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0-01-03李玉栓

文教资料 2020年29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育人考核

李玉栓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学校育人理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教学中贯彻思政育人功能,要求教师合理定位课程的文化属性、文学属性,在教学内容中精准地发掘出联系最紧密且在实际教学中最可行的思政元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尽可能具有弹性。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中国古代文学;《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学校育人理念,要在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验实践课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开发育人途径,与思政类课程共同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让当代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1],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近日,教育部专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称《纲要》),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做了总体部署[2]。《纲要》按照学科专业特点,提出七类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其中文学、历史学、哲学类课程排在第一位。作为二级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文史典籍”“中国古代名篇名著赏析”等各种相关课程是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而且是古典文献、新闻传播、戏曲影视、汉语国际教育等相近或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授课面广、受教学生多,在本科专业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当下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一、课程定位要合理

《纲要》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中文史哲课程“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文化属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各门课程的基本属性,对于这一点教师要有明晰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把握住大方向,不至于迷失在各种“思政元素”之中。比如,在讲到屈原《天问》、荀况《天论》、王充《论衡》等篇章时,应当从“文化属性”的视角关注其中蕴含的我国先人探索自然、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人文精神,而不是从“科学属性”视角关注篇章中具体的“科学技术”。像《论衡》中的“阳燧取火”“磁石引针”“气括口喉”“潮汐之兴”等可以讲科学技术,但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早期的科学观念和唯物思想,打破“中国古人不讲求科学”“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等错误论调,树立正确的民族认知,培养崇高的民族情感。

即便如此,还需要更进一步定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属性。“中国古代文学”,顾名思义,核心内容是“文学”,“文学属性”才是本质属性。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知识,增强学生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应当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否则可能使“文学”课程变成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乃至于政治学等各个学科知识的“大杂烩”,反而忽视“文学”课程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事实上,只有教师将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将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中国文學的民族特色有所理解,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愿意投身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才可能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思政建设目标。

二、思政要点要精准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史哲课程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2]。近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深邃浩瀚、丰富多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涉及思政元素,那样不仅不会起到思政教育的作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教师需要对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非常熟悉,从宏观上把握好教学体系的设计,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到实际教学中,要在每个教学模块中找出连接最紧密、实际教学最可行的思政元素。

以“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为例,笔者在初步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做法。首先,结合目前通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3][4],将其分为四个时段、九个单元、三十个教学模块,使其在整体设计上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比如第一时段分为先秦文学和秦汉文学两个单元,先秦文学细化为上古神话、《诗经》、散文、楚辞四个模块,其他以此类推。其次,细致梳理三十个教学模块,挖掘其中“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思政元素,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精准地连接到一起。比如,“楚辞”这一模块,重点是突出楚辞的地域风格,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世说新语”模块突出魏晋风流是中国文人传统的人格追求之一,陶冶学生高尚的生活情操;唐代和宋代“古文运动”模块强调求新求变是中国文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宋词”模块强调中国文学的抒情性特点,与西方叙事文学各占优势,使学生初步建立中西文化融通的观念;“元代戏曲”模块强调中国戏曲的独特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明代和清代“小说”模块强调中国叙事文学的发达性及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等等。最后,对应的思政元素整合进各个教学模块,提炼出本门课程最核心的思政要点,比如“民族特色”“文道合一”“守正出新”“形式多样”等。当然,不同的教师对同一门课程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挖掘的思政元素和提炼的思政要点也会有所不同。

三、实施方法要灵活

《纲要》指出,教师应“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为此“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教师也要能依据不同课程灵活运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就中国古代文学的各门课程来说,都是基础性理论课程,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要想在实际教学中既有效传播文学基础知识又实现思政育人功能,需要更加讲求授课方法。这里简单列举几种。

第一,画龙点睛。在联系思政元素时不要长篇大论,甚至完全脱离教材、教案讲述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乃至抵触情绪。课程思政终究不是思政课程,不能将专业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合理的做法是在授课过程中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带上一句两句,起到画龙点睛、润物无声的作用。第二,列举实证。涉及国家制度、传统文化、民族历史等较为宏大的主题内容时,映射思政元素时不要只是理论讲解,适当举一些例子,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可以是文史類的也可以是理工类的,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时政要闻、敏感事件、影视作品等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例子,适当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而且可以给学生启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三,内外联动。将教室内的教学和教室外的实践结合起来,“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以教师为主、以讲授为主,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以实践为主。“实践”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问卷调查、读书报告、参观学习、视频观摩、集体讨论等,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5]。第四,关注学生。教师授课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思政元素的带入方式要接地气。比如,适当使用现代语、流行语、网络语、俗语俚语等解释古人、古事和古文,使学生爱听、愿听、想听;讲课过程中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运用眼神、语气、提问等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尽可能使学生与自己始终保持在同一情绪维度上;课后辅导、坐班答疑时,除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外,也要关心学生的学业目标、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等,通过充分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等等。

四、考核方式要弹性

《纲要》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所谓“全过程”既包括“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个方面,又包括“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个环节[2],还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

专业课程最终要给学生一个分数,以便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基础理论课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若干作业或练习以给出平时成绩,学期末要求学生参加卷面考试或写出一篇课程论文以给出期末成绩,并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做法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合理性、可操作性自不待言,但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否检测出“思政育人”的效果,是需要认真审视的。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还在摸索中,教学理论界处于探讨阶段,没有形成通行的标准。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以检测专业学习效果为原则,切忌让“思政育人”效果的检测冲淡专业学习效果的检测。在此原则下考虑如何适当融入“思政育人”效果的检测,笔者觉得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考核方式多样化。不能仅凭一张试卷、一份课程论文就给出考核结果,应当采用多样化、立体式的考核方式,比如尽量开展一些课堂研讨、读书汇报、主题演说等活动,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时注意思政因素占一定比例。二是考核标准开放化。对于最终成绩的评定可以设定一定比例的基础分值,这些基础分值的获得主要依据专业学习表现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再设定一些弹性分值,这些弹性分值由教师综合学生多方面表现予以评定,评定时适当考虑思政因素。三是考核模式多元化。教师应当尽可能不采用终结性的考核模式,要积极探索过程性考核模式,建立一套多元化的学习考核体系,比如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制订出合理的课程整体考核策略,最好能细化到每个知识单元或知识模块的考核策略,在制订这些考核策略时适当引入“思政”标准。由于这一问题言易行难,实际操作起来对于界限、程度、标准的掌控很难做到绝对合理化,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给教学工作带来负面效果,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总结。

课程思政是在中华民族复兴、传统文化崛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高校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连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3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5]深厚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6],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6-01.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7]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人民日报,2017-10-31.

项目:本文系2019年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精品改革领航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号AC9103-19-41411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育人考核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