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技术在农业应用前景分析

2020-01-05林秀康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农业

林秀康,王 梅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1 我国农业的现状

我国非常重视农业的生产,在全国兴修水利工程并积极研究农作物的品种,在农业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1]。一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导致适合耕种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耕地不断减少,将我国的粮食生产推到越来越狭窄的空间,给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二是耕地质量退化。耕地质量退化是导致粮食产出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料表明,我国21%的耕地缺少有机质,51.5%缺磷,24%缺钾,14%磷、钾俱缺。另外,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达11%,微量元素钾、锰缺乏的耕地面积占70%左右。三是农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收益持续下降,农业的生产优势不强。四是资源的短缺和生产技术的落后。目前,我国整体上的农业生产技术依旧落后,绝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仍然沿用传统耕种技术,机械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此外,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使用品类及数量不当,且农产品的优良品种推广种植面积有限。

2 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利用现代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2016年,国发〔2016〕5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大力提倡推进农业现代化。

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农业生产中面临着农村信息不通畅和自然环境恶劣等条件限制。如何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是当下脱贫攻坚最后时期的首要任务。借助5G技术和互联网可以很好地解决乡村与外界联系沟通的问题。近年,淘宝网店和京东物流最后一公里下沉至用户侧,逐步推动着农村的信息化建设[2]。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信息闭塞问题将得到解决。

虽然信息化建设解决了农村信息闭塞问题,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以下从农业的生产种植、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以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3个方面分析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的生产种植方面,还存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作物质量不高以及生产种植区域不平衡问题。我国农业机器生产虽然越来越普及,但各地区的农机使用率仍有较大差异。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程度依旧不高,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性不足。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严重等[3]。

农产品的销售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是关键的一步,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水平低。一方面,我国农民对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了解途径有限,多是依靠政府的规划种植或商人的提前介入,无法主动了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农民经常盲目跟风生产种植,最终往往会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的生产。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产业链较为复杂且冗长。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生产、运输以及销售三者之间不协调。农产品的生产周期性长,且部分农产品的保鲜与保质问题尤为突出,如不能及时出售,将腐烂变质,会对农产品的销售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农产品的产销问题急需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不足,农民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往城市,因此已经出现了许多空心村。停留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人或留守儿童,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在5G网络时代,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极大提高,许多智能化农机设备广泛应用到农业的各个方面,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

3 国家政策扶持情况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等。上述政策文件都对智慧农业的发展布局做出了具体要求。

(1)2018年2月国务院制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如何在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做了全面部署,指出小农户要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并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2)2018年2月制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第4章重点任务里明确指出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科技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以及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双创”载体,发展“互联网+园区”等创新模式和新型业态,强化现代服务业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3)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提到要重点研发一批技术,如农村种养生产智能感知、智能分析与管控技术、农业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设备及技术、农业农村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以及可视化技术等,形成一批集成示范技术,如基于地面传感网的农田环境智能监测技术、智能分析决策控制技术、农业资源要素与权属底图研制技术、天空地数字农业集成技术、农牧业环境物联网以及天空地数字牧场管控应用技术等,还要重点推广一些实用性强的技术,如数字农业智能管理技术、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及模式、智慧设施农业技术、智能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以及农业应对灾害气候的综合技术等。

(4)2018年9月发布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大力提倡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的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5)2019年2月印发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目标。

(6)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提到要加快实施“互联网+小农户”计划。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农业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向小农户覆盖;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平台;鼓励发展互联网云农场等模式;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小农户开展网络购销对接;深化电商扶贫频道建设,开展电商扶贫品牌推介活动,推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与知名电商企业对接等。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均与数字智慧和农业现代化方面有关。按照农业发展的趋势,相信国家在未来几年会出台更多关于智慧农业的政策。

4 5G技术下的农业应用场景

5G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场景,关键是通过数字信息化来串联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产品的产销方式。5G新技术结合农业产业,将在以下几类典型场景中得以应用。

4.1 农机自动化

农机自动化要依靠导航系统、机器视觉、人工智能以及设备控制技术的进步。目前,这一技术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的商业化应用。

4.2 农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利用各类传感器、视觉采集终端以及RFID等设备广泛采集农作物、森林植被、禽畜动物、水产品以及农产品市场等信息[4]。通过5G网络进行传输,将获取的实时信息融合并处理,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相关数据的支持。当前,我国已有运营商和农业科技公司在做这方面的布局应用。

4.3 农业大数据

通过收集农业的实时动态数据,依附云计算等新型技术,可以帮助整个行业在智慧生产监管、市场产品流通信息以及农业金融信贷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更丰富多元和高效便捷的数据体系平台。

4.4 数字化乡村

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展现新时代农村面貌的内容呈几何倍数增加。农产品直播、农村电商、网络农民主播以及精准扶贫的认养农业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加速了农业品牌化进程的发展,推进了扶贫工作,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

5 结 论

5G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是我国给予厚望的“新基建”,承担着推动经济新增长的任务,将来必定会深度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如农业物联网、智慧养殖以及农机自动化等。农业大数据对5G技术的深度挖掘主要在行业的顶层应用层面,市场空间广阔。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布局将会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