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文物陈列与保管

2020-01-02◎魏

文化产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陈列文物保护湿度

◎魏 莹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文物管理所 山东 滨州 256500)

文物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重要的历史依托,也是共同的记忆载体,它以实物的形式跨越了历史的长河,重现于世人的眼前,带来的却是一段饱经风霜的经历。保护文物,不仅仅是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事关每个人的使命。文物的破坏经常发生在陈列与保管中,有些可以修复,有些却失去了完整再现的资格,这不光对一个国家而言,而世界而言都是种巨大的损失。加快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的进程,使文物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功能,展现真正的意义,是现阶段文保事业的重中之重。

一、文物保护与管理论述

文物保护是一门科学,它是以文物资料的保存,以及在保护时所发生的自然变化为研究对象,从而进行保护与管理的理论和应用学科。但实际上文物保护并不止局限于文物本身的天地里,同时也对文物的陈列与保管环境有所涉及。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工作,对于守护历史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也是揭示人类社会本质的一把钥匙。

在具体的操作中,文物的受损还是经常出现在陈列与保管的环节中,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文物受损情况,并给予恰当的补救措施,还是亟需要先进的文物保护意识来提供工作上的指导。这样一项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程,需要尽快从意识形态层面落实文物保护理念,以减少对文物的损害和对历史的破坏[1]。

二、文物陈列与保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在具体的文物陈列与保管过程中,并不是尽善尽美的,由于很多外力因素的制约,经常会发生各种人为上的、物质上的、气温或环境上的意外。首先例如对于文物自然变化的把握往往具有滞后性。文物在岁月静悄悄的流逝中,会发生很多细小的变化,然而目前的文博从业人员繁杂,不少更是缺乏专业素养,难以捕捉到文物的微妙变化,这就使很多文物得不到及时的照拂。

再者是库房的保存环境不理想,库房里空间逼仄,设备陈旧,根本不具备文物保护的条件,但是由于博物馆的面积不足,又只好将文物放置进去,这些文物在库房里蒙尘,最后不同程度受损也是必然的。另外还有在陈列上的不合理行为,不注重文物的个体差异,不安排相应的湿度、照明和温度,也不在意陈列的面积,这些都对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后还有文物的保护技术不完善问题,稍大一些的博物馆能拥有相对较好的修复机器,但小一些的博物馆往往因为资金不足,只能采用最原始和最粗略的技术进行保护,种种的文保环境,都令人感到痛惜和揪心[2]。

三、陈列与保管策略

过去,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一直受到其他主流学科的忽略,这就导致了很多技术上的落后。现如今,文物保护变成了一个全球化问题,技术上的交流带来了先进的挖掘和保护仪器,更重要的是一种“预防性保护”的文物保护思想,已经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自觉的潜入了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也讨论出了一系列新的文物陈列与保管策略,具体如下:

(一)意识方面的重视

文物保护工作的完成度与文保工作人员的细心程度有很大关联,这样能够体察微毫的能力,背后需要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文物保护法》作为指导文保工作的法律法规,里面蕴含着文保意识,要依据《文物保护法》对文博人员进行文物保护的教育和培训,引导他们以文物的一生为己任,不断提高自己文物陈列和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一定要具备面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文物保护意识。

(二)文物陈列环境方面

博物馆除了身为文物的展示平台,也兼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补给站。在具体的文物陈列上,博物馆也应该考虑到文物与人民的“互动”,针对陈列的位置等问题作出民意调查,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拓宽文物展览渠道,吸引更过的民众前来认识文物,关注历史。博物馆在文物陈列工作的安排上,要及时监测文物所处的环境因素,对温度,湿度,和照明等因素进行及时的调整,明确特殊文物的特殊保护手段,以此在保证文物在陈列环境中受到的恰当的保护。

(三)文物保护设备方面

文物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历史,也能让未来的路更加清晰,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为了延长文物的寿命,增加其文化研究的时间,文物在陈列和管理时也需要技术上的“硬支持”。为此,我国需要加紧对文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创新,同时和国际上的文保技术相接轨,为文物保护工作添加新仪器,不管是氧化问题,还是恒温问题,都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去给予设备上的支持,使文物的保管更加现代化。

(四)陈列室温度、湿度等控制

文物陈列室的一切微小细节都有可能成为折损文物寿命的帮凶,对陈列馆大到建筑,小到灰尘,都应该进行严格的层层把关。通常情况下,文物陈列环境的正常温度应该是15-25℃之间,湿度要求在40%-65%之间,但陈列室的温度、湿度等控制是极其精巧的工作,对于文物保护人员而言,首先要了解文物的特性,才能对其发生的脱变进行及时的观测和上报。对于温度和湿度,文保人员一定要做好定期的监测工作,做好标识,一旦发现保管文物的环境湿度和温度和规定的标准不符,还要具备及时的处理能力。对于一些无法购入高价格恒温和恒湿设备的小博物馆,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做到控制,例如放入专门的化学调温或调湿剂对其进行保护[3]。

(五)文物清洁方面

一个好的文物清洁,可以使文物的寿命得以延长。文物在陈列和保管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虫害的威胁,灰尘的侵蚀,或者是热源的破坏。这就要求文物保护人员对不同文物遭受外界损害的程度进行掌握,例如纸质的或布料的文物上就容易出现害虫,青铜器文物接触到灰尘会产生菌斑,相机的闪光灯会导致文物色彩的脱变等等[4]。这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卫生,也要求了对文物的定期除尘,还应当在展馆中适当的添置空气净化器等专业设备,同时对博物馆一切可接触材料也有筛选要求,例如甲醛等化学元素的超标对文物的色泽等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更要使用环保的材料。

猜你喜欢

陈列文物保护湿度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加湿器用不对 警惕肺炎缠身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带有双检测结构的电缆接头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