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太原市汾河景区的滨水空间运动景观

2020-01-04

山西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汾河滨水景区

李 佩 璘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山西 太原 030009)

太原市汾河景区如今早已成为太原古城新貌中独特的绿色长廊式的大型滨水园林。景区空气清新宜人,波光绿荫掩映成趣,景观错落壮美如画,显示着这二十多年来治理美化的伟大业绩。尤其令人瞩目的是,络绎不绝来这里众多运动景观中休闲健身的市民。每日男女老少,各类人群,纷至沓来,活动内容异常丰富而有情趣,凸显出优良的社会效益,这正显示出景区的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规划建设具有极高的系统性成效。

1 利用自然资源创建现代化的滨水园林

景区的前身,是几十年干涸污秽的汾河太原城区段。经过以“人、城市、生态、文化”为主题,二十余年的大规模辛勤建设,景区以靓丽骄人的形象立于市民面前。原来的旧河槽以中隔墙分建为复式河槽,较窄的西渠建成暗涵作污水通道,宽阔的东渠分成三级人工湖蓄以清水。在这座北方缺水的古城,有了一处178万m2的宽阔浩荡的水面,纵贯全城6 km(后来延伸至12 km)的长河,自然成了全市人民极其珍爱的景观和游乐场所。游人在这里散步、戏水、垂钓、观赏。为了增强亲水的可达性、亲和性和景观的文化内涵及情趣、美感,凭借滨河的充裕路面,以及与公园绿地毗连的优势,沿路又修建了多条各具特色的亲水观光步道,和多座亲临水面的平台、码头,与那些谐趣盎然的建筑小品,串连成错落有致的一体,形成丰富多彩、亲切宜人的滨水空间景观。

2 不断丰富滨水空间特色景观

遵循现代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现代园林理论,景区大力绿化美化,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的巨大效应,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

凭借着营造出来的汤汤流水,景区北部(胜利桥以北)通过大型人造湿地工程,以追求“自然,平衡,野趣”为主旨,艺术地再现了自然湿地景观,营造成约150万m2的湿地公园。在南部(胜利桥以南),则在汾河两岸分别营造了两条一百多米宽的绿化带,种植了数百种风姿各异的乔木、灌木、藤木、草坪及万紫千红的花卉,地面植被达数百万平方米,还专门修造了十个植物园,荟萃了丰富的北方植物品种,景色四季常新。如此规模的绿色走廊,对景区以及全市的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都产生了重要作用。这般壮美的生态景观,也大大地改善了太原城市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生存环境质量。

在这样优美的绿化环境中,景区倾心丰富滨水空间特色景观。在湿地公园里,专辟了湿地景观区,除了设有以乔木为主的造景林带外,还有植物景观带,种植了我国许多名贵花卉供人观赏。游客也可通过木栈道穿梭芦苇荡中,体验北方的河滩野趣。在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设了五十多处各具特点的景观景点。例如“翠港观涛”,两个弧形小岛由拱桥、曲桥、廊桥成半环形连于水中,三面环水,中成小泊,杨柳青青,碧波荡漾,漫步于此,可沉思遐想,也可纵情放歌,仿佛江南情调于此同享。顺应市民越来越多地追宠的健身需求,景区特别增设了大量的体育场地和设施,湿地公园专辟了“运动休闲区”;绿化带平台上,开辟了多处各种球类和游泳等九类场地,中老年、青少年爱好者尽情活跃其中。“休闲健身”逐渐成为景区景观的主要功能。

3 升级开拓,增强滨水空间运动景观活力

景区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就原有工程提档升级,增建扩建,提高游人到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并通过更多措施,开发一系列富有活力的主题性运动项目,增强滨水空间活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有益的娱乐、休闲、观光等运动场所和参与机缘。例如,2018年3月开工的中隔堤提质改造工程,包括三座步行桥的新建。中隔堤原本是上文提到过的治理汾河始建时用来分隔主河道浑、清两水渠的一道分水坝——中隔墙。此次改造,立意是延续原有的基本功能,围绕传统文化肌理、景观风格、民俗文化,结合市民康体建身运动需求,整合营造成一个鲜活的城市健身文化长廊。新建成的中隔堤为钢筋混凝土板,健身步道两侧花岗岩压顶,堤宽由原来的4 m加宽至6 m,人行步道宽3 m,长2.3 km,两侧装了栏杆,橙色的塑胶跑道像一条秀丽的彩带,浮置在碧绿的水上,堤中间栽有一行伟岸的国槐树,设立了文化专栏,安装了美观的照明灯,提高了滨水空间的景观美感和文化内涵。又在汾河西岸与中隔堤之间新设了3座步行桥,拓展了亲水的可达性,游客能便利地从岸边马路步行直达中隔堤上,享受亲水的江南水乡风情,观赏河中的锦鳞游泳,惬意地在步道上健身运动。

