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宠物营养与饲料》教学改革探索
——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2020-01-02李玉清艾君涛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北京102442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宠物食品宠物饲料

郭 彤 李玉清 艾君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 北京 102442)

本文旨在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岗位需求,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对《宠物营养与饲料》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近几年的应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掌握了相应的岗位技能,与企业实现了无缝对接。

1 关于《宠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的设置

《宠物营养与饲料》是在对宠物行业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调研的基础上,以及在进行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思路开发形成的一门课程。它是高职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又是一门实用技术课程,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教材里面所学的宠物营养学知识,饲料加工工艺和方法,配合饲料的生产,饲料配方的设计、饲养标准等都可以直接用来指导生产,为宠物行业实际操作提供科学依据。本课程前期指导课程主要有《有机化学》《宠物解剖》《动物生理》《动物生化》,并全方位支撑后期《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宠物美容与训导》《宠物寄生虫》《宠物驯养》等课程,以实现本专业前、后期课程的有机衔接。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宠物营养原理、宠物食品原料、宠物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宠物食品的配制、宠物食品的加工及宠物的饲养管理六部分内容。通过对该专业毕业生、宠物医院及宠物养殖场的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了解到该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宠物食品配方师,饲料检验化验员、宠物食品品控员、宠物食品销售员和宠物饲养管理技术员等。通过对宠物食品原料检测、宠物食品化验员等职业岗位群和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各类岗位对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并组织企业技术骨干、专业教师及相关职教专家共同研究归纳出《宠物营养与饲料》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为了使同学们能在课堂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与将来的工作岗位进行无缝对接,而且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分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内容等进行大胆改革,探索出了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宠物营养与饲料》这门课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现与同仁们一起分享。

2 目前高职学生的现状

2.1 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高职学生基础薄弱,尤其是自主招生的学生,一个班甚至有一大半是文科生,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相关知识铺垫不足。虽然《宠物营养与饲料》这门课程是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同学们前面已经学过有机化学、动物生理生化、宠物解剖、微生物、宠物病理等课程,但大部分同学对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记忆不深刻,很多知识都忘了,尤其对于营养学、饲料学等方面的知识更加匮乏,很多同学连常规的饲料种类都不知道,导致教师讲授这门课程和同学们学习课程都有一定的难度。比如,上课会讲到哪些饲料原料能给宠物提供蛋白质,同学们都知道是肉、蛋、奶;那么如果继续再问除了肉蛋奶之外,饲料原料能给宠物提供的蛋白质,基本上就没人知道了。如果再问玉米、小麦能给宠物提供的营养,很少有同学能回答出来。而且学生对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几乎不了解。

2.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职学生,尤其是自主招生的学生,学习的突出表现是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由于多数高职学生不会学习,本身基础差又不喜欢学习,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高中学的是文科,几乎没有接触过生物方面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知识,因此上课听不懂、学习积极性不高。当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吸引学生时,只有少数同学的态度是加倍集中精力,试图和老师思路保持一致,更多的同学由于不感兴趣未能有效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与学生座谈,得知学生来职业院校的目的就是能学一门技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行。所以注重的是实用性,对课程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往往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新性,更是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上课有的同学玩手机或者睡觉。

3 目前教学现状

3.1 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陈旧 本课程以往的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的传统、陈旧的模式,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根本激发不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加之内容陈旧,如给同学们讲授宠物食品加工工艺及流程时,教材中介绍的加工设备与目前宠物食品厂使用的设备大相径庭,很多都淘汰了,改用全自动生产线了,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又譬如,教材中给出的中国饲料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表还是2009年第20版的,实际上每年这些数据都在更新,目前最新一版的是2018年第29版,继续完善了饲料中的饲料成分和营养价值的数据。让学生做宠物饲料配方时,犬、猫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数据更新较慢等等。因此,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改革,将最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融合起来,让同学们掌握这些技能,具备职业能力和素养,力争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3.2 教学方法单一 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主要的授课方式是多媒体和板书这两种形式。单纯的板书形式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大多数教师授课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如果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只是把教学内容简单的写上去,不能很好的、用心的去做每一张幻灯片,这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尤其是对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来讲授,这样比较直观,形象生动,学生好理解。一旦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失去了主动性探究,把学习当成沉重的负担,学习多半处于被动,使得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

