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悬总成装配线的设计与研究

2020-01-01王莉莉覃京翎曾庆文郑志明韦理颢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装配线气密性专机

王莉莉,覃京翎,曾庆文,郑志明,韦理颢

(1.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36;2.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前悬总成作为汽车一个重要的零配件,前悬总成的质量关系着整车装配品质,前悬总成的生产效率关系着整车的生产效率,因此不断提高前悬总成的生产率,保证前悬总成产品的质量,是前悬总成装配线设计开发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1]。原有的前悬总成装配线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前悬总成的关键参数——前悬外倾角是采取线下检测或者线下抽检,不能够保证前悬总成的质量,急需开发一条满足汽车智能制造高速发展要求的前悬总成装配线。

1 前悬总成的装配工艺介绍

前悬总成主要由前制动角总成、减震器、制动软管、传感器线束、紧固件等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前悬总成结构

前悬总成的装配工艺主要是要把前制动角总成、减震器、制动软管、传感器线束、紧固件等组件装配在一起得到前悬大总成。同时装配线上必须要考虑前悬的两个主要参数的检测,一个是制动软管的气密性检测,一个是前悬外倾角的检测。根据生产纲领需要,公司提出的整线生产节拍设计要求为≤78 s/件(≥46JPH)。装配线设计5道工序,各工序内容和实际生产节拍如表1所示。通过工艺设计,考虑瓶颈生产工序,整线实际生产节拍为57JPH,满足公司对节拍≥46JPH的设计要求。

表1 前悬总成装配工艺流程

2 装配线整体布局

前悬总成装配线包括旋转装配台、外倾角线外检测专机、料架、电气控制柜等机构。装配台共设置了5个工位,如图2所示,其中旋转装配台工位1到工位5的工序内容和表1的工序(OP10至OP50)一一对应,除了自动工位3以外,其他四个工位各配备一名操作人员。

图2 前悬总成装配线整体结构

3 旋转装配台

旋转装配台(如图3所示)是前悬总成装配线的核心部件,装配台上设置了5个工位,主要有旋转台、支架、定位机构、外倾角自动检测机、气密性检测仪、条码打印机、压紧机构等组成。整个装配台由4人/班操作,共设计了两种定位机构,兼容多个产品。

图3 前悬总成装配台结构图

3.1 定位机构

装配线上一个工位设置了两种定位机构,兼容两种产品的装配。定位机构(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前制动角总成定位块、减震器V型定位块、支撑块、顶升垫块、调整机构等。其中前制动角总成定位块和减震器V型定位块可以根据不同的前悬总成产品更换,实现装配线柔性化生产。

图4 定位机构

3.2 旋转台

旋转台(如图5所示)由伺服电机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实现旋转台的转动功能。电机采用中达电通ECMA-EA1315SS型号的电机。为了旋转台的精确定位,在转盘上设置了RFID芯片,在支架上设置了RFID读写头,如图6所示。

图5 旋转台结构

图6 旋转台定位

3.3 气密性检测

制动软管气密性检测用的是COSMO RS-700A1M型号的检测仪,如图7所示。检测方法是利用差压法检测原理,COSMO检测仪向安装好的制动软管内充入空气,测量其内部压力变化从而检测是否有泄漏[2]。

图7 气密性检测仪

3.4 外倾角自动检测机

外倾角自动检测机是设置在前悬总成装配线上的,能够对前悬外倾角进行线上100%检测,保证前悬产品的合格率,如图8所示。检测机包括升降测量机构、顶升机构、压紧机构、定位机构。测量时,首先顶升机构把前悬总成顶起,压紧气缸将压紧机构下降压紧前悬总成,测量机构下降一定高度,两个测量头都接触到减震器支柱,通过传感器测出两个测量头的高度差,测量头的安装横向距离已确定,通过反正切函数可以计算出前悬外倾角的数值。检测机同时配备了数据追溯系统,能够对检测的外倾角数值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方便后期的数据追踪和质量分析。

图8 外倾角自动检测机

4 外倾角线外检测专机

当线上不合格产品下线整改检测是通过线外检测专机检测,对产品进行定期的抽检也是通过线下外倾角检测专机进行。线外检测专机(如图9所示)是人工操作的,主要由压紧机构、测量机构、机架、定位机构等组成,功能和原理跟线上检测机是一致的,也同时配备了数据追溯系统。

图9 外倾角线外检测专机

5 电气设计[3]

采用PLC通过I/O端口控制装配线的动作及检测相应产品数据,并通过触摸屏显示装配信息。控制流程如图10所示,当工位就绪后,各个工位开始相关操作,其中 1#、2#、4#、5# 工位人工操作,3# 工位自动操作,操作完成并且相关参数检测合格后,各个工位确认放行,等所有工位都确认放行后旋转装配台转到下一个工位。PLC检测的产品相关数据都可通过追溯系统存储与查询。PLC使用西门子S7-1500,触摸屏使用的是西门子TP1200精智面板。

图10 控制流程图

人机界面由主页面、产品选择、夹具状态、伺服电机、自动运行、暗灯系统构成(如图11所示),操作人员可通过该界面查询当前产品信息及装配信息,可进行手/自动操作。该人机界面实现了生产的目视化,便于对控制系统的维护维修,提高生产效率。

图11 人机操作界面

装配线要检测定值扭力扳手的扭力值、制动软管的气密性检测数值、前悬外倾角等数据,PLC通过读取相关传感器的数值并进行计算。追溯系统由VB组态,通过MODBUS TCP通讯协议,将PLC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并显示出来(如图12所示)。

图12 数据追溯系统界面

6 设计结果

对设计好的装配线进行安装与调试,形成了如图13所示的实物装配线。以CN210R产品进行测试,该产品的气密性泄漏量要求在±100以内,前悬外倾角要求的设计角度为4.4°,误差在±0.3°以内,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明装配线满足设计要求。按此投入生产后,已取得良好的效果。该装配线上设计了检测工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兼容多个产品的装配,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产品的关键数据可以存储与查询,为产品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数据。

图13 装配线实物图

表2 测试结果

7 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一条5个工位的前悬总成装配线。该总成装配线提高了前悬总成的生产效率,保证了前悬总成的质量,能够对前悬总成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与存储,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为相似的生产线的开发设计或者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为汽车零配件智能制造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猜你喜欢

装配线气密性专机
汽车装配线在线返修策略重组研究与实施
面向成本的装配线平衡改进遗传算法
轨道交通车辆气密性试验研究
车门气密性对风噪的影响分析
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装配线防错设计
关于布袋除尘器气密性试验新方法的研讨
行星减速器装配线设计与仿真
专机被撞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