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启铁路外部环境整治工作方法探讨

2020-01-03胡建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新长工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部环境隐患整治

胡建斌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新长工务段

1 引言

宁启铁路是中国江苏省境内一条连接南京市与启东市的客货共线铁路,为宁西铁路(南京至西安)的延伸,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之一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国家快速路网和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3月开工建设,2005年7月开通客运业务,2019年全线建成通车,营业里程375.587 km。扬州桥梁车间管理宁启A线、宁启B线和宁启线全线,管内包含钢梁桥15座,圬工桥526座,管辖长度400.859 km。

为深入贯彻上海局集团公司《全面加强普速铁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新长工务段《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加强普速铁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巩固高铁外部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扬州桥梁车间全面加强宁启铁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根据车间管辖范围,对宁启铁路外部环境隐患进行排查、建档、整治、销号工作。

2 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概念及现状

2.1 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概念

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指的是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局)所辖人员、单位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各种社会组织作用与铁路安全保护区及铁路安全影响区域的各种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形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本次排查包括违法类危险物品、开采爆破、违建违占、违法施工、倒落侵限、硬飘浮物、违法取水、树木种植、违法堆放、违法排放、道口安全、非法穿越、烧荒放牧、河道桥梁;非违法类危险物品、开采爆破、建构筑物、邻近施工、倒落侵限、硬飘浮物、抽水、树木种植、堆放、排放、道口安全、河道桥梁。

2.2 外部环境安全隐患现状

外部环境安全隐患具有体量大、问题杂、整治难、易反复、成本大、成效低等特点,同时还具有产生背景复杂,管理关系交织,触及多方深层次利益、一旦发生危害大的特点,在本次隐患排查过程中还表现出隐患密集、隐患存在时间长等特点。

3 外部环境安全隐患产生原因

铁路运输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在运行时常常受到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各种干扰,部分干扰扩散导致影响放大,造成连锁反应。

3.1 客观因素及铁路运营前遗留问题[

客观因素包括风、雨、雪及地质灾害等外界自然、因素,属于不可抗力;铁路运营前遗留问题为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前因施工工期紧张、协商未果等原因造成的对铁路运营安全产生影响的问题,由于物权在前,铁路建设在后,物权所有者往往因为价格问题上访或成为“钉子户”,政府在强制性征拆上又有着较细的程序,因此在开通前也有不少遗留问题,存在铁路运营前遗留的安保区内居民住房问题。

3.2 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乡、镇企业及居民对高、普铁外部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有的乡、镇、政府存在本位主义,政治站位不高,地方保护思想严重,对建设初期暂不影响施工但存在运营安全的的征、拆迁工作未启动实质性的解决,也存在等、靠、要以及畏难情绪,有的问题为避免矛盾而久拖不决和不实施。

3.3 法律意识淡薄

主要是沿线居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涉及铁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了解,不懂法,缺乏法制观念。

3.4 经济利益驱使

铁路的开通运营,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在土地资源紧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铁路沿线违法乱建、私自经营,能够带来一定的利润。

3.5 实时监控不到位

随着高速铁路的日益发展,车载行车安全监测、系统、信息系统、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高速铁路建立起了“车对地”、“地对地”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监测、监控闭环体系,目的是实时监控与行车安全有关的装备。但是目前该系统仍不能准确监控识别危及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所有情况,监测未做到全时、全范围、全区段覆盖,不能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的要求。

4 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建议措施

通过对宁启铁路进行外部环境隐患排查,共发现134处安全隐患问题,包括危险物品3处,违法堆放20处,违法施工3处,违建违占7处,硬质漂浮物101处。

4.1 危险物品

在铁路沿线两侧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全防护距离,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属本单位责任须立即关停相关生产、作业,直至整改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恢复;属其他单位(含非路内单位、个人等)责任时,须通知其负责人关停相关生产、作业,并按集团公司路外环境管理规定报告相关部门及执法部门进行处理。

4.2 违法堆放

对铁路线路用地红线范围内的违法堆放隐患采取清除、平整措施;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违法堆放隐患,依法向铁路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4.3 违法施工

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内未经相关铁路单位同意并办理施工手续的施工项目、铁路线路安全保护范围外的其它危及铁路运输安全行为进行制止,依法向铁路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4.4 违建违占

(1)铁路用地红线内与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无关且危及行车安全的所有建(构)筑物按照“拆、清、改”的原则予以整治;由于铁路自身原因造成的外部环境安全隐患(含出租土地上承租方建设的彩钢板房屋、堆放物等),因铁路生产生活需要无法拆除的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加固。

(2)安全保护区内既有的建(构)筑物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仍不能保证安全的,依法予以拆除。

4.5 硬漂浮物

(1)铁路用地红线内与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无关且危及行车安全的所有建(构)筑物按照“拆、清、改”的原则整治到位;由于铁路自身原因造成的外部环境安全隐患(含出租土地上承租方建设的彩钢板房屋、堆放物等)应拆尽拆。如因铁路生产生活办公经营需要而无法拆除的且房屋结构稳固的可保留,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加固。

