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军:专注科研 不负热爱

2020-01-06关寒冰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0年10期
关键词:蓝皮书国情课题组

◎ 本刊记者 关寒冰

河南省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系列报道

2020 年初秋,数月来为编制《河南省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理国情报告》而忙碌的杜军,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但见他面容清癯、肤色微黑,虽风尘未解,却难掩笑容明亮、神采奕奕。谈及科研创新的必由之路,杜军直言,“不过是专注与热爱 ”。

厚积薄发始破题

2018 年10 月,我国首部省级地理国情蓝皮书——《河南省地理国情蓝皮书》通过专家评审。时任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作出重要批示:“《河南省地理国情蓝皮书》为省委、省政府多视角、多方位了解省情、把握省情、找准短板、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

消息传来,蓝皮书课题组内欢声雷动。成书的过往在杜军脑海中不断闪现。

2018 年3 月,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河南省科学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合启动《河南省地理国情蓝皮书》编制工作。

彼时,摆在课题组面前的是近800 万个图斑构成的海量数据,他们要实现的,正是以普查数据为基础,形成反映我省地理国情总体状况的指标体系,从而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分析结果。

编制省级地理国情蓝皮书在全国尚无先例,怎样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众人将目光投向了第一副主编杜军,早在2015 年,他就开始了有关尝试和探索:

在京津冀城市空间扩展监测国家地理国情试点项目中,杜军参与制定了城市空间扩展监测及分析技术方案,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监测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从5 个指标、4 个方面对京津冀城市群1/4 世纪的城镇化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

2017 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河南省专题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构建了“指标计算-指数构建-专题分析”的地理国情综合评价体系,开展了多专业融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省级重要地理国情统计分析。

依托技术积累和《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方案》,杜军率课题组逐步遴选出地表资源、地表生态格局、交通设施覆盖及服务能力、城市发展与空间格局、区域专题监测等5 大专题,明确了蓝皮书的研究方向。

潜心贯注集大成

“成书的最大难点,是对统计分析方法的探索创新。”杜军回忆说。

那是晨昏颠倒的200 多个日夜,他曾在星河璀璨下文思泉涌、在朝霞喷薄时挥笔疾书,亦曾在雾霭蒙蒙时思路受阻、在暴雨将至时滞涩不前;那是以单位为家的一段时光,全课题组几乎吃住都在办公室,每日唯一的放松就是外出晚餐。可渐渐地,因饮食不规律,又常常顾不上喝水,满嘴燎泡的大家“只馋家里的一碗热稀饭”……

尽管海量的数据常让连轴转的计算机卡顿甚至死机,却终究不曾打垮课题组,这得益于杜军对各个工作环节的有效把控和对每个研究专题的良好衔接。而在创新编制技术方法时,杜军更是率课题组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擦出了绚丽火花。

杜军坚持“秉持问题意识,关注、聚焦社会问题,将来龙去脉搞清楚”。在对普查数据和普查综合统计分析方案进行梳理后,他将目光转向对粮食生产核心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和城市空间扩张的统计分析,通过构建明确合理的技术架构和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河南省农业资源、生态要素、经济要素、人文要素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及空间关系,揭示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内在耦合关系。同时,提出行政单元数据向网格单元转化的技术方法,使原本零碎的数据被重塑,从而进一步实现普查数据“所见即所得”……

最终,《河南省地理国情蓝皮书》横空出世,从地理国情角度对我省地表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地表生态格局与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与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分析,为各级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地理国情信息支撑,同时对全国地方地理国情研究应用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王家耀院士高度评价蓝皮书“创新性强,服务决策效应显著,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掌握地理国情“家底”,既要用历史的眼光、聚焦的眼光,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为此,蓝皮书的编创从未停歇步伐。2019年底,地理国情专题报告《河南省沿黄地理国情报告》编制研讨会召开,课题组将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心之所向行无境

同事们说:“杜军工作时的乐观劲儿特别有感染力!”这固然是性格使然,更源于他对工作的热爱。

在河南省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 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中,杜军与同事一道,深入信阳、驻马店、安阳、漯河等地开展野外核查。

核查点多在人迹罕至的山区,山路崎岖盘旋,行车极其艰难,很多时候还要徒步深入。点位显示在GPS 上仿佛近在咫尺,可想要抵达却往往要翻山越岭、穿林跳涧地花上大半天。杜军和同事们日日顶着露水出发,披着星光归来,总行程超过2 万公里,餐风饮露不肖细谈。人人都以为苦,杜军却深以为“值”:“只有亲身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好地消化知识。”

时值盛夏,瓢泼大雨常不期而至。杜军和同事为赶进度冒雨作业,车行至一上坡处,因道路湿滑几乎失控,在坡顶来了个360°漂移旋转才堪堪停住。杜军慌忙下车查看,恰巧一辆三轮车擦身驶过,车上的树枝足有一人高,枝杈一下划破了他的脸颊,离眼睛不足一厘米。

这样的惊险在杜军那儿都化作了笑谈:“就当是生活中偶然的调剂吧。不过山区的下雨天,还是不要出外业了。”他略带顽皮地眨眨眼。

在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情遥感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中,为实现精准识别作物,开展长势评估、面积量算、产量估计等应用分析,杜军需深入农田,好好体验了一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他时而弯腰挥镰,不太熟练地割麦,时而趴在土地上采集样本、拍摄作物照片。一旁的老农得知杜军是个博士时,满脸的不可置信 :“博士还要下地收麦?”再看他一身泥汗,不禁小声嘀咕:“咋能有恁黑的博士哩……”杜军闻言,露出一口白牙,朗声大笑起来。

“地理学绝非单纯的知识,而是用科学手段研究地球规律。它让我冲破环境的桎梏,用综合的眼光看待人与世界,有了‘原来如此’的顿悟,使自我更加充盈。”如今,他为编制《河南省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理国情报告》而奔走黄河岸边。如何摸清沿黄流域家底,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杜军在深入地思考着,也在执着地探索着。

猜你喜欢

蓝皮书国情课题组
侨眷焦治稼:“古渡诗人”的家国情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iSoil课题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闽商蓝皮书:闽商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家国情 诗词魂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漫画
2019 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2018年“宁夏系列蓝皮书”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