更为精彩的是,近年来,景区逐渐成了水上运动的极佳场所,开发了多次主题性运动赛事,激发了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活力和吸引力。2016年8月5日~7日,举办了太原市汾河龙舟公开赛的主题赛事,全国12支专业龙飞舟竞赛队伍的300余名运动员汇聚龙城,吸引了数万名观众观赏。赛后,又在汾河两岸举办了与龙舟相关的嘉年华活动。

2019年景区治理美化三期工程施工,正值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决定在太原举行。汾河景区作为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运会的主赛场之一,承担了赛艇、皮划艇、龙舟、浆板比赛等全部水上项目。为此,景区在汾河两岸增设了大量的运动景观。一批新的体育比赛、健身场馆分布更加合理,兼顾景观效果,更加美观、新颖,如同绽放的新葩。同时,为了满足比赛的特殊需求,先前治理好的河道平均水深在2 m~3 m之间,三期工程特地加深到了7 m。这次的水上赛事,成为大赛的最大亮点,广大参赛者和市民通过踊跃参与,深切感受到了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魅力、乐趣与意义。

此外,景区汾河东、西两岸景观带亮化照明工程更为景区滨水空间景观锦上添花。为了迎接二青会的举行,景区在2019年4月实施了汾河东、西两岸景观带亮化照明的大型工程。工程采用了许多高新科技,并且用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及灯光网络技术,远程集中地实时和在线监控。亮化后,原来夜晚沉寂晦暗的景区仿佛华丽转身,大桥变成了金桥;河两岸的护栏成了逶迤的镂空金带;点光源照亮了岸边步道,为游客带来方便;光束灯的光剑在夜空中交相辉映;照树灯为树木打扮了各色盛装;河水金波荡漾;东岸的“汾水阁”成了一座醒目的金銮宝殿,景区犹如人间仙境。这为二青会的举办大为增光添彩,也进一步提升了太原古城新貌的形象、气韵和品味。

4 结语

通过浅析,可以看出太原汾河景区是一个营建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范例。从改造旧有河道,创建现代化滨水园林起,绿化美化。闲游观赏是其主要的景观功能,运动只是规划建设中的一个元素,和衍生性功用。继而再现了湿地园林,打造绿色林带,空间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运动景观得到大大的强化,景区的吸引力和活力也得到大大的提升。当运动景观的理念和规划建设,在景区中隔堤及三座桥的提质改造工程、三期工程、东西两岸亮化照明工程中,得到现代化的、多元的、多功能的、高效用的综合运用时,以及通过大力开发多项主题性运动赛事,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极大活力、吸引力和社会效益就更充分展现出来。水是人和动植物生命的要素,亲水是人类的本性。无水不园,水也是园林的灵魂。运动健身是自古以来人们生命的必须和宠爱,也是今天新时代人们最崇尚的情趣追求,而滨水空间运动景观则是人类最追宠的理想平台。太原汾河景区滨水空间运动景观的这一系统构建的理念、设计、形式和方法及开发、利用的措施及成效,给了我们风景园林的规划和建设以极好的启示。同时也启迪我们,物质的景观是为人而设的;以人为本,是建造园林的宗旨。能顺应时代的进步,满足人民对强身健体的殷切期望和最大化的参与,赋于滨水空间运动景观以真正实质性的内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宗旨,提高它的综合效益。滨水空间运动景观规划建设,是当今风景园林造园主流形式之一,需要更多更高的科学创新理念,统筹多元的配套服务和合理的科学实施,不断提高滨水景观的美观、协调、适用,不断提升滨水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方能永保其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汾河滨水景区
陪汾河走一走
陪汾河走一走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摘牌』
“摘牌”
汾河水韵
某景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