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如何用对活血化瘀之品?

2020-01-02中日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夏仲元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昕怡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20年1期
关键词:络脉舌下中度

文/中日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 夏仲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刘昕怡 图片提供/壹 图

血瘀是一种大家很关心的病症,特别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患肿瘤的也比年轻人多,这些疾病中医认为都和人体气血经络瘀滞很有关系。因此,不少老年朋友日常会用些三七等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来养生保健和辅助治疗疾病。但这种方法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或有用。要想用得对、用得好,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属于血瘀;其次血瘀还有程度的区分,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血瘀程度而随便用药,有可能出现药重病轻或药轻病重的情况。大家可以学些简单的判断血瘀和区分血瘀程度的方法,再有的放矢地选择相对应的活血化瘀药物和食物。

学会四句口诀,轻松判断有无血瘀

中医认为,血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有的人是先天体内就有血瘀,而有的人则是后天生病以后才出现的。

我们把血瘀的特点归结为“颜色暗紫黑,皮肤粗干厚。疼痛固定针刺样,痰瘀互结长结节”。大家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

颜色暗紫黑像面色和口唇晦暗,容易长色斑和黑眼圈,刮痧后瘀紫明显,女性月经颜色暗黑等,还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舌质发黯或者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紫暗或者增粗等,都属于典型的血瘀。不同部位的血瘀表现也有差异,如唇色发暗,多见于心脑血瘀、血供不足、缺血缺氧,活血药最常用丹参、川芎等。糖尿病足患者腿上青筋暴露、伤口不愈合,则是以下肢血瘀为主,中日友好医院的外用制剂“溃疡油”,主要成分就是活血祛瘀生肌之品,能促进伤口愈合。

皮肤粗干厚皮肤粗干厚有的人是由于血瘀导致肌肤失于濡养引起,这种情况用养血活血之品有润肤美容作用。像中日友好医院制作的“当归紫草膏”外涂,对改善老年人冬季皮肤干燥瘙痒、瘀积性皮炎小腿皮肤干燥色暗等有帮助。头发干枯和脱发,除与肝肾亏虚有关外,也和头皮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阻不能滋养毛发有关。

疼痛固定针刺样血瘀质的人好发疼痛,痛阈常低于普通人。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有气滞和血瘀两种。属于血瘀者,疼痛位置固定,如不明原因的胸痛、背痛等;而气滞引起的疼痛则痛无定处,甚至到处窜着痛。血瘀质的疼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感觉疼痛像针刺样。中老年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瘀质多表现为会阴、尾骶部的疼痛。从疼痛部位来说,胸、背、小腹疼痛多属于血瘀。中医治疗胸部血瘀的古方“血府逐瘀汤”和治疗痛经的“少腹逐瘀汤”,至今都很常用。

痰瘀互结长结节血瘀的人又好长结节。人体气血水湿的运行如果不顺畅,就会形成痰瘀,形成结节和肿块。我们对甲状腺结节和乳腺结节患者的体质调查发现,这些人多属于痰湿体质、血瘀体质,我们又称其为“好发结节体质”。疾病和体质常常是互相关联的,就像“土壤”和“种子”,血瘀体质的人,血液流速更慢,血液黏稠度更高,就比普通人更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变、肿瘤等疾病。另一方面,已经有这类慢性病的老年人,时间长了也会导致原有血瘀加重,进一步加重病情。肿瘤患者舌脉多有明显的血瘀表现。在我科就诊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就有不少人舌质发暗、有瘀斑。现代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呈浓、黏、聚、集的高黏滞状态,血流缓慢,给癌细胞停留在血管壁创造了“有利”条件,增加其向远处转移和扩散的机会。活血药物有一定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中医治疗肿瘤时经常用其起到散结止痛的作用。

血瘀也分轻中重,学会观舌巧判断

血瘀分程度,不同程度的血瘀对人体的危害是不一样的。轻度血瘀会影响面色;中重度血瘀会导致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结节和肿瘤等。很多指标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血瘀的程度,对普通人而言,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舌头。舌头是反映血液运行的一面镜子,如何通过舌头辨别血瘀程度呢?

第一步,看舌头的颜色。这里可以借助食物的颜色来辨认。轻度血瘀的舌头一般是像西瓜一样的暗红色,中度血瘀的舌头像红心火龙果的暗紫色,重度血瘀的舌头就是像猪肝一样的青紫色了。

第二步,看舌上是否有瘀点或瘀斑。一般只有瘀点的是轻度血瘀,只在舌边可以看到瘀斑的是中度血瘀,可以看到大块瘀斑的是重度血瘀。

第三步,看舌下络脉。轻度血瘀时,舌下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3/5,宽度不超过棉签粗细;中度血瘀时,舌下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4/5,宽度变粗。重度血瘀时,舌下络脉长度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4/5,比正常宽1/2以上,变粗、变长、分叉、迂曲。

我们在判断血瘀程度的时候,符合上述三个指标中的一个即可,不需要全都符合。

改善轻度血瘀,宜选荷叶、玫瑰花、山楂泡水喝。中度血瘀的人群更适合使用三七,功效偏于活血,相似程度的药物还有丹参、红花、桃仁等。对于重度血瘀,适合用虫类药,如水蛭、地龙等来破血祛瘀,但由于药性峻猛,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内服外用小药方,在家轻松化血瘀

1.药膳调理

山楂荷叶茶:山楂干15 克,干荷叶10 克,冰糖适量,泡水喝。适合轻度血瘀的人,可以健脾降脂、降压减肥,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脾胃弱的人可以加适量红枣,最好煎煮后于饭后服。

红花泡水:将藏红花5~10 根泡水代茶饮。活血作用强,具有祛斑、活化肌肤及调节内分泌的功效,适合中度血瘀的人。

三七乌鸡汤:将乌鸡清洗干净,加入足量的清水烧开,转小火加入三七块(20 克),继续炖1小时左右,用胡椒粉、盐调味即可。三七除活血通络作用外,还有一定的益气补血功效。

当归煮鸡蛋:当归15~20 克,加水适量,生鸡蛋带壳煮熟后剥皮再煮一小会儿,连水和鸡蛋一同食用。女性月经有血块、痛经时,每个月月经前食用。

2.按摩艾灸

按摩或艾灸血海(活血化瘀)、膻中(气会之穴)、膈俞(血会之穴)、太冲和合谷(开四关)等穴位,也对活血化瘀有帮助。

3.中药足浴及外用

老年人常有皮肤瘙痒脱屑、足跟干裂,可涂抹当归紫草膏治疗。冬天配合中药足浴效果也不错。但糖尿病患者因为末梢温度感知不灵敏,慎用足浴。

足浴方:透骨草10 克,伸筋草10 克,花椒6 克,川芎12 克,艾叶6 克,温水浴足泡洗,有温经通络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络脉舌下中度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基于“毒生病络”探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络脉望诊理论探析*
小米手表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舌下含药应讲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