(2)普速铁路安全保护区内,一是由于铁路自身原因造成的外部环境安全隐患,优先拆除,无法拆除应采取加固等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路外原因造成的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既有的建(构)筑物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仍不能保证安全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拆除。

(3)铁路线路两侧500 m范围内(不含红线和保护区)对可能被大风刮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的彩钢瓦等飘浮物采取加固、替换等措施。

5 对策建议

5.1 完善铁路外部环境法治建设

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权责划分不够细致,管理体制仍存在漏洞,特别是随着高铁外部环境的变化,铁路外部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随机性日渐突出,单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安全管理,需要加快铁路外部环境安全立法工作,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实际,启动修改相关行政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使得铁路治理真正有法可依,让监管部门依法监管,让铁路运输企业依法治企。

5.2 增强源头控制

针对高速铁路外部环境前期遗留问题,建议在工程建设时期加强对相关环节的管控,做好建设用地征收标识、违章建构筑物拆除、堆物、危树清理等工作,从源头上减少高速铁路运营时期外部环境安全隐患数量,降低问题处置难度。

5.3 加强宣传

对沿线居民、村民采用传统手段(印发宣传册)和新媒体平台宣传,全面开展涉铁相关法律法规、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高铁外部环境安全工作要求的宣传,引导沿线群众增强爱路护路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对于典型的违法行为给予坚决的打击,对于严重和突出的问题同地方政府开展攻坚办法处置,并进行引导性宣传和教育,形成集中整治高铁沿线外部环境安全工作的高压态势和有效推进局面。

扬州桥梁车间与平潮镇政府政法办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进行铁路安全知识讲座,蒋余工程师和南通火车站派出所裴成军警官先后讲授了铁路安全知识,以人民铁路人民护、护好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切实提高铁路沿线人民的护路意识。

5.4 突出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安全生产作用

铁路运输企业建立铁路外部安全管理巡防制度。目前,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已建立高速铁路外部安全管理巡防制度,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管理办法,抽调专人巡视检查高速铁路沿线外部安全状况,根据线别实际情况确定巡检周期、巡检方式,逐步实现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

扬州桥梁车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准则,每周添乘管内设备一遍,发现有路外施工的及时通知工区到现场了解情况,做到先停工整改,再汇报处理;工区每周坐火车巡查管内栅栏网,发现有路外施工的及时制止,发现桥上声屏障损坏的上报路桥科和安排工区进行更换修复,发现路基声屏障和栅栏网损坏的上报宁启工作组;对于桥梁墩台每月进行检查一遍,发现有路外施工的先停工整改,在汇报处理。

本次宁启铁路外部环境隐患大排查主要采取徒步检查方式、添乘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的方式,巡视检查中,利用相关仪器设备,实现问题隐患定位、轨迹监控、拍照传图功能,记录整个处置过程。对巡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应处置流程开展工作。巡视检查后,建立相关问题库及档案,实施隐患追踪检查。通过口头告知、书面通知、联系发函等手段,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进行问题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5 完善路地护路联防工作机制

高铁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涉及众多的社会环境因素,因此,仅靠铁路部门来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地方政府严格落实护路联防责任制,联合铁路企业建立路地联合整治机制,共同管理高铁外部环境。

建立路地联防管理机制。铁路相关部门可与地方政府的护路部门建立路地三级联系对接机制,即铁路局集团公司、铁路公安局联系对接省市政府护路部门;铁路区域办事处、铁路公安处联系对接区市政府护路部门;铁路站段、铁路派出所联系对接县乡政府部门。每一级护路联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路地联席会议,共同分析反恐防暴、铁路沿线偷盗、摆放障碍物等治安情况,排查不同时期铁路外部环境存在的重点疑难问题,共同研究具体治理措施,明确铁路外部环境管理的重点,及时妥善解决各类问题。建立应急处置机制。路地双方护路部门成立环境应急处置小组,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协调联动,快速有效地共同处理突发外部环境问题。

建立健全“双段长”制度。铁路与地方联合护路,运用好“双段长”制度,使铁路沿线外部环境精细化,目标化,责任化。充分发挥高铁安防人员的联防作用,坚持铁路外部环境日常巡查制度,尤其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强巡视巡查。规范落实铁路两侧秩序管控措施,特别是高铁沿线两侧可能被大风刮上铁路的彩钢板、防尘网、塑料大棚等漂浮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清理,杜绝安全隐患。

6 结束语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铁路提速和高铁动车的运营后,对铁路的安全运输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保障旅客的安全出行是铁路运输企业的基本任务,外部环境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治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关系着“安全”这一铁路运输行业的生命线。

扬州桥梁车间积极响应号召,在对宁启铁路进行外部环境隐患排查、建档、整治、销号,分析宁启铁路外部环境问题的现状,总结外部环境整治工作方法,原因,提出整治措施和对策建议,对隐患整治的巩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铁路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外部环境隐患整治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