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0-01-05孟凡秋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10期
关键词:灌水农田水利农田

孟凡秋

(五常市五常灌区管理站,黑龙江 五常150200)

1 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十分重要,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实际情况,确保农业正常生产所需。我国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利用水资源的效率,制定并加大推广应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方法的力度,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主要是指采用的灌溉水量较少而使获得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较高。采取具体实际应用效果的技术措施,节约农田灌溉水量和生产及经济效益提高比最明显是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全球淡水资源近年来逐渐紧缺,而人类日益提高对粮食的需求量,淡水资源逐渐威胁到世界粮食供应安全和农业发展。为使有限耕地面积、紧缺的淡水资源及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之间存在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健康发展。在农田用水量方面,节水灌溉采取技术措施尽可能降低用水量而使产量显著提升,这是水资源不足地区确保农业生产比较有效的一个灌溉措施。农业技术发达的国家普遍在节水灌溉方面采取渠道防渗、微灌及喷灌等措施,农田实施节水灌溉后,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采用局部湿润灌溉的滴灌方式,使通透气性进一步提高,田间的土壤得到疏松后更加松软,将易溶性肥料、生长调节剂等溶于水逐渐滴入,使施肥、中耕、锄草、喷药等减少作业次数,进一步节约人力物力。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应对推广农业节水措施提高重视程度,可采用多种措施,有利利用该技术的优势,在天然降水和保墒等方面使土壤表现出的能力更加突出。通过在农田中施用化学保水制剂、种植作物应优先选择具有抗旱特性的品种、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等措施使节水效果更加突出,进而在干旱及水资源不足地区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园林、绿化及废水再利用等是节水灌溉的主要应用领域,作物从种子萌发及成长整个过程的光合作用都需要水参与,但植株叶面蒸腾和土壤蒸发需要消耗超过99%水分,实现对作物体温调节、小气候改善和将养分输向植物体内。水分供应不适量,将抑制和损害作物生长发育。缺水时间较长,作物将干旱致死。为使被动的靠天吃饭局面得到改变,主动对作物生长影响和控制,随之产生的灌溉技术逐步发展。灌溉主要采用人工设施,将与质量标准相符的水向农田、绿地等进行输送,实现对土壤水分的补充,使植物改善生长发育条件。针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主要有播种前灌水、生长期灌水、催苗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灌溉种类。针对现阶段发展的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地面灌溉、科学灌溉、浇灌等。在各种灌溉方式中,地面灌溉、沟灌和畦灌等是最传统的方式,该方式灌水具有较大蒸发量,但达不到均匀性,在表层土壤容易形成团粒结构进而成为板层,对好气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造成不利影响,该方式浇地并非浇作物。但因田间工程设施相对较为简单,无需能源。与漫灌方式相对而言,易于控制,但不足之处主要是费水、效率低、费人工等。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业发展可提供重要保障。

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方式及管理模式较为传统。我国社会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随之使农业生产模式产生变化,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大部分地区在农业灌溉中还采取传统灌溉方式,对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虽然很多人对此问题提高意识,但因不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并未采取改进措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发展具有制约作用。

二是较为落后的农田灌水技术和灌水设备。在农田灌溉中,国内外目前已探索出喷灌、滴灌等很多种节水新技术,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效率超过70%~80%以上。但部分地区因不具有较高的经济水平,而且比较复杂的农田地形,节水技术的应用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三是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不足。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健康发展,若达不到充足的资金,就不能正常实施。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方面,当前还不能充分利用或推广节水设施,资金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制约因素。诸如农田水利灌溉中购置先进灌溉设施所需资金较多,特别是在处于部分省市的偏远落后山区,若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将难以落实节水灌溉措施。在设备使用工程中需精心维护,若缺乏充足资金,不能严格落实维护措施,进而对节水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4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迫切需要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有关设计人员应采取分质供水方法,优化配置各类水资源。而且,深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在灌溉农田过程中,水资源分配一定要严格遵循有关标准,基于对水资源总量的控制,采用配额管理方法,对各灌溉区域、相关灌溉指标、农田灌溉总用水量等加深了解,在用水节约方面进一步强调,对水资源循环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进而明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节水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在农田节水灌溉中加强信息化管理,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便于对灌溉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实时监控,进而使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另外,在相关制度的制定方面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健康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是多种节水灌溉技术灵活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使节水灌溉达到良好效果,避免水资源浪费。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目前喷灌技术应用最多,灵活应用多种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输水中应用渠道防渗技术的效果显而易见,但在防渗材料和建设技术方面,渠道输水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基于此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对农田输水以实现对水资源流失的有效避免。

四是农民提高节水灌溉意识,建立比较完善的节水补偿制度。在现阶段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很多地区由于缺乏充足的建设资金,主要采取集体出资或农民筹资等方式,部分收入较低农民的积极性较低。这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作为保障,使节水效果不断提高避免农民个人筹措资金,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也要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意识,对节水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将节水设施向农民进行发放,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奖惩机制,对水资源造成浪费的农业生产人员加大惩罚力度,奖励对水资源保护的生产人员,进而使农民提高参与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农业生产中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确保农业合理用水,水资源不足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人员应群策群力,在节水工程建设中加大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减少水资源浪费,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灌水农田水利农田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黑板像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