热带雨林侵蚀、缠绕和包裹了四百年。直到1860年,当一位法国探险家在浓密的原始森林中发现这些惊天遗迹时,连柬埔寨人都觉得是一头的雾水......

2014年春季,我有幸踏上了这片神秘莫测的异邦土地。当与这些到处是崩塌、损毁的巨大石块和无处不在的树木根茎无序交错的历史遗迹零距离接触的某一瞬间,我的脑海居然产生了一种恍如隔世的迷离感。甚至于,连对自己的现实存在和场景的真实性都产生了怀疑……这股来势汹涌的意识流,其不同凡响的辐射力之强劲,由此可见。这与往日从报章杂志上看到的吴哥照片所获取的仅只是漂亮、精美的浅层信息相比,可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人类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无数文明的遗迹,留给后人不尽的疑问和无限的遐想。像吴哥窟这样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巧夺天工的艺术杰作,无疑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不仅能让普罗大众叹为观止、建筑学家兴致盎然;也让人文学者绞尽脑汁、艺术学家魂牵梦绕;更让无数的摄影师和诗人们流连忘返、神思飞扬……

中国画变化多端的笔墨技巧和表现形式,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名师大家不断涌现,创造了无数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杰作。吴哥窟遗址上那些曾经构建巍峨宫殿和庙宇的大小石块以及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精湛技艺的海量雕刻,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并与自然树木紧密结合所呈现出的那种神秘、奇崛和苍凉感,对我来说,不但具有超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而且促使我产生了要用中国画笔墨去体会它、表现它的创作冲动。

每天带着对异国他乡和神奇王国的好奇心,行走在各处充满宗教氛围和历史元素的建筑遗址;徜徉在斑驳的、布满雕刻艺术的巨石构架之间;与众多的、富含各种微妙表情和姿态的神、佛、力士以及舞女雕像面对面凝视、仰望……吴哥寺的巍峨崇高、通王城的霸气恢宏;巴戎寺的神秘微笑、圣剑寺的诡异莫测;塔布隆寺的雅静肃穆、崩密列的宏大惨烈;女皇宫的精巧华丽、塔逊寺的缠绵悱恻......还有更多的记不清名字的大量古高棉王国的残败遗迹,无不传达出一种浓烈的神秘性和壮烈感。当泛舟落日余辉下平静的洞里萨湖面上,视线专注于远方的天水一线时,内心却不断地涌起波澜:一幕幕宛如频繁跳转着的电影镜头,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在不同凡响的丝竹和打击乐声中,此起彼伏,交替显现……

艺术创作中,如果作者自己没有一种执迷和沉醉,出来的作品是很难能够打动观众的。这并非是一种唯心的玄秘,因为只有作者自身對所要表现的主题有了强烈的冲动和迷恋,才有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思考、揣摩、酝酿和实践,最终使作品在画面结构、形式语言和表现技巧诸方面,均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从而以这样的作品去感染观众并引起共鸣才成为可能。

吴哥窟遗址上随处可见的大小石块和雕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历经风雨后所呈现出的那种斑驳肌理和岁月侵蚀的痕迹,对于中国的宣纸毛笔来说,无疑是件“瞌睡遇着枕头”的好事。中国山水画里的各式皴法和水墨在宣纸上的各种处理技法,可说得上是个蕴藏颇丰的百宝箱。而那些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巨大的树木根茎和藤蔓所交织成的造型交响,更是中国毛笔尽情施展、发挥的绝好舞台。当然,要较好地表现出吴哥遗迹的那种沉重、厚实与丰润,仅用传统技法是不够的。如何巧妙借鉴其他画种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拓展材料应用的范围,是一个必须和坚持的课题。

艺无止境,大美无疆!开拓进取是身处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应该所具有的品质与襟怀。目前所创作的这批作品,只是迈开了探索和实验的第一步,无论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技术的熟练程度及合理性等方面,都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提升。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沉淀,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吴哥窟吴哥遗迹
沙海遗迹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柬埔寨吴哥窟游进入小吴哥窟
超新星遗迹Simeis 147
林中的俩女孩
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的互动
在天堂与地狱间行走
吴哥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