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意蕴

2020-01-02刘淑兰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杨 帅,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依法治国概括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脉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扎根当代中国、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代化之路。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历史进程向前推进。[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谋划基点在于书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相契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其核心要义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其价值旨归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价值立场、法治保障、物质基础及组织保证等方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相契合,既承继了当下的战略目标,又展望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四个全面”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而且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在现阶段的实践贯彻与积极落实。[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也是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作为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

一、“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现阶段的战略布局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作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时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出的抉择。[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代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所作出的阶段性战略布局,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目标。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总抓手,在战略目标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现阶段的战略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其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过程。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目标,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经过长期努力奋斗,前两步奋斗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又对这一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党的十八大又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升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阶段,我们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拼搏,就是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战略目标中居于承上启下地位,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的阶段性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相耦合。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改革中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6]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面临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条件的伟大斗争,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速放缓、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法治领域还存在着一些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违法不究等问题。总之,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有的体制机制在新形势下面临诸多困境,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例如,为了优化国家机构资源配置和完善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了深化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等方面的改革,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高效运转的制度体系。

(三)“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治国的良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治理国家,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全面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保障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法律框架下前行,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航向。全面依法治国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各民族、各阶层、各群体的力量,使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为中国梦的实现齐心协力做出贡献。[7]党的十八大以来的6年,是全面依法治国举措最有力、最集中的6年,成功推出和实施了200多项重大法治改革举措,制定修改法律164部次、行政法规280部次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法治轨道上破浪前行。

(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党自身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8]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思想建设,形成完善的党内制度体系;全面增强党的本领,提高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及狠抓落实等本领,着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要根据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制定不同治党之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201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1万起,处理党员、干部8.6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6万人②,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二、“四个全面”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谋篇布局。[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导向都在于人民立场,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奋力实现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全面深化改革能够在共建中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在共享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依法治国是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方面公平正义权益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密切党群干群联系,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实现小康梦想是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追求,党对此作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打下更为雄厚的基础。”[10]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聚焦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伟大跨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的小康要求,全面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是“五位一体”的小康,让人民群众共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成果的小康。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有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的目标才能实现,这个过程脱贫的成效直接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③,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二)“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支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逐步解决在人民群众中存在的医疗教育、劳动就业以及生态保护等社会问题,更好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使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8311元,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201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581万、874万和978万人。三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2019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1.4万个,比上年增加1.7万个④。

(三)“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公平正义权益的实现

全面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人民权益的保障离不开法律的保护,一旦离开法律的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便会受到侵犯。提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体系,实际上也就是建立一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体系。[11]只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社会才能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法治氛围,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的力量,自觉去尊崇法律权威和维护法律尊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将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确保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的全过程贯穿党和人民的意志,使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明确法治框架下“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保障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地构筑起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防线。

(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

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铸牢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意识,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当前党内仍然存在着“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四风”问题屡禁不止,尤其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立足于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之中,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把党建设成为宗旨意识“不变质”的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凝聚起全体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构建起为民服务的政党形象。2019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0.4万起,处理13.2万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5万件⑤,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持续深化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四个全面”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自身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扩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给发展中国家以深邃的思考,发展中国家逐渐开始关注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加快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国家发展的目标与取向、国家治理的理念与方式、政党建设的方式与途径,更接近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历史经验凝练,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中国经验

曾经中国贫困人口之多在世界上罕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现行条件下农村人口全面脱贫,中国脱贫攻坚为世界反贫困事业积累宝贵的经验。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原理提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的理论,如精准扶贫、分类指导等脱贫原则;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等具体措施;聚焦“两不愁”和“三保障”等基本生活要求。在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脱贫成效十分显著,平均每年减贫人数保持在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于2020年摆脱绝对贫困,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然而,全球的贫困治理仍面临贫困人口众多、各国贫困治理效果参差不齐、贫困治理资金及贫困治理能力不足等突出短板。[13]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分享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所积累的扶贫开发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中国理念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如要注重改革的方向,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要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着力谋划具体配套措施;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等。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国逐步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教育文化水平、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技术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拉丁美洲、非洲等部分国家还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迟缓,贫富集团矛盾加深。在2018年6月召开的第十九届万寿论坛上,埃及、乌拉圭、印度及秘鲁等政党代表纷纷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够为世界各国和政党带来重要的启发,这表明中国的改革发展理念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三)“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完善法治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全面依法治国在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保障人民群众的法治利益。全面依法治国是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法治经验教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实践历程中得出的治国理政智慧。依法治国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尊重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统筹完善法律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制监督体系等等。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法治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和公正司法、司法改革及全民守法和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4]这在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从法治高度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推动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加强执政党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的建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力度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党内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靶向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治党经验,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作风建设花大力气惩治腐败、从制度着手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等等。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党的执政本领和执政能力得到了提升,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净化,党的群众基础更加稳固。同时中国共产党举办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加强同世界各国政党往来,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增进彼此战略信任,[15]有效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政党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聚焦于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展现了人民情怀,着力于构建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总体布局,同时以其世界胸怀展现大国责任,给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当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伟大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各方面的矛盾更趋复杂,只有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着力点,从整体上系统谋划使“四个全面”协调推进、相得益彰、综合发力,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船行稳致远。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司法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袁曙宏同志《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全面依法治国壮丽诗篇》一文。

② 数据来源于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在十九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③ 数据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④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同志《稳中上台阶进中增福祉》一文。

⑤ 数据来源于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同志在十九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