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应遵循的原则

2020-01-03樊厚瑞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城市

樊厚瑞

摘 要:该文梳理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历程和指标体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探讨了与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城市景观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景观生态学;生态城市

1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和发展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始于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1992年发起的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的“树典型”活动(图1)。2004年出台的《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标志着我国园林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开始。2007年,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印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确定青岛、苏州、绍兴、许昌、扬州、南京、杭州、威海、桂林、常熟、昆山、张家港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1]。

2012年,正式出台《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和分级考核标准》,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新标尺。经过各地数年创建实践,在2016年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及申报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16]235号),对《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和《国家园林城市系列申报评审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规定“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需对照《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 50563-2010)进行等级评价并达到I级标准,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3年以上,并获“得国家节水城市称号”。目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命名城市共有19个,其中地级市14个,县级市5个。

2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升级版”,既是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其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水平和为人民服务水平的提升。

最初,国家园林城市评比中侧重城市绿量增长和园林绿化指标,随着城市的结构性发展和时空性演替,“生态园林城市”的評估内容日益多元和综合,更注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宜居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标准也从最开始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城市生活环境指标、城市基础设施3方面,扩展到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市政设施、节能减排6大类和综合否决项,共47项内容(表1)。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最高荣誉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识,其评选标准是对申报城市生态化建设水平最全面、最严格、最严密的综合性评判,并代表着新时代我国城市向着低碳、健康、可持续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发展方向。

3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一个相对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分支[2],注重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因此研究重点也包括对退化、破坏了的景观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建。景观生态学认为自然在景观层面是一个动态系统,对环境和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都会做出对应的反应。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其自身净化能力和景观承载能力,影响着野生物种栖息地质量以及扩散和迁徙的潜力。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本质就是对城市这个“人-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景观进行改造升级,故而遵循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有效指导生态城市建设不断进步和完善。

3.1 生态网络与自组织理论 生态城市作为区域生态系统中一个可持续子系统,应该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杂系统,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构成景观的基本元素,城市中众多绿色廊道相互交织形成网络,景观生态学将这一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现象称为生态网络。一般认为生态网络具有引导养分、能量和基因迁移的功能,其本身可作为生物的栖息地,而良好的植被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因而视为一种能从空间结构上解决环境问题的规划范式[3]。景观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其中各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和良性运作。只有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成分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中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才能在不断进化和完善中为人类提供可持续的服务。

第一,保持和优化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城市化作用下土地利用的改变,导致了生态系统人为分工和结构破碎化。作为解决由人类导致的生态系统结构破缺唯一途径的系统自组织升级,即破缺系统耦合成为更大尺度的完全系统的理论诞生[4]。因此,将城市看做“城乡耦合系统”还是一个人类主导的复杂景观,保持完整性都至关重要。从系统整体性的思维出发,以结构完整性促进功能的完整性发展,要求“山水林田湖”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规划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确保“点-线-面”整体协调规划,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完整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生命有机体。

第二,关注基于流动水体的生态网络构建。生态系统横向和纵向维度都与流动的水体相关。作为养分、物质和物种的运输机制,水体是景观再造的重点,也应该成为空间规划和生态网络发展的关键。自然界的水系通常由小溪汇聚成江河,形成树枝状的景观格局,这种分布广泛而又相互连结的空间特征为生态网络提供了天然依托。另外,滨水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湿地就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地区,因此遵循地表水系的固有秩序构建生态网络可以包容较多的环境敏感区。最重要的是,由于水道两岸土地较高的获取性,更加重视也利于生态开发。在城市建成区,沿河流规划的生态网络,则通常与滨水景观改造和水环境整治相结合。

第三,规划组建生态网络的新方式。作为一种规划范式,生态网络不局限于纯粹的生态学研究,而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景观生态学视角。围绕这一主题的规划活动可以分为2类,其一是规划保全现有的生态要素,或进行生态修复与重建;另一类是将生态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整合,在城市或土地利用规划伊始就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调和规划的各项内容,提升规划整体质量。

第四,重视生态网络各组分间的有机联系。生态网络由自然保护区及其之间的连线组成,这些连线系统将破碎的自然系统和景观部分连贯起来。因此,相对于非连接系统状态,生态网络能支撑更加多样的生物并因其间的交流作用保持其生态活力,是一种解决物种和栖息地保护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以保护生物和景观多样性为主导思想,促进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由于生态网络也是由生态和人类2个部分构成,因此也不能忽视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3.2 景观格局异质性 景观格局指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和组合特征,其异质性体现各组成要素(即基本模式中的斑块、廊道和基质)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和决定因素。在景观尺度上,空间异质性体现在空间组成、空间构型、空间相关3方面。景观异质性程度高有利于物种共生,决定着景观的整体生产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在城市这一复杂景观中,通过一定人为措施,有意识地增加和维持景观异质性是必要的。

