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地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

2020-01-06谢燕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

谢燕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研江苏地区药品经营与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明确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特征,进而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师资配备、实训条件配置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需求调研;专业建设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面向药品经营及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的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电子商务师、仓储管理员等职业群,从事医药商品购销、储运、养护、质量控制、药店经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医药行业生产、流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药品经营、远程医疗、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的运行结构和人才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为适应产业需求,提升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组织开展了对江苏地区药品经营及管理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分析江苏地区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江苏地区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的职业岗位需求等问题,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改革、产学研合作等提供决策参考。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标与思路

通过调研江苏地区药品经营与管理产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和掌握江苏地区本产业发展动态与趋势;通过调研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明确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特征;通过调研相关企事业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分析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探索人才培养目标、途径与教学改革新思路。

调研面向江苏地区范围内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按设计调研内容、确定调研范围、制定调研规划、组织开展调研、开展调研分析、引用调研分析结果的思路开展。(见图1)

(二)调研方法

调研通过企事业实地考察、参观交流、问卷调查、专题讨论、毕业生走访、网站查阅等方式进行。为确保调研信息可量化分析,各种调研方式均发放和回收《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表》。

(三)调研范围与对象

调研范围包括江苏地区13个设区市的部分医药行业企事业单位。单位遴选基于区域性、代表性与关联性,优先选择主营药品经营与管理产业、录用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毕业生且有一定顶岗实习或校企合作经验的医药企事业单位。

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面对面调研的企业有海王星辰健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上海药业集团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恒泰人民(江苏)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12家。通过问卷调查、毕业生走访等其他方式调研的企业有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溧水永康大药房有限公司、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被调研人员主要包括药品经营与管理单位管理专家、部门主管、技术人员、一线岗位技术能手、本专业毕业学生等。

二、数据与分析

(一)调研数据结果

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223份,回收问卷206份,按受访人员合理分布原则筛选出15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样本量满足统计分析条件。因问卷内容覆盖面较广,152份有效问卷中存在部分问题没有回答或仅有简略回答的情况,在分项统计中,我们选择按有效样本进行均值分析。因样本总量离“大数”还有一定距离,数据未进行正态处理。

(二)江苏地区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江苏地区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呈集聚发展态势,形成了泰州、苏锡常、连云港、南京浦口四大“医药板块”,初步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医药产业集群。随着两票制、药品集中采购使用区域扩大(“4+7带量采购”)、药品阳光采购、抗癌药降价、新药品管理法实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法规的推行,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稳中向好,呈信息化、標准化、集约化发展,销售总额稳步增长,增速走低,行业整体结构调整推进。根据江苏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江苏地区药品流通领域药品购销总额达3346.58亿元,有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零售单体药店、互联网交易服务企业13501家,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数达8.7万人。

从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发展趋势看,一方面,受两票制等政策影响,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表现为批发企业数量明显下降,药品零售行业连锁率持续攀升,品牌化发展趋势明显,有成为产业主流趋势;另一方面,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叠加效应,不断推动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调整结构与转型升级,呈扁平化发展,大中型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业拓展销售网络的广度与深度,积极深入基层市场,药品出厂经过最多一个医药物流平台企业的服务直达销售终端(医疗机构)将成为常态,药品零售药店逐渐转向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随着DTP 药房(Direct to Patient,直接面向病人的药房)、门特门慢药房等特色专业药房快速发展,药学专业服务能力成为药品经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江苏地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的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需求增量分析。分析调研的29家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事业单位近三年人才需求增量发现,常州地区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预测略保守,私有和中外合资企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在企业规模方面,不同规模企业对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需求呈纺锤形,即中型企业人才需求量最大,大型和小型企业人才需求量较少。(见表1)该结果与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呈集约化发展趋势相符。调研结果说明,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未来三年进入中型企业的概率增加,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应侧重考虑中型企业的发展需求。[1]

