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瘙痒怎么办?

2020-01-02中日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于瑞星

中老年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皮肤科外用护肤

文/中日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 崔 勇 主治医师 于瑞星

皮肤瘙痒是一种感觉,能够激起人们搔抓的欲望,是皮肤科门诊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患者也是因为瘙痒来门诊就诊。瘙痒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瘙痒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非常多,临床上主要与皮肤干燥、过度洗涤、年龄、性别等因素,以及皮肤疾病、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干燥与过度洗剂。老年人特发性瘙痒有时会被不恰当地称为老年性瘙痒,是一种常见病。女性也是瘙痒的高发人群,如外阴瘙痒是女性的常见症状。

列举一些常见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具体还需要专业医师进行判断诊治是否与之相关。

●皮肤疾病许多皮肤病可以引起瘙痒,临床上常见的如皮肤干燥、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慢性单纯性苔藓、荨麻疹、免疫性大疱病、皮肤癣菌、疥疮、阴虱病、烧伤、瘢痕以及皮肤T 细胞淋巴瘤等。

●系统性疾病某些系统性疾病可引起瘙痒,如肾功能衰竭、胆汁淤积症、糖尿病、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浆细胞病和胃类癌)等。另外,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药物也是引起瘙痒的常见原因。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引起瘙痒,如肱桡侧瘙痒症、感觉异常性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

●精神性瘙痒泛发性或局限性瘙痒可发生在精神疾病或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中,如精神性表皮剥脱、心理应激、寄生虫妄想症等。

仅有轻度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办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非常多,大部分都与皮肤干燥、过度洗涤、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可在家按照如下方式护肤看是否能够缓解,如2 周不能缓解,建议门诊就诊。

1.避免一切诱发或加重瘙痒因素

如常见的干燥气候、热环境、饮酒、过度洗浴、接触各种刺激物或过敏原、精神紧张、焦虑等因素。

2.戒断“瘙痒-搔抓”的恶性循环

瘙痒会引起人搔抓的欲望,往往越抓越痒,所以必须停止搔抓。如瘙痒不能控制,可先外用含有薄荷、樟脑成分的药膏暂时止痒;如还不能控制,建议到医院就诊,根据瘙痒程度医生会开具外用或口服药物止痒。

3.健康护肤方式

健康科学的护肤方式,能够缓解甚至治愈瘙痒症状。

●无皮损的皮肤健康护肤方式

秋冬季护肤,适当做“减法”,即适当减少每周洗澡频率,建议洗浴次数3 次/周左右。而春夏护肤方式,应适当做“加法”,适当增加洗浴次数,及时洗掉排泄的汗渍,避免夏季引发的皮肤疾病,推荐每天1 次洗浴。

健康护肤应注意:①每次淋浴时间:10 分钟内。②沐浴温度控制:体感稍热,避免用特别烫的水洗浴。③洗浴后及时保湿:洗浴后用毛巾轻轻擦拭皮肤,3 分钟内全身涂抹保湿乳。④避免使用搓澡巾等揉擦皮肤。

●有皮损皮肤的护肤方式

①如皮损有渗液,先去皮肤科门诊就诊,湿敷不渗液后按照正常肌肤护肤。②其他皮损按照正常肌肤护肤即可,治疗药物与保湿乳顺序无严格要求。

4.洗浴产品选择

●不要使用皂基等碱性洗涤产品,此类产品可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引起皮肤干燥,加重瘙痒症状

●选用低pH 值的酸性洗涤产品清洗,春夏甚至可不使用洗涤产品。

5.身体保湿乳的选择

●选择不含香料的无香味低敏性保湿剂。

●选择含有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游离胆固醇、维生素E、尿素类等成分的保湿剂。

●秋冬季选择油性比较大,针对油性肌肤的保湿剂,如软膏、霜或乳液。

●对于第一次使用的保湿产品,可在前臂内侧擦拭少量,观察24 ~48 小时有无过敏现象。

●2 岁内幼儿童不要选择含有尿素及丙二醇的保湿剂。

●过敏体质的儿童尽量不要使用有完整蛋白质(燕麦胶)成分的保湿剂,以免加重过敏。

哪些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经过科学的护肤方式,瘙痒不能缓解或进一步加重。

●存在原发性皮损,需要进一步找皮肤科医生诊治皮肤疾病。

●没有原发皮损或只有继发性皮损(抓挠所致皮肤破损、色素沉着过度或苔藓样变),通过科学护肤不能控制的瘙痒患者,必须考虑系统性、神经性或精神性病因引起的瘙痒。此类患者可先去皮肤科门诊就诊,初步评估瘙痒类型及病因,如发现系统疾病或神经精神类疾病线索,应去其他相应的专科就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皮肤瘙痒在医生的指导下应该做哪些检查

皮肤疾病引起的瘙痒

瘙痒可能是继发于皮肤病的一个症状,对于这类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即可很好地控制瘙痒症状,所以确诊皮肤疾病非常重要。临床医生对于不同的皮肤疾病,可能需要做不同的检查。

●皮肤划痕症试验,确定是否有人工荨麻疹。

●对于一些常见的皮肤感染,如浅表真菌感染、疥疮等也需要相应的检查以便确诊。

●必要时行皮肤活检,确诊原发疾病,如皮肤T 细胞淋巴瘤等不常见的皮肤疾病确诊。

●其他必要的检查如过敏原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等。

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引起的瘙痒

●详细的病史,包括瘙痒的部位、持续时间、加重缓解因素等。

●除了瘙痒性质的相关病史外,以下检查可能对诊治也有帮助: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功五项、传染病筛查(HIV、乙肝、丙肝、梅毒等检查)、胸部低剂量CT 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等。

对于皮肤瘙痒医生能够提供哪些治疗手段

外用药物

治疗皮肤瘙痒的外用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辣椒碱、表面麻醉剂及外用抗组胺药物等,以上治疗方式都有文献证实治疗瘙痒有效。另外氧化锌、薄荷、樟脑等外用制剂也有止痒效果。但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必须在临床医生指导下使用。

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有效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瘙痒,光疗可抑制炎症细胞功能,减少皮肤中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相关的神经末梢数量。

系统药物治疗

根据瘙痒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有很多药物可用于瘙痒的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阿片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皮肤瘙痒是皮肤科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在进行科学护肤后瘙痒不能缓解,一定要找皮肤科医生诊治。

猜你喜欢

皮肤科外用护肤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我的闪光旅程:聪明护肤养成“上相美肌”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护肤新方向? “安瓶”攻略告诉你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护肤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皮肤科病人的外用药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