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爱胆囊,请戒掉这些饮食陋习

2020-01-03四川省犍为县人民医院吴秀琼

家庭医药 2020年16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胆结石胆汁

☉四川省犍为县人民医院 吴秀琼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囊结石患者是逐年增多。所以,要想远离胆囊结石的困扰,请戒掉以下饮食陋习。

1.不吃早餐

今年36岁的沈女士,从春节期间开始,右腹部会偶尔隐隐作痛,最开始以为是岔气了,但是后来越来越频繁,直到最近两个月,右上腹的痛感越来越明显,卧床休息也没办法让痛感消失,于是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被确诊患有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医生经过询问了解到沈女士从上高中开始,为了早上多睡一会儿,就省去了吃早饭,并且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医生告诉她,她的胆囊结石很可能就和不吃早饭有关。

【解析】饮食不规律,特别是不吃早餐时,胆汁不能够规律的排出,在胆囊内停留的时间过长,水分吸收,会造成胆汁的浓缩,更容易形成胆汁淤积,为胆结石的形成提供基础。此外,长期不吃早餐使胆汁浓度增加,也有利于细菌繁殖,胆汁的成分发生变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如果坚持吃早餐,进餐后胆囊就会收缩,帮助部分胆汁排出到肠道,用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胆石症的危险。

2.高脂饮食

陈先生今年29岁,两年前做体检时,发现胆囊里有一个不小的结石,但因为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因而也没太在意。可在上一周,“石头”终于发威,让他腹痛难忍,入院后接受检查发现,这石头已经变成“鸡蛋”大小,医生建议手术,直接摘除胆囊。为什么这个结石长得如此快呢?原来身为某公司经理的他,整天忙于应酬,大鱼大肉,吃得都犯腻。

【解析】长期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会导致身体里面的血脂水平升高,进而引发血脂异常。肝脏是代谢脂肪的主要器官,血脂过高会导致胆汁中的脂类超标,形成胆固醇结晶,胆固醇结晶从胆囊中析出,就会形成胆囊结石。此外,饮食过量可导致肥胖,肥胖可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常常会伴有胰岛素抵抗,导致患者胆汁淤积、脂质代谢异常;同时,胰岛素抵抗又可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这会促进肝脏摄取胆固醇,减少肝脏分泌胆汁酸,进而导致胆固醇浓度过高,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3.长期吃素

小蔡是一个素食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多年来她从不吃荤,每天都是青菜加白米饭。本以为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食习惯,可没想到竟因此患上胆囊结石。得知自己的病情时,小蔡非常郁闷,难道自己的饮食方式错了吗?

【解析】长期低脂肪的饮食会影响机体的吸收,胆汁缺乏和营养不良都会引起胆结石。缺乏维生素E和维生素C,都可能影响胆固醇代谢从而导致胆结石的形成。荤素结合、营养均衡,才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4.不爱喝水

3岁男孩辰辰,在半年前曾喊过肚子疼,但家人并没有重视。前不久,辰辰妈妈接到幼儿园的电话,说辰辰肚子又疼了,还吐黄水。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在急诊科做了B超,被诊断为胆结石。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胆结石?医生从辰辰家人那里了解到,孩子有时暴饮暴食,而且平时喝水比较少,一天喝不到一杯水,患上胆结石可能与这些有关。

【解析】机体水分摄入不足,体液就会浓缩而变得黏稠,胆汁也是如此,从而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夏天气温升高,汗液蒸发量增加,如果我们的饮水量没有随之增加,也会导致体液浓缩,从而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胆结石胆汁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6种“败性”饮食习惯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