2.需求层次分析。分析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学历结构发现,高职及其以下学历人才需求占绝对优势,常州地区招聘高职毕业生的比例低于省内其他地区,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对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层次需求比例相近,私有企业和中型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均超过50%。(见表2)这可能与私有企业和中型企业在流通资金压力的大环境下,高职毕业生具有用人成本相对较低,职业发展可塑性相对较高的优势有关,这些企业更希望高职毕业生成为多面手。调研结果提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侧重培养目标岗位工作过程的完整理解与专业服务能力。

3.需求岗位现状及预测分析。分析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的现状与增长预测可见,药品销售、药店经营与处方调配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事业单位目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预计未来三年药学服务、现场管理、药店经营需求增幅最大。(见表3)这可能与专业化服务能力成为药品流通领域核心竞争力、国家加强药品流通使用环节在内的质量全流程管理等行业趋势有关。

(四)江苏地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面向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问卷将岗位能力分为4个方面展开调查,在问卷中需要受访者按重要性排序,统计时按排序线性等级赋分,第一位赋10分,第二位赋9分,依次类推;若第六位以后未排序,则全部计为5分。

1.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岗位关键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江苏地区企事业单位对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岗位关键能力重要性评价结果可见,“吃苦奉献”位居第一,这可能与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事业单位岗位工作强度较大有关;“身心健康水平”排列第二,这可能与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与抗压能力不足有关,提示有必要加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位列第四,可能与医药行业技术迭代加快有关,提示在高职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除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外,还应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教学。(见表4)

2.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药品销售岗位专业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药品销售岗位的专业能力可见,企事业单位对“客户沟通”“产品区域定位”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比较重视,这三者恰好是药品销售的主流程,应在专业教学中予以重视。(见表5)

3.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药店经营岗位专业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药店经营岗位专业能力可见,“药店内部管理”“营销能力”“促销堆头运用”和“外部业务联系”分别位列前四,说明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事业单位更加看重岗位业绩,“药学服务”位列第五,提示在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应加强相关内容(见表6)

4.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处方调配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处方调配专业能力可见,药品经营与管理企事业单位最重视的是能否正确、熟练调配药品,“软件操作”“不规范处方处理”“用药指导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也较重要,这可能与药学专业服务水平正逐渐成为药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有关。(见表7)

三、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调整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调研结果发现,随着药品流通领域的发展,纺锤形的人才结构是未来趋势,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刚好位于“纺锤”的“鼓”上,贴合了当前药品经营与管理行业发展需求,因此需求总量较大。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專业建设应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明确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发现,预计未来三年药学服务、现场管理、药店经营岗位人才需求增幅最大,宜新增相应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更好对接企事业单位需求。同时,专业建设中应主动分析随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形成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如随着电商在互联网药品经营中的快速发展,网上零售和药品物流配送岗位需求量将增加,应加强药品电子商务方向的人才培养。

(二)优化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在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应遵循“知识、技能、素质并行”的原则[2],系统设计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系统。理论教学体系设计的重点是满足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前后贯通,相互铺垫,为后续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打好基础;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侧重不同职业方向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呼应,形成“职业认知、校内实验、岗位见习、顶岗实习”递进式实践技能培养路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吃苦奉献”的性格养成;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特别是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抗压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深化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在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结合岗位工作需求,采取教学做一体化、项目课程、虚拟仿真训练等多种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医学人文、工匠精神等隐性资源的育人功能,强化学生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

(四)加强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师资配备

提高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师资建设水平,一方面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企业挂职锻炼、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促进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事业单位师傅兼任学校教师,负责专业课程实践部分教学,形成优势互补的校企师资团队。

(五)提升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条件配置

在专业实训条件配置方面,应根据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规模,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规模适度、内外并举”的原则,将教学培训、科学研究、生产实验、技能鉴定、服务管理等融为一体,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等不同阶段的药品经营与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方案,按年度预算逐步投入购置设备,力求实验实训设备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同时整合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发挥校内外实训教学资源优势互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松.以企业需要为导向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2]马菁菁,罗跃娥,刘斌.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J].药学教育,2014(3).

责任编辑:章跃一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