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造我们的学习》同步练习

2020-01-04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汉字英语教育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A.谬种流传:

B.哗众取宠:

C.可歌可泣:

D.有的放矢:

2.标题中“改造”能不能换用“改变”?请简要分析。

3. 文章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这三方面分别是①

4.文章第四部分提出了改造我们的学风的三项具体建议,分别是①                      ②

5.本文善用口语,多用成语,试举例说明。

6.“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中,“常常”一词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

①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②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③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④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內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⑤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⑥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7.第②段“掘墓人”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所以,人们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B. 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一定能改变命运。

C.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拼音教学。

D. 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重视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9. 简析本文在写法上的主要特色。

10. 学习了本文,说说你对汉字教育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1.A.指荒谬错误的言论等广泛传播下去。B.用浮夸的言辞博取群众的喜欢。C.形容事迹值得歌颂赞叹,令人感动得落泪。D.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准确。

2.不能。因为:“改造”在文中有“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的意思,它包含“改”(改变)和“造”(创造)两个语素,体现了在学风问题上破旧立新的精神。“改变”没有强调“立新”这一面,因此“改变”不能代替“改造”。

3.①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认识越发深刻、丰富。②革命面目焕然一新。③对现状和历史的研究有了进步。

4.①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②聚集人才,研究历史。③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理论。

5.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样的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用“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

6.不能删去。“常常”表明多数,但不包括特殊情况,说明也有例外。可见,“常常”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二、7.计算机取代汉字。

8. B(“一定能”应是“可以”)。

9. ①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阐释和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条理分明,思路清晰。②文章首尾呼应,在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环环相扣,逻辑缜密。

10. 汉字教育非常重要,要在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外,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便激发学习者的更大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深刻理解和感悟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学习成效,做到事半功倍。(言之成理即可)

(本版供稿: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程立海)

猜你喜欢

汉字英语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读英语
教育教学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