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山东乡村教师实践活动

2020-01-03张亚男

文教资料 2020年29期
关键词:乡村教师实践活动民国

张亚男

摘 要: 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地区贫穷闭塞,教师多由旧式塾师担任,随着新式教育的兴盛,新式师范人才和救亡图存的社会知识分子加入乡村教师的行列。乡村社会的多样性促成了教师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教师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课余参与较多传承乡村文明、传播革命思想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乡村教师更好地融入乡村、建设乡村。民国时期山东地区乡村教师的实践活动,对当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民国;山东;乡村教师;实践活动

山东作为孔子故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独特地位,几千年来受到孔子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山东地区尊师重教,传统教育较为发达。自鸦片战争以来,通商口岸开通,西方教育思想逐渐传入山东,山东地区较早地开启了教育现代化进程。拥有良好基础的传统教育与新兴发展迅速的西方教育思想在山东地区碰撞出的火花,在乡村教师群体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山东地区的乡村教师人员构成有什么特点,他们的教学活动如何,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怎样,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回望过去,期望对当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启示。

一、乡村教师群体的人员构成

(一)接受传统教育的私塾先生

民国时期,山东地区新式教育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发展缓慢,新式学校较少,乡村教师多由旧时塾师转化而来。接受新式教育虽然成为时代发展主流趋势,但是偏僻农村的民众仍旧难以接触新式教育,乡村教师中接受并且传授传统教育的私塾先生占比较大,地位稳固。国民政府统治之后,上级阶层屡次要求取缔私塾、禁读经书,但收效甚微;后来政府根据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对教育政策做出调整,将取缔塾师变为改造塾师,培养旧塾师接受新教育并将其传播给乡村学童;取消取缔私塾的禁令,改良私塾,使其具有新式学堂的功能。很长一段时间内私塾仍能与新式学校平分秋色,尤其是偏僻闭塞的农村,私塾占压倒性优势,在私塾中传授知识的先生们,地位甚是稳固。

(二)新式学校培养的师范人才

自晚清科举制度废除以来,教师群体教授传统知识的合法性日渐衰微,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不断将传统知识隔绝于“杏坛”之外,教学的权利与义务逐步交给了专业的教师。在山东地区,虽然根据乡村实际情况改良塾师,但这只是发展乡村教育的权宜之计,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青年知识分子才是教育发展的前途,这些接受新式教育的师范人才才是乡村教育未来的主力军。民国时期山东地区学校众多,如曲阜师范大学、省立山东大学、私立齐鲁大学等,都为乡村教育培养了众多师范人才。这些师范人才因为政治因素被排除于权力阶层之外,纵使他们心中饱含壮志,期待仕途之路,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师范人才逐渐淪为中国社会的边缘阶层。纵使乡村教师的薪资水平低,但与贫苦工人和农民相比则是差强人意。这些师范人才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另图高就,不得不选择生活贫苦但稳定体面的乡村教育工作,在教学中传递教学理念,奉献满腔热血。虽然乡村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有志青年坚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尽绵薄之力,改变破败的乡村社会。

(三)救亡图存的社会知识分子

内忧外患的社会状况给了山东地区社会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乡村地区的破败与教育危机时时刺痛着社会上的爱国知识分子的神经。他们深知,农村是社会的基础,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制约着山东地区的发展。“无论从人口上着想或从经济上着想,唯有站在乡村的立场,侧重乡村,从乡村工作入手,以复兴民族,方不会走错了路子”[1](15)。由此,社会上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或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或从自身的社会责任出发,涌入山东乡村地区,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教育家王衷一,祖籍山东,毕业于北京大学,之后留学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归国后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辞去北京大学的教学工作,到山东的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教育家梁漱溟则在山东开辟了乡村教育试验区。他们力图通过努力,研究山东地区的社会问题,开展乡村建设实践拯救山东地区民众心理,进而推广全国,培养民族精神,发展国民经济,以教育为切入点,以图挽救中国。

二、乡村教师的实践活动

(一)教育乡村学童

民国时期,山东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人显得弥足珍贵,有学者称:“乡村学校做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2](646)可以看出乡村生活中乡村学校的重要性,乡村教师在乡村改造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新教育体制的推广,教师教学任务加重。现代教育体制比起旧私塾体制,对乡村学校的管理更加合法化、规范化,减少了教师的主观随意性。山东地区的乡村小学,一般一村只设一个复式学校,当时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负担重,教师为了降低工作强度、避免课堂混论,多使用复式教学法,将十几个到几十个年龄不同、学业水平不同的学生分为若干年级进行教学,但学校一般只有一个教员,有的甚至只有一间教室,教师教学分身困难,无论心理或生理都受到较大冲击。教师既要教授学生知识,又要维持课堂纪律,尤其是在一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的情况下,教师几乎全天上课,这样下来,乡村教师在复式教学课堂上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艰巨的教学任务、恶劣的工作环境等问题使部分乡村教师流失,但也有不少教师情绪高昂,他们客观评价乡村教师生活有苦也有甜,尤其与儿童交往中,学生恭敬有礼、尊敬爱戴,也给乡村教师带来一些慰藉。

