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净化因素浅析

2020-01-02王应玉丛龙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畜牧业发展中心264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5期
关键词:易感性自然界病原

王应玉 丛龙秀 王 亮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畜牧业发展中心 264400)

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消失与诸多因素有关,通过梳理与动物疫病净化的有关因素,总结规律,从中找出预防、消灭动物疫病的方法,为畜牧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1 减少应激可以预防动物疫病流行

动物疫病的发生多与外界刺激有关,某些应激因素会诱发疫病流行,包括饮食差、脏乱、拥挤、饥饿、寒冷、暑热、运输等都是诱发疾病重要因素。密闭棚舍人工制造的小气候波动对动物疫病发生能产生明显影响,例如鸡舍密度大或通风换气不足常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猪舍阴暗潮湿,光照不足,仔猪的发病率就较高。仔猪经长途贩运、饲料、饲喂方式等变化产生应激,导致腹泻、感冒、副伤寒等病多发[1]。气温突然降低,对动物疫病的流行具有助推作用,每年的立冬至立夏是动物疫病流行的高发期,在立夏之后,发病动物数量会急剧减少。

2 加强动物福利对预防动物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集约化的饲养模式,为了便于管理,提高效益,多人为禁锢动物,饲养密度都较高,这样势必会破坏动物生存环境,降低动物生活质量,造成动物免疫力低下,从而增强易感性。畜禽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畜禽与人密切接触,缺乏良好的动物防疫条件,使各种畜禽疾病不断发生[2]。饲养管理应充分重视动物福利,适当降低群体密度,保证每一个动物有新鲜、充足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足够大的运动空间、充分的光照。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是生命力的来源,运动能提高免疫力,光照是最好的杀毒剂,都是预防疫情的有力因素。

3 扑杀全群动物对扑灭疫情有局限性

发现群体内发病或阳性个体的时间,不是疫情暴发的最初时间,往往是病原已经传播了一定的范围和较长的时间后才被发现。扑杀全群动物包括无症状动物对扑灭疫情起到的作用有局限性,对抑制局部地区的疫病流行可以起到一定暂缓作用,但是相对整个自然界来说,疫病的流行总是存在此伏彼起的现象,扑灭疫情需要很长时间。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病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消灭,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传染病的消失需要漫长的时间,历史上被消灭的天花、牛瘟虽然是人类不懈努力的结果,但也曾流传长达千年。

4 动物疫病的流行有自身规律

动物疫情暴发的初期往往有较高的病死率,呈现一个明显的发病和死亡高峰,空气的流动促进了这个高峰的形成,大多数病毒可经呼吸道感染动物,自然天气的变化、饲养人员串舍、运载工具出入,会带动空气的流动,将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带入其它畜禽舍内,促进了疫病的流行。但是一般不会有100%的死亡率,当群体密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后,发病和死亡的数量就会逐渐减少,有一部分个体会顽强的生存下来。耐过的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在一定时间内或终生不再感染该种病原。通过监测发现,很多转归期康复的个体呈现阳性,即所谓的病原携带者,这部分阳性个体在群体中始终不表现出传染性,群体中也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疫病流行[3]。疫情消退后,很多动物疫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暴发,如曾经肆虐一时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

5 病原的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病原长期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动物的免疫长期诱导,使动物对该病原产生抵抗力。在某些疫病流行时,动物群体中易感性最高的个体易于死亡,余下的动物耐过,并获得特异免疫力,整个群体易感性都会降低。这些畜禽所生后代常具有先天性被动免疫,幼年时期也具有一定免疫力。某些疫病常发地区的家畜易感性较低,大多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或非典型的顿挫型传染,但从无疫地区新引进的动物群体一旦被传染常引起急性暴发。对自然界存在的病原清零,既难做到,又不现实。

6 生物多样性对阻止动物疫情有重要作用

不同动物对同种病原的易感性不一样, 同种动物不同品种对同一种病原的易感性也不一样,这是由遗传特性决定的。如通过抗病育种培育的白莱航鸡对鸡白痢有一定抵抗力。纯种犬对 传染性肠炎病毒的易感性远高于杂交犬,治愈率较低,多以死亡终结,杂交犬很少发病,即使发病,多是一过性,治疗周期较短,治愈率较高。中国本土的黑猪抵抗力高于目前广泛饲养的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品种杂交的商品三元猪,最近几年暴发的几次猪疫病,三元猪易感性都很高,发病数量多,流行面积广,死亡率高,但中国本土的黑猪很少发病,即使感染症状也较轻,死亡很少。

7 疫苗的作用在于减弱易感性

疫苗不能消灭传染病,但可让动物与病原互相适应,降低动物的易感性,让疫情不再流行。病原会长时间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动物不发病。动物与病原的互相适应,是自然界长期博弈的过程,是遗传变异、优胜劣汰产生的结果。接种疫苗,推进了生命体与病原的相互适应,有效缩短了漫长的互相适应的时间。消灭动物疫病应在较长的时间里淘汰弱势发病的个体,保留强健存活的个体。对病原学检测呈现阳性但不发病的个体也没有必要扑杀,既可以作为预防疫病研究的样本,又可作为自然对抗疫病的中坚力量,通过优胜劣汰、人工选择培育抗病力高的品种。

猜你喜欢

易感性自然界病原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自然界的一秒钟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易感性与维生素D3水平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