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柳泉油田新生界地层对比标准层特征

2020-01-04荆涛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15期
关键词:伽玛电性下层

荆涛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 盘锦124100)

1 地层层序

自中生代末以来,研究区与邻区一样基本上一直处于沉降、沉积阶段,其间也存在几次大的构造变动。从目前钻井揭示的地层来看,主要钻遇的是新生界,这套地层主要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碎屑岩类夹湖相砂泥岩与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地质、地震、钻井、测井、古生物资料,该区可划分出7 个地层组:第三系的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狮子沟组和第四系七个泉组。

1.1 层序对比标准层确定

通过钻井、测井、古生物资料精细对比及层位标定,确定了各井地质层位及相应地震标准层,对其中的K1、K2、K3、K5、K8、K11、K12在钻井、地震资料上逐一进行了追踪对比,现对其基本特征做以简述。

1.2 对比标准层特征

K1标准层:

界面上、下层段电性特征为:界面上,声波相对变化幅度小,处于较高值,自然伽玛曲线变化幅度较大,感应电阻率和深侧向变化稳定;界面下自然伽玛值变化幅度较小、声波偏向低值、感应电阻率和深侧向值增大。该界面上、下层段电性呈现明显的台阶状。

界面上、下层段岩性变化较大,界面上为一套白色、杂色砾岩夹棕黄色、棕色及黄色砂质泥岩、泥岩,砂泥间互,在自然伽玛曲线上反应明显,界面下以砂岩为主。HC2 井在K1上见第四纪标志性化石肥胖真星介、奇妙白花介多;H6 井在K1上见第四纪标志性化石白花介,H34 井在170m 见第四纪标志性化石白花介。

K2标准层:

界面上、下层段电性特征:界面上自然伽玛低、声波变化幅度大,感应电阻率、侧向较高;界面下自然伽玛值增大、声波变化幅度较小、感应电阻率、侧向电阻率值变小,出现了明显的台阶。K2界面位于声波高值处,自然伽玛、侧向、感应电阻率从下向上由值低转高值处。实际上以这一界面为界上、下各取30 米,则其特征十分清楚,界面上30 米各测井值变化幅度不大,说明岩性变化不大;界面下30 米各测井值变化幅度大,存在多个异常值。界面上、下层段岩性变化较大,界面上为一套灰色- 棕灰色及杂色砾岩夹棕色- 黄色砂质泥岩、泥岩;界面下主要为棕灰色砂质泥岩夹少量棕灰色砾岩。

在地震剖面上,该界面为一中- 弱振幅反射,较连续,横向可以连续追踪,K2位于波谷处。

K3标准层:

界面上、下层段电性特征:界面上自然伽玛较低、声波低而平直、感应电阻率和侧向电阻率较高;界面下自然伽玛高且变化幅度增大、声波值高且幅度变化增大、感应电阻率和侧向电阻率从上向下由高变低,且变化幅度增大。K3位于自然伽玛、声波、自然电位从上向下低值转高值处、感应电阻率则由高到低值处;在整个工区内,通过统计发现,K3的电性特征除了个别井表现特征不明显之外,几乎在所有井上的特征十分相似,并且各测井值变化特征也十分清楚。

界面上、下层段岩性变化较大,界面上为一套杂色- 白色的砾岩夹灰色- 棕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界面下主要为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灰岩互层沉积。H19 井在K3上见N22标志性化石较老正星介(1460m),H6 井也在该层见该化石。

在地震剖面上,为中- 低振幅较连续反射,横向可以连续追踪。

K5标准层:

界面上、下层段电性特征:界面上自然伽玛、声波值高,感应、侧向电阻率较小且变化幅度较小;界面下自然伽玛、声波变低,感应、侧向电阻率急剧变高。K5位于自然伽玛、声波值、侧向电阻率、感应电阻率突变处。该界面属于区域不整合面。

界面上、下层段岩性变化较大,界面上为一套较厚的棕红色- 棕色泥岩夹灰色- 棕色砂质、粉砂质泥岩,局部夹杂色砾岩;界面下主要为蓝灰色或黄色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局部夹灰色泥灰岩、砾状砂岩或砾岩。HC2 井在K5上见N21标志性化石油砂山介(1690m)。在地震剖面上,K5位于不整合面处,可见下削上超特征,但大部分测线表现为中- 强振幅连续反射,这一特征分布全区,易于识别。K5位于波峰处。

K8标准层:

界面上、下层段电性特征:界面上自然伽玛低、声波变化幅度小、感应电阻率、侧向电阻率较高;界面下自然伽玛较高、声波值较界面上有所变大、感应电阻率和侧向电阻率较高,并出现了明显的台阶,是电性识别K8标准层的典型特征。K8位于自然伽玛、声波值、侧向、感应电阻率突变出界面上、下层段岩性变化较大,界面上为一套较厚的灰色砂质泥岩夹灰质泥岩、灰色泥质粉砂岩;界面下主要为灰色泥岩夹灰色细砂岩,H19 井在K8上见N1标志性化石中星介(2550m)。

在地震剖面上,K8位于波峰处,具有高连续、强振幅反射特征。

K11标准层:界面上、下层段电性特征:界面上自然伽玛、声波低、深感应电阻率和深侧向电阻率高;界面下正好相反,在界面处为一明显台阶。

界面上、下层段岩性变化较大,界面上为一套灰色- 深灰色泥灰岩、钙质泥岩夹砂质泥岩、泥岩地层;界面下主要为一套灰色泥岩、灰质泥岩夹灰色泥质粉砂岩,偶见绿色泥岩(红18 井);红参2 井在K11上见E32标志性化石多边真星介(2410m),而K11下见E31顶标志性化石南星介(2480m)。

在地震剖面上,K11位于波峰处反射同相轴为高连续、强振幅,特征明显,易于识别。

K12标准层:界面上、下层段电性特征:界面上自然伽玛高、声波值低、深感应电阻率、深侧向电阻率低;界面下正好相反。K12 位于自然伽玛低值、声波低值处、深感应电阻率、深侧向电阻率值转折处。

界面上、下岩性变化较大:界面上为一套较厚的褐色- 棕褐色泥砾岩;界面下主要为灰色- 棕红色泥岩及砂砾岩。红19 井在K12上见E31标志性化石南星介(3480m、3580m)、土星介(3550m);H6 井在E31(2910m)也见这两种化石,H28井在E31(2800-2820m)也见土星介化石;H13井在K12上见E31标志性化石南星介。在地震剖面上,K12波峰底处,反射同相轴为高连续、强振幅,在工区内分布稳定,易于识别。

2 结论

根据红柳泉构造地面细测、钻井、电测、古生物、地震等资料,确定了该区标准层为K1(N23顶)、K2(N22顶)、K3(N21顶)、K5(N1顶)、K8(E32顶)、K11(E31顶)、K12(E31底),详细描述个层位标准层的电性、岩性及地震反射特征,这些标准层均具有分布稳定、古生物标志清楚、岩性与电性特征明显、地震反射连续或角度不整合等易于识别的特点。

猜你喜欢

伽玛电性下层
河北省山区典型地层的电性特征及物探找水的方向
放射性伽玛测井在柴达木东北缘查查香卡地区稀有金属和稀土元素研究中的应用
影视制作专业问答
折叠积雪
用于燃烧正电性金属的合金的方法
强大的伽玛暴
积雪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多解问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标准伽玛-Ⅲ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有借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