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2020-01-02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试点经验现代化

特约评论员

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没有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有效才能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顺应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型、农民群众利益诉求向多样化、农民群体向现代职业型转变之趋势,创新推广“1+4+1”乡村治理“江苏路径”经验,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高效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全局一盘棋”抓协同推进。各地要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推动层层落实责任。党委农村工作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政策、资源和力量配备,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省级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全面加强与组织、宣传、政法、司法、民政等部门联系与沟通,建立乡村治理工作协同推进机制。

聚焦短板强化试点示范。试点示范工作是各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如江苏南通市海门区实施“四强行动”,江阴市搭建“户户通”平台推行“三务”公开,邳州市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治理的切入口等等。深化试点示范工作,以试点县为代表的一些先行区要走在前列。无论是经验创新,还是制度构建,都可以从试点县开始。试点要重点聚焦本地乡村治理的突出问题,多方面、多形式地探索一批路径方法,健全一批政策制度,打造一批典型经验,形成一批工作抓手。试点示范工作要尊重农村实际,乡村治理要补齐的,是农村的治理短板,并不是要消灭农村的生活模式、传统习俗乃至生存方式。

依法有序开展实践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过程要把握四个重点。一是坚持“四治”融合。积极探索“四治”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治理方式,发挥乘数效应。二是推广运用积分制管理。合理设置积分内容,确保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加强积分结果运用,规范程序和内容,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三是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在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稳妥有序推进生产方式重组、生活方式重构、社会关系重建、组织管理方式重置,确保农村新型社区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稳定有序。四是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学习推广邳州、宿迁经验,科学确定治理范围,统筹推进依法治理,规范管理公共空间。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生硬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做法,要因地制宜加以借鉴与发展。要加强分类指导与宣传,做好组织动员,强化学习培训,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典型、总结典型。体现不同的特色亮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样板”,加快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试点经验现代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