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 kV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探究

2020-01-05黄潘永唐冠宏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15期
关键词:配电配电网故障

黄潘永,唐冠宏

(肇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肇庆 526040)

0 引 言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配电网的智能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各种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进一步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开展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能有效把握系统设计的关键点,充分做好系统设计的优化工作,实现对电网的有效控制,从而提升输电的安全性,降低电力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分析

分析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通常会从结构开始,掌握其采用的分层分布体系。在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站层发挥着信息管理的作用,是配网控制中心的重要部分,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传输加工等基本功能。工作站层也是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配网站层的核心。此外,通过应用测控设备层,能够将整个系统有效整合起来,主要负责采集配网开闭所、配电变压器以及箱式变压器的多种信息。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运维中的具体应用

在配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非常多的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掌握当前配网的实际运行状态,为后期开展的配网运行维护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有效收集信息,可以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通过配网自动化来打造信息收集网络,及时收集配网运行的信息[1]。

2.1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配网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配网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这需要依靠配网自动化技术来实现。为了采集配网中各种配网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打造专门的数据传输网络。网络技术的使用,应该根据配网的规模进行选择。如果配网的规模较大,可以直接采用以太网技术;如果配网的规模较小,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串口通信网络。在配网运行过程中,各种传感器会直接采集配网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量,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专门的网络传输到服务器中。通过服务器处理这些数据,就可以准确判断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故障,避免隐患故障发展成为大故障。

2.2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配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行业的故障率相对较高,对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配网故障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非常多见,所以需要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将先进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中,做出科学的预防方案。这对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加强业务素质,了解哪些因素会对配网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提前规避这些因素,还应该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建立一套应急处理机制,避免配网发生各种突发性故障。

2.3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需求量不断发展,供电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这对配网调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配网调度管理不当,就容易导致配网发生运行负荷不均匀的情况,对安全平稳供电构成了较大的威胁[2]。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配网自动化技术来打造配网调度信息化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配网的运行状态信息,掌握配网负荷的实际分配情况。一旦发现电力分配不均,部分线路运行负荷过高的情况,就会及时开展配网调度工作,保证电网电力传输的一致性,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3 配网设备自动化的设计

3.1 柱上开关的设计

柱上开关设计是否合理,对二遥和三遥功能的发挥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同时还影响着三遥的设计。在不采用光纤通信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采用二遥设计,并使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实现通信。柱上开关设备主要包括ABB柱上真空断路器、负荷开关、负荷刀闸以及电动操作机构等。

3.2 环网开关柜

在环网开关柜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引进来的原则,合理应用各种技术,最大程度保证设计的性价比和可靠性,保证三遥点设计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此外,还需认真做好二次接线、DTU、电动操作机构以及CT等设计。

3.3 通信系统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专网与公网结合的通信方式。专网通信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光纤通信的方式,部分也会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公网接入层节点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二遥监控节点和光纤通信设备来实现。该体系结构通常会采用集中采集处理的方式,配电主站可以统一处理配电终端采集到的信息。在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系统的优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设计的合理性,才能保证通信过程的稳定进行,避免发生信息丢失和干扰情况,进一步推动配网自动化的发展。此外,还应该合理控制系统的投切,保证各种指令数据收发的准确性,及时做出投切反应。一旦发生设备不能正常反应数据发送的情况,应该及时开展故障排查工作,确保控制器可以对上位机发出的指令进行正确反应。电器正常工作过程中可以及时开展参考数据的收录工作,并直接对上位机进行反应,并在上位机收到数据后及时发出指令,实现对下位机运行的有效监控。

3.4 优控投切

通过有效优化配电网和系统变电装置,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合理的电网补偿装置有效补偿配电网功率,能够保证配电网运行在比较稳定的区间内。如果投切参数出现过大的误差,和标准参数值的偏离程度较大,就容易导致发生电网运行安全隐患。为了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各种补偿设备在收到投切指令后需要及时开展设备隔离动作。在各种检测结果达标后,系统会直接输出各种投入指令,进一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5 补偿性电容器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需要在系统电压监测中投入足够的力度,及时掌握电压运行的异常情况。为避免馈线功率因素造成太大的影响,需要合理设计安排装置;为保证静电容最大程度发挥补偿作用,需要合理设计无功补偿。此外,还应该保证补偿电容投切装置设计的合理性。

