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2020-01-03孙世有

名城绘 2020年10期
关键词:母猪措施

孙世有

摘要: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平均窝产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人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

关键词:母猪;繁殖力;措施

引言

母猪繁殖力(PS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及养殖效率的主要指标。当前,我国养猪仍以农村散养户为主,饲养管理粗放,母猪繁殖力与国外先进养殖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如法国30头、丹麦28头、荷兰27头,而我国仅为16.5头。影响母猪繁殖力(PSY)的因素主要母猪年产窝数、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3大因素。因此,在母猪养殖生产中,选择或培育生产性能高的母猪,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和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是提高母猪繁殖力(PSY)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一、选择或培育高产母猪

1.1品种选择

根据饲养模式、饲料营养及管理水平选择与生产相适宜的杂交母猪,充分发挥品种杂交优势。规模化猪场选择长大二元母猪,使用杜洛克作为父本,生产三元杂交仔猪曰生产水平高的猪场选择PIC、迪卡等生产性能高的配套系。中小型猪场应选择培育品种如苏太猪、北京黑猪、湖北白猪等作为母本,选择长白、杜洛克、约克作为父本,生产土三元商品猪。生态放养模式,选择金华猪、宁乡猪等本地品种,生产高端无公害猪肉食品。

1.2个体选择

采取窝选和个体选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后备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进行窝选,挑选健康活泼、四肢结实、性情温顺,乳头在7对以上,排列整齐,无瞎乳头、翻乳头或无效乳头,阴部发育正常,腹部较大松弛的小母猪。个体选择在断奶至6月龄进行,选留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体质外形好的健康小母猪。

1.3引种要求

引种前了解引种地区的疫情状况,引种时索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检疫合格证,检查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疫苗免疫情况。装猪前车辆和用具彻底清洗消毒,车厢里铺稻草、锯末等柔软物。进猪后隔离观察30d,根据情况进行疫苗补免及驱虫保健,确保健康无疫病后才能进场饲养。

1.4优化母猪群体结构

高产母猪群体结构比例为初产母猪占20%,2-7胎龄青年母猪占75%。应及时淘汰7胎以上老龄母猪,发情迟缓、屡配不孕和产仔率低下的母猪,患有严重乳房炎、子宫内膜炎以及肢体病的母猪,以保持母猪群体高产性能。

二、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

2.1空怀母猪

实施短期优饲,促进母猪排卵,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每天保持2h的运动时间,增强母猪体质,促进母猪发情。断奶后14d未发情的母猪利用公猪诱情或使用激素处理等措施促使母猪发情。圈舍保持干燥卫生、光照充足,补充青绿饲料和矿物元素。

2.2妊娠母猪

母猪妊娠前期(怀孕至妊娠90d)必须保证饲料的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饲料能量水平不宜过高。妊娠后期(妊娠90d至临产前)必须提高饲料营养水平,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同时要保证饲料营养全面。产前2d减少饲喂量,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分娩顺利。

2.3哺乳母猪

母猪分娩前1周转入产房,使其适应产房环境,母猪出临产症状,应及时做好接产护理准备工作。母猪分娩后让其服用适量温热的麸皮汤,母猪食欲恢复后再逐渐增加饲喂量,补充青绿多汁饲料,促进母猪乳汁的分泌。

三、激素处理

3.1小母猪的同期发情

可采用生理学和药理学方法使一群小母猪同期发情。采用生理学方法时可将小母猪重新分组,并与公猪相邻进行饲养。如果需要大规模、更为精确地进行同期发情,则可采用药理学方法。每天在饲料中加人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如四烯雌酮等。四烯雌酮能延迟后备母猪和断奶母猪的发情,也能延迟母猪的分娩时间。应用四烯雌酮连续处理14一 18d后停止,可使发情同期化,整组母猪可在同一时间配种;站立发情可发生在最后一次用孕激素处理后4—6d内。此外,在最后一次孕激素处理后1—2d,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可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近年来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孕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小母猪,在孕激素的影响下可以促进卵泡发育,在撤除孕激素后,可提高其排卵率。

3.2断奶后的激素处理

促性腺激素的使用:大量研究表明,在断乳后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处理,可缩短断乳一发情的间隔时间,但可引起妊娠率降低及窝产仔数减少。窝产仔数减少可能与注射hCG+eCG时卵泡發育的差异有关,但尚未有研究能证实这一点。(2)孕激素的使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断奶一发情间隔时间缩短是“第2窝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断奶一发情间隔时间较长的母猪更有可能第2窝的窝产仔数多,这也就能够说明断乳后恢复期较长的母猪,排卵率和孕体存活率均有较大的提高。在这个恢复期,母猪能够休息一个发情周期(跳过一个发情期)。此外,母猪在断乳后也可使用诸如烯丙孕素之类的孕酮类似物进行处理,以人工延长断乳一发情间隔时间。这种处理持续的时间为断乳后3—7d不等。

四、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4.1加强初生仔猪管理

仔猪出生后时及时擦干黏液、剪断脐带,剪掉犬牙。辅助初生仔猪特别是弱子出生后2h内必须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第3和9天肌肉注射铁制剂(右旋糖苷铁等)补铁,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在母猪圈舍或产栏内设置保温箱,内吊1只250w的红外线灯泡或铺仔猪电热板,根据温度需要调节灯泡高度,适宜的环境温度为仔猪1-7日龄温度要求32-28℃,8-30日龄28-25℃,31-60日龄25-23℃。

4.2防治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保持适宜的圈舍温度、干净的环境卫生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在母猪产前28d注射K88,K99,987P,F41大肠杆菌四价疫苗,对防制仔猪黄白痢有一定效果。仔猪发生黄白痢使用长效磺胺制剂、喹诺酮类、硫酸新霉素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徐全健[1],邓章明[2].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力[J].四川畜牧兽医,2004,31(8):39-40.

[2]刘翠英[1].提高母猪繁殖力技术方法[J].农村养殖技术,2011(23):10-10.

[3]郭发定[1].提高母猪繁殖力六法[J].中国猪业,2007(9):44-44.

[4]刘翠英[1].七招助母猪提高繁殖力[J].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2):41-42.

(作者单位:庄河市青堆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母猪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母猪产后发情异常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夏季母猪便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如何预防母猪假孕
母猪返情率高的原因及其降低措施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