首先,体现在城市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上。城市绿色空间构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美化城市景观,同时作为物种栖息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同时与相邻的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对维护城市自然生态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景观构成的一部分,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的异质性表现为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其次,提高绿色空间格局异质性就是提高城市绿色空间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在结构上,提高城市绿地、绿道和生态系统组成和布局的多样性,丰富城市绿色肌理,通过冗余结构补充,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功能上,通过生态化、园林化、资源化、节约化、立体化发展城市绿色空间,有助于绿色空间的高效利用,保持城市生态景观活力,也对维持城市这种复合景观系统弹性的保障。

最后,也要注意不是所有景观的多样性都是正面的。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发展,兴建的建筑、道路等灰色空间导致城市景观破碎化,绿色空间随之减少。城市景观多样性被人工要素多样性改变,这种自然特征破碎化演變成为负面的景观异质性。这种对土地利用的改变影响了相关生态系统的机能、自净能力和景观承载力。破碎化过程缩小了生物栖息地和隔离功能区,不仅增加了物种局部灭绝的机率和自主恢复的可能性,同时带来了地区的环境污染。

3.3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是达尔文考察海岛生物时发现的,是研究物种生存过程的时空耦合理论。该理论将生境斑块的空间特征与物种数量联系在一起,关注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认为物种的多样性与栖息地的大小、孤立性、形成年代有关,提出面积-物种曲线,认为一定面积的地块对应一定数量的物种,面积越大则可能发现的物种数量越多,但当面积增加到一定量时,每增加单位面积所增加的物种数将减少。

如果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景观中绿色斑块的规模和分布有关。该理论认为在总面积相同时,大面积成片分布的绿地能比小块分散分布模式包容更多的物种,而绿块间有适当的栖息走廊相互连接后有助于物种的迁移和多样性。根据这些理论,可以推算城市绿地大小及最优分布形式[5]。

同时,在城市面积恒定而对绿地总量有提升要求时,就要综合考虑城市绿地类型和功能的混合使用。一般大型绿色开放空间应位于城市边缘或穿越城市自然系统之内,发挥典型环境作用,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迁徙通道、自然集水区,兼顾满足隔离要求。增加小型绿色开放空间面积,规划兼具休闲功能和环境需求的街区公园、社区公园,添加连接城市开放空间的道边绿色景观等。

3.4 景观连接度理论 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接程度,是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测定指标,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6]。廊道是景观连接度的1种表现形式,在生物群体之间的个体交换、迁徙、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对于破碎景观中生物栖息地和物种保护方面。廊道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廊道的组成和质量。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1个重要景观特征,保持景观中所有生物元素并维护其生态特征,就需要保护这些景观的生态连接度。

第一,穿越城市的绿色廊道将城市分为多个区域,通常是以边缘物种占主导的细长的条带,具有通道、障碍/过滤、源、汇、生境等多种生态功能。现在我国大多数规划中将这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绿色廊道称为“绿道”。绿道(也称绿径)原本指城市以外,连接2个或多个城市的绿色走廊,多数依托河流形成,是标于规划图上的一条线状区域。后来这一概念被城市规划者所应用和发展,其概念的发展受到田园城市构想的影响,同时揉合了景观规划理论中都市开敞空间设计思维。爱荷恩将“绿道”定义为:一种由线状物构成,经规划、设计和管理形成的网络体系,它兼备生态、自然保护、康乐、文化、美学、交通、城区分隔等多重功能,具有可持续土地利用特征[7]。

第二,绿道是用来连接各种线型绿色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等的自然走廊,或是沿着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沟渠、风景路等人工线型开敞空间,从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根据形成条件与功能,它分为河流型、游憩型、自然生态型、风景名胜型、综合型5种。绿道具有多功能性,不仅为城市带来新鲜空气、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活动空间,还可通过空间分割兼顾康乐休闲、历史文化保护和交通等功能[8]。

第三,绿道是一种较为灵活的绿色空间发展策略,其中心内容就是向人们描述1种充满活力的绿径网络。不强调对景观的改变和控制,而将主要视角放在河滨、山谷、路边等环境敏感地区,降低获取土地的难度。同时,在植物选择上多以乡土自然植被为主,基于这种兼容性和规划相对自由的特征,采用绿道的空间组织形式可以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绿径规划设计的关键在于结点的定位及结点组成网络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区土地覆盖状况分析、野生动植物生长和生存环境分析及绿径网络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评价。这种形式灵活、具备多种功能且对土地要求不多的生态网络十分符合我国城市的现状,也已经在多个城市中进行实践和推行[3]。