4 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关键点

4.1 最大程度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对电网工作状态开展自动检测。影响供电网平稳运行的各种因素较多,通常包括配电网架构和相关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对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线路配电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配网自动化终端主要通过光纤进行通信连接,需要关注通信技术的有效性。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可以采用远距离光纤通信设计,但设计费用通常较高。在设计通信系统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通信系统的经济性,但这通常是开展配网配网自动化设计当中的难点和重点。

4.2 配电线路电源

配电线路电源在配电系统运行中是非常关键的。电源变压器通常不会直接从供电线路上取电,因此需要认真做好蓄电池的配置工作,在出现紧急供电故障后,可以直接从备用电源取电。DTU柜可以直接向PT供电,其主要通过直流电源模块实现。此外,可以直接将配置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进行使用。环境温度对蓄电池工作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电源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环境温度的调节工作。

4.3 户外运行

很多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设备是在户外运行的。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风沙、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发生设备故障问题。为了有效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就需要认真做好元器件的筛选和设计工作,认真做好开关绝缘材质的调整工作,提升配电线路设备的抗老化性能,避免其产生严重的凝露现象。

4.4 故障检测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种故障现象。如果不能处理好,不仅会影响供电的稳定性,还容易发生各种事故,因此需要认真做好故障检测工作。通过开展配电网检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握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有效检测配电网运行,发现传输线路运行中的各种故障并及时向总部反应。此外,系统还能够及时整理客户反应的问题,并利用各种通信装备开展系统诊断,实现对电容器运行的有效监测,及时隔离各种故障,为后期故障维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保证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3]。

4.5 促进配电网的高效运行

通过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配电系统运行中,可以在地理信息收集、整理以及传输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可以有效收集变电装置和用户环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优化各种数据信息。此外,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有效结合电网特点开展自动化管理。例如,可以直接使用GIS技术收集相关数据,然后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配电网工作方案,并在该方案指导下开展配电网自动工作,充分保证其服务水平。

4.6 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通过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到供电网中,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用电服务。例如,可以多开展一些电话投诉项目,使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通过项目进行反馈。一旦用户在用电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进行反馈,开展故障查询,收集必要的信息,为工作人员开展故障检修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配电网的服务水平。通过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可以给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供电服务,提升用户的用电体验,让用户直接全面反映用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故障查找工作,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5 将先进技术应用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

目前,智能技术高速发展,很多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中,分层自动化装置非常适合应用于电压配电系统,并已经在智能配电保护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其将人工智能技术、微机网络技术以及综合自控技术有效融合起来。综合性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当前配网当中的自动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使用了国际上公认的信息模型,将输电网理论算法和高级软件技术联合起来进行应用,提升了网络的数字化程度,有效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通过应用该技术,使得PLC和智能技术联系更加紧密。PLC技术的仿真系统可以为配电系统提供相应的相关数据,还可以为研究人员研发新的电力产品提供技术参数。这些控制装置最后都可以组成闭环系统,为提供更加优质的控制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配电系统的不断发展,相关自动化标准更新速度很快,对计算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配电系统中的电气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越来越规范化,相应的技术标准相继出台。这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技术人员来说,需要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做好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对接,将相关设计规范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工作,将各种先进的智能技术更进一步融入到配电自动化技术中,提升相关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程度,降低对工作人员的依赖,实现对故障的自动诊断和决策,避免配网运行出现严重的故障,及时调整配网运行状态,保证配网高效运行。当前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应该引起对配电自动化通信速度较慢这一现实的足够重视,将更加先进的通信技术应用到配网通信中,使配网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及时且高效,并及时调整配网运行状态,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

6 结 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10 kV配电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必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其中,并认真做好相关设计工作,充分保证其功能得到发挥。

猜你喜欢

配电配电网故障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关于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探索
故障一点通
配电网FTU配置优化方法研究
10千伏配电网线损原因与管理策略探析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故障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