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彻底斩断“围猎”与被“围猎”利益链

2020-01-03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行贿者行贿人诱饵

党 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近年来对行贿人的查处力度只增不减。最近,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热播,向人们展示出行贿者众生相,也揭示出他们的“围猎”动机。

在行贿者眼中,官员从来都不是朋友,而是一个工具。

专题片中的非法商人程绪库坦言:“他(被‘围猎的官员)就是我们获取利益的一个工具。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从他们身上获取更大的利益。”“围猎”者口中的“忠诚”和信誓旦旦都是满口跑火车,连他们自己都发出警告:“跟我们交往也是很危险。”

“围猎”者往往按照“瞄准猎物、抛撒诱饵、猎而食之”的步骤循序渐进。一些行贿者还“总结”出所谓心得:专攻性格霸道、不按规矩办事、热衷奢侈生活的官员。精确瞄准对象再进行“投资”,通过投其所好、小恩小惠、打感情牌等“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取得对方信任,最后完成利益输送。

北京大學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围猎”隐藏在日常生活、友情或亲情等外衣之下,但掀开“温情面纱”,真相往往是丑陋的:“围猎”者所图,只会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抛撒诱饵”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猎而食之”。

专题片中,云南省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王俊强用“拍马”“骑马”“打马”“落马”,来概括“围猎”者与被“围猎”者之间关系地位的转变,以及双方角力的过程:我跟一个商人认识后,他对我无微不至,表现得像个忠实的家奴,这是“拍马”;博得我的信任后,他开始在外面“骑马”,以我的名义招摇撞骗,甚至说想要当官找他;到了后期,他也穷困潦倒了,因为他知道我和李某某的情人关系,就要挟我们跟我们要钱,这是“打马”;最终正是他致使我“落马”。

“高飞之鸟,易死于食;深潭之鱼,易死于饵”。?围与守,功与防,都是我们与人性弱点的较量。理想信念动摇,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欲忘身。

行贿者之所以胆大妄为,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过低。除了领导干部要坚守底线,把“软肋”转化为“铠甲”,还应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防止只惩戒受贿者却让行贿者逍遥法外。

猜你喜欢

行贿者行贿人诱饵
险恶之人
让“围猎者”寸步难行
行贿人末路
多看一眼都不行
如何理解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
行贿人何以被“轻处”
中国行贿人
多看一眼都不行
多看一眼都不行
“另案处理”不能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