第四,基于景观角度所揭示的廊道、绿道、景观联系、生态网络等概念,这些“生态连线”的益处在于不仅提供对穿越景观的风流、水流进行改造,还有利于促进物种和营养的流动、生物间信息的流通及其相互影响,都揭示了景观生物学在景观规划领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所起到的重要实际作用。由于廊道作为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宽度成为其重要的生态特征。一般而言,廊道规模在满足最小宽度基础上越宽越好,但实际情况中需根据廊道设置的目标确定适宜的尺寸。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从本质上来看,是对城市生态景观格局的改造,保持生态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尊重区域自然特点,特别是水生态系统的网络特征是核心,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生态景观建设是落脚点,可持续地提升景观异质性程度和景观连接度的完善性是推进手段。

4 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对生态城市相关的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分析,基于完善城市生态景观功能为出发点,本研究提出以下几项在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应遵循的原则:

4.1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将生态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资源循环过程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可持续性是对环境的承诺,对未来发展方向正确性的保障,是建设具有优良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和优美人居环境城市的关键。作为新时代现代化智慧型城市建设的首要原则,要突出对不可代替、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协调留住绿色和保持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的承诺。

4.2 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人本主义,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环境间双向互动关系,注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宜居性、舒适性、便利性特征,以人为核心渗透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这种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的认知结构,应作为支持城市景观绿色发展的先决条件。将关系人、尊重人的宗旨体现在具体的生态园林创造之中,使城市、园林、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人为本体现在宜居性、可达性、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

4.3 坚持因地制宜 符合适应性原则,结合城市生态条件特点,突出自然的存在感,切合自然地貌和河湖水系走势,选育本地物种进行城市绿色空间改造。尊重城市现存的自然生态特征,以河流、湖泊、山脉等为规划起点,尽可能地通过网络化发展将线性要素和自然区域联结起来,并建立在多种需求的基础上。要创建和改造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改善自然栖息地的流失,弥补休闲空间的不足,体现自然的存在感。在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中,有机更新公园生态布局,促进城市自然化发展。

4.4 坚持完整性 确保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基础,是城市更新的整体性要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在整个城市地域上,从城区、郊区到农村,形成以城市为核心、城乡一体化的由绿地、绿带、绿道到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具有完善的生态产品供给、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固碳减排、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改善人居生活、休闲旅游、防风弊害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景观体系。同时,坚持生态连接度作为实现这种景观完整性的重要措施,是可持续景观过程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并鼓励对其进行多功能和兼容性的利用。

4.5 坚持多样性 在城市扩展和重建过程中融入多样性,维持城市系统复杂属性和多功能性,提供更多的城市对待机遇、风险恢复力、抵抗力的选择方式。作为在生态网络中可以被识别出来的自然结构,兼具连接度和连通度的生态廊道大部分是具有多功能的景观结构。因此提高生态廊道多样性,从形态方面看,既要注重其内部组成多样性,也要关注空间结构上的多样性。同时从功能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具有多样性配置,也要尽量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对于绿色城市景观的塑造,多样性原则应体现在保护、设计、选择、使用、发展、创造和感官享受等各方面的多样性上。

4.6 坚持兼容性 保持景观和谐性和平衡状态,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状态,强调人为设计与自然景观间的协调性,即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相协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将城市内部空间环境生态化,促进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突出生态系统的支持力。落脚到城市建设本身,主要注意包括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设(建筑)规模、建设(建筑)特点的匹配度3个方面。兼容性原则在支持调整的过程中,允许城市物质元素和功能的不断变化,促进城市积极地适应性发展,在变化中保持整体的一致性,是弹性思维要求的体现。

4.7 坚持识别性 以文化作为景观丰富度和品质高低的评价要素,要求融入城市人文特色,增添美感和艺术感的享受元素,创造和保护一种难忘而独特的场所感。在生态园林建设中,通过继承历史传统文化,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民俗风情,形成具有特定时代背景、历史文化氛圍,满足美学要求、凸显创意智慧的现代化城市绿色景观。城市建设主要应从自然资源、气候、历史文化、创新设计等方面获得其识别感,给予城市居民以归属感。

5 结语

生态园林城市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强调城市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意象空间等各种类型空间形态的和谐、高效,可持续地进行演替、融合和发展,形成1种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现存空间与未来空间良性发展态势的人居环境[9]。只有高度把握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特征,以景观生态理念和原则为指引,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绿地规划、建设的经验,才能有效推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这一重要战略举措,完成塑造世界一流城市形象目标,提升我国城市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关于公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通知》(建城函[2007]196号)

[2]张丹.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景观政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3]陈爽,张皓.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绿色思考[J].规划师,2003,4:71-74.

[4]Brian Walker,David Salt等.弹性思维: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5]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6]董世魁,刘世梁,邵新庆等. 恢复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8]王保安,安树青,宋富强等.美国绿色空间理论、实践及启示[J].人文地理,2005,5:38-42.

[9]刘涛,张军.构建和谐城市园林[J].现代园艺,2012,16:98.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景观生态学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现代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