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盲点”之困惑

2020-01-06叶一翎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
关键词:盲点信息素养网络

叶一翎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多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中学生。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于是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网络;信息素养;德育

近年来,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正逐步以“参与人”的角色体现其在网络社会的主体地位,成为网络及与之相关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主要享用者。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北京青年报》上曾刊登了一篇《中美孩子上网对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学生上网60.7%是玩游戏,而美国学生上网67%是为了获取信息……调查结果反映出在如何对待和利用网络的问题上,美国和我国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网络的作用,通过网络的学习和教育挖掘青少年的潜能,但也不能盲目地认为网络全能。我校地处镇区地域,网络普及率较高,而家长群体中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较少,因此,学校教育成为网络教育的主渠道,也可以说是唯一渠道。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并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一个信息技术老师,自然而然就成为开展网络德育的引路人了。日常教学活动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操作电脑,去获取、处理信息以及发挥信息的效益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法律和社会等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免疫能力。青少年普遍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的,对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毫无必要。把网络视为道德的“真空”,肆意妄为。教学过程中要教育青少年认识到网络世界也需要道德的调节,教会学生如何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并加强“网风”和“网德”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触网”

青少年是有判断力的群体,他们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以成熟的心态去面对各种信息资源,我们应该相信青少年,为他们上网创设民主包容的气氛,采用疏导的办法,不能因为网络存在某些弊端而因噎废食,视之为洪水猛兽。我认为学校要变堵为导,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环境。我就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平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从网络无限多样的信息中,找到正当的兴趣爱好与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如:通过开设学习博客,引导学生了解博客并建立自己的个性化博客;结合教师节开展热爱老师的教育,指导学生利用Word为老师们制作电子贺卡并用网络进行传达(E-mail);利用BBS这一开放园地,提出诸如“上网的利与弊”为主题开展网络辩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中教育学生自学遵守相关的互联网法规;开设虚拟社区,运用网络模拟功能,创设生活中的德育情境。对于学生较感兴趣的“黑客”、“暴力游戏”、“网恋”等问题,我并未回避,而是以此为突破口,结合教材的相关章节进行一一讲解,还通过具体案例引导青少年学生認识上网的“弊”,这样不仅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也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上网态度,明确上网目的。三、关注个别,有的放矢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等多方面因素,中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和网络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有的学生“嗜网成癖”,有的学生“浅尝则止”。我们在进行网络德育时,既要关注“面”,又要关注“点”,加强对重点问题学生的教育,常常能够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常这类学生在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方面都比其他学生略胜一筹,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比较大,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就能够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学生,提高德育效果。

四、巧妙地利用德育网站进行教育

泉州市教育局为各中小学开辟了“德育网站”这一平台,填补了我市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网站的空白。有人认为网站建起来,把书本内容搬上去就完事大吉,或内容不符合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等原因,致使只有少数上网的中学生访问这些网站。为了避免“空壳运转”的现象,我先通过QQ群,了解“学生在网上做什么”,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而对我校的德育网站进行有针对性地“改头换面”,如在网站中加入热点调查、学生风采、直播校园等栏目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充分网络的特点来正确引导中学生的网络行为。目前学生中患有“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病症的人数不断增加,因此我在学校德育网上增设了“心海导航”这一栏目来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指导,让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也能通过网络与教师交流、谈心,鼓励学生把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网络成为了师生跨越时空进行交流的最好工具。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网络的主人,既要敢于走进网络,合理利用网络的资源,又要知道适时走出网络,不要在网络中迷失了自我。

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和未来,他们的道德状况关系到网络社会的发展前景。如果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谎言、欺诈、盗窃、施放病毒等不道德的行为,其后果是十分可怕的,会侵蚀到网络社会存在的根基。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超前的应对措施,以创新的工作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创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使青少年学生成为成熟的网上一代。

猜你喜欢

盲点信息素养网络
眼见为虚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