(二)守护乡村文化

民国时期,乡村教师为维护乡村教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守护乡村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能够读书写字的文化人,有着新式教育培养出的知识分子所欠缺的乡村文化知识,除了日常上课教学之外,还用自己所了解的关于乡村日常的礼俗生活的知识服务于当地村民。尽管科举制已经废除,塾师等旧式文人仍然在乡村事务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新式教师进入乡村也不得不入乡随俗,与村民融合,为村民排忧解难。他们为乡民所尊敬,深得村民信任,日常的毛笔字书写、婚嫁丧娶、邻里纠纷的调节等村民事务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教师也被看作乡村事务的“参谋长”,是一乡村务的指挥官。除此之外,有志的乡村教师还力尽才能,在乡村生活实践中教化村民,引导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乡村文化价值,通过努力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转化为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礼俗。他们积极在乡间奔走,希望通过努力将理想抱负传递给更多的人,渴望吸纳更多拥有抱负的有志青年与自己一道,创造更完善的乡村文化。

(三)传播革命思想

民国时期,山东地区内忧外患,乡村教师切身感受到百姓生活的困苦,乡村教育也因时局动荡时常被迫中断,他们对此深感忧虑,对未来乡村教育的发展前途充满担忧。尤其教师群体中接受新式教育的学校毕业生和主动走向乡村的社会知识分子,他们接触了新式教育,力图从西方教育中找到拯救中国的经验,他们主动承担起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传播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种,开创新的时代风气。在乡村世界中,教师是最早接触新思想的,也是对时代变化反应最迅速的,他们的身份促使他们成为进行革命活动的先锋力量。国共合作第一次破裂之后,城市被“白色恐怖”笼罩,部分爱国人士涌入乡村,进入乡村学校中,他们在学校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播撒无产阶级革命火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将革命思想从学校传播到整个乡村社会。乡村教师多充当共产革命思想者与乡村大众交流的桥梁,当时乡村民众文化水平多不高,一些晦涩难懂的思想理论很难得到乡村民众的理解,思想很难引起民众共鸣。乡村教师将其解读成乡村大众容易接受的文字语言,大大提高了思想传播的效率。更有爱国乡村教师直接投身革命一线,主动发动乡村大众,组建革命团体。

三、对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启示

(一)强化乡村教师教学责任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乡村教师的教学受到层层束缚,以致部分乡村教师脱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城乡差距较大,乡村教育无论在教学观念、教学实施还是客观条件上都有和城市教育不同的地方,但如今乡村教育过多地照搬城市教育的内容,乡村教师受到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不能放手做教育,长此以往造成教学责任意识淡薄。要强化乡村教师教学的责任意识,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教学自由,自由是责任的基础,“只有完全自主的意志选择,才具有完全的责任性。任何阻碍意志自由的障碍、力量,都会减轻意志的责任性。一般来说,愈是意志自主,愈能增强责任性”[3](137)。教师教学自由体现在教学实践中能夠行使的权力,比如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具有自主决定权,教师拥有这种自主权,才能更切身感受到责任重大,才能更加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当然,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强化教学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教学责任,提升履行责任的情感,由此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中更加积极认真,会为了在教学中的积极负责而快乐,在没有履行好职责时内疚、自我谴责。

(二)增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变化,乡村教师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同于以往,尤其是现代年轻的乡村教师,对乡村生活缺少准确认知,对乡村生活陌生和疏离,缺乏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在心理上产生职业自卑感。工资水平较低、职位晋升困难等问题更加剧了乡村教师的焦虑与迷茫,影响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忠诚度,导致乡村教师留不住等问题。主动走向乡村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影响了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了乡村教育发展的质量。新时代乡村教师应该深刻认识与了解乡村教师的社会价值和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塑造热爱教育事业的价值观念,努力冲破城乡文化的禁锢,努力为乡村地区儿童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积极塑造自我价值认同感,提升职业身份认同感。增强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感,以吸纳更多优秀知识分子加入乡村建设队伍中,推动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培育乡村文化价值观

费孝通曾定义中国社会:“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4](144)从基层看去,乡村文明铸成了中国文明,乡村文化价值观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伴随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乡村社会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乡村的景象,城乡差距较大,乡村教师面临文化选择的困惑与矛盾,在乡村队伍建设中,需要培育乡村教师乡村文化价值观,培养教师的精神生活支柱,唤起乡村教师的乡土情结。“文化建设能为教学改革营造全方位良好氛围,促使教师产生强烈的主体责任感、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一种教学改革的凝聚体”[5](146-153)。乡村教师要学会主动构建乡村文化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将教育与生活更好地融合。乡村教师应主动走下三尺讲台,站到乡村民众之中,加强与民众接触,与民众多对话和交流,与乡村民众共创属于乡村的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衍康.乡村教育·附录[M].南京:正中书局,1946.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3]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5]车丽娜,孙宽宁,吉标,等.山东省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研究,2015(12).

猜你喜欢

乡村教师实践活动民国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