3.3 评价方法单一 以往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期末大多采用闭卷笔试考核,主要考核形式是由平时出勤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对实验课没有设立单独的考核。从考试的内容看,知识性、记忆性的东西占了很大比重,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判断思维能力的考核却很少,这就造成学生考前集中突击,记得快,忘得也快,这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都是极为不利的,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宠物营养与饲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教育是国家重点建设的教育模式,它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的现状与目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对《宠物营养与饲料》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探究新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4.1 调整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1)根据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笔者对专业岗位需求进行了认真调研,并依据学生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以理论够用、强化技能为重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学校构建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教师们经常深入企业、行业进行调研,明确了企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掌握了企业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了宠物饲料生产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国家技能鉴定的标准,重新调整了教学内容。首先,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即章节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以问题为中心,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更加注重讲解六大营养物质在宠物体内的营养生理特点、缺乏这些营养物质宠物会患哪些缺乏症以及营养物质过量会对宠物造成哪些危害;饲料原料的分类以及营养特点;宠物饲料配方的设计;宠物食品的加工与产品质量控制。除此之外,教学内容又新增了宠物营养代谢性疾病及其防治;处方食品的使用;宠物的饲养管理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的内容与岗位需求和国家技能鉴定紧密结合,突出了学习内容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用性。(2)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由此,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和宠物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实验课程,如实验室安全作业规程、各种仪器安全操作规程、宠物营养缺乏症的识别;宠物食品原料的采集和制备;宠物食品原料的识别;宠物食品原料的微生物检查;营养成分的分析;宠物食品配方的设计等。此外,还开设了综合性、学生自主设计性的实验。例如,大豆制品中脲酶活性检测及鱼粉掺假的鉴定等。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4.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改革: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一个人讲授的教学方法,而转变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顾问等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行为导向学习,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启发式、提问式、互动式、案例式、现场式、探究式、小组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譬如,本课程每一节课无论在课前还是课中都会对学生进行提问,课前提问可以了解学生课下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中随时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听课效果,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们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再譬如,给学生讲授宠物食品的加工工艺时,采用现场教学法,将课堂搬到了现场(生产车间),同学们边听教师讲授,一边认真观看每一个操作流程,明确了宠物食品加工工艺以及每一个流程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宠物食品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现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给学生讲授宠物饲养管理时,将课堂搬到校外实训基地—宠物繁殖中心实地学习,使学生对宠物繁殖技术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又能掌握繁殖要领。又譬如,讲到宠物营养代谢性疾病时,采用案例分析法,把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病例演示给学生,然后分组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讨论引起该疾病的原因,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教师对其结果作出评价后进行打分,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最后由教师引入课程内容,讲解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又如,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自己设计鱼粉掺假实验,首先教师把掺假的几种情况告诉学生,然后分组交换鉴定,相互打分,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例如,在学完宠物饲料原料这一项目后,将可用于宠物食品中的所有原料写出来,然后按照国际分类法让学生们进行分类,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方法,最后由小组组长汇报分类结果,然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打分,最后教师发布正确结果。通过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岗位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2)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以往以板书为主的教学手段,充分将多媒体及网络信息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中,来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和实验的直观性、清晰性、条理性,从而提高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在宠物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以及宠物的营养缺乏症时,单凭教师的讲授,既不生动又不形象,而且学生对抽象的知识很难理解,而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来演示或直接从养殖场拍摄宠物某营养缺乏症的照片或视频给学生播放,学生不仅能直观的理解知识点而且记忆深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在教学手段上还引入了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的信息化教学,把本课程的部分章节做成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有蓝墨云班课的平台,学生利用手机可以使用网上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本课程平时上课前或实验课前都会在云班课平台发布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再把作业上传到云班课,老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会针对性的讲学生知识点薄弱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模式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3)除此之外,微课、慕课(MOOC)的制作,不但丰富和创新了教学手段,同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此外,依托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了《宠物营养与饲料》教学资源库,主要有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书等,使学生能够在第一、第二课堂同时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充分利用QQ 群和微信等网络技术,在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互动学习平台,及时探讨和解决各种学习问题,扩展专业知识,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4.3 注重实践教学 (1)在实践教学中,摒弃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或实验员将实验的仪器、试剂、样品都准备好,学生只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课后写份实验报告即可,这样学生根本不清楚试剂的配制方法、不懂实验原理、不知道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实验操作基本功,做完实验自己脑子里一团浆糊,什么都不知道。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动手性,保证教学效果,一般实验课前一周会把任务通过云班课平台布置下去,同学们自己分组、并进行任务分解、试剂配制、仪器设备的准备、实验方案的制定等。上实验课时,同学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各尽其责的完成实验任务,从配试剂开始,每一个环节、步骤学生全程参与,亲自动手,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解答和服务,这样不仅能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在实践教学上,还要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不仅强化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例如,利用学校实验室让学生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为弥补学校实验室饲料原料种类少,学生对饲料原料的特性以及在配合饲料中的作用和用量不十分清楚,带领学生去校外实训基地采集饲料原料并参观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让学生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更扎实。然后将原料带回实验室,制备成样品,存放于种子瓶中,这样既丰富了原料种类,又有利于学生上课学习和教师授课使用。又如,在讲解宠物食品的加工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校缺少相关的仪器设备,因此,直接把学生带到宠物食品生产和加工车间,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饲料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熟悉配合饲料生产流程,更加真实直观的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到每一个生产流程及注意的问题等;另一方面,让学生实地参与食品生产和加工,提高其动手能力。(3)在实验内容的设置方面是根据课题组调研的结果,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证及岗位需求等,有针对性设置的。首先,强化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分析测定、饲料配方设计等内容,增加了饲料显微镜检测、真假鱼粉鉴定等实用内容,并开设了综合性实验大豆制品中脲酶活性检测等。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校内外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进行教材开发、教学大纲制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始终围绕企业的就业岗位和需求。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5 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和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本课程原有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出勤、实验报告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存在许多弊端,如:会出现某些同学实验参与度低但由于书写认真,仍然能得到实验报告高分的现象。因此,本课程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例如:增加了课上提问、课上与老师互动、作业成绩、章节测验成绩、实验操作考核等环节。在实验操作环节中,采取验证性实验主要考核实验操作情况和撰写实验报告;综合性实验主要考核实验内容的设计和撰写实验报告;认知性实验主要采取现场考核给出成绩等措施。并加大了实验操作部分在总成绩里的比重,以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应的减少了平时、期中、期末成绩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总成绩由2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50%期末成绩组成;通过改革后,使用多元化的考核指标来衡量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去掉了期中考试而变为章节考试。改革后的总成绩由10%平时成绩(课上提问、课上与老师互 动、作业成绩、出勤率等)+10%章节考试成绩+30%项目考核(实操)成绩+50%期末成绩组成。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更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动手性。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这种考核模式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需求。

6 小结

总之,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宠物营养与饲料》这门课程的改革,教学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在学生毕业、就业中与企业实现了无缝对接,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达到了教学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宠物食品宠物饲料
◎Mondi 扩大可持续宠物食品包装产能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澳爱宠物食品公司接受京东超市溯源检查
宠物食品品尝者
宠物食品发展前景探索
抬起脚来
养宠物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