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2020-01-01周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声乐互联网+教师

周敏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金华 321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量激增,传统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效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满足社会需求,高师采取扩招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声乐培养周期,虽然上述方式小幅提升了声乐人才培养效率,但是对学生质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在提升声乐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高师声乐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发展机遇

1.1 当前阶段高师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师声乐教学史上,一直采用经过西方声乐发展史论证过的“一对一面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声乐教学中,是国际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一对一教学意味着对学生整体数量以及教学规模有着严苛的限制,虽然一对一教学为我国培养出多代音乐人才,但是培养周期过长的弊端势必会降低声乐教学的效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随之提升,同时在教学理念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优秀的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培养周期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所需的教师量。在时代背景要求下,高师声乐教学开始逐渐加大教学规模,采用一对二、一对多等形式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学生的培养周期,但是声乐学科毕业生的质量也有一定程度地降低。相较于专业音乐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声乐教学都属于“速成”范畴。如何在保证声乐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成为当前教育界声乐教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

1.2 “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学的机遇

在李克强总理提出 “互联网+” 概念后,“互联网+”受到国家重点关注,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技术层面。我国各行业纷纷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发展所需资源进行整合,各领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态势,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新时代的来临给教育界带来了一定冲击。在学生与教师引领下,互联网技术给声乐教学带来一种全新的思路,将互联网平台的创新性、开放新、流动性等优势与高师声乐教学进行优势互补,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切实提升高师声乐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当前阶段,发展一套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当前声乐学科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

2 高师声乐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演唱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高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多以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为主,但是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时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对象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从事演唱事业,因此他们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各位学生自然地、舒服地完成唱歌,而不是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高素质演唱水平。

2.2 合唱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高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形式多以独唱为主,各位学生对合唱这种形式的了解程度不足。但是通过对实际教学结果分析可知,合唱的作用要远大于独唱。在合唱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各位学生的独唱水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以及音乐感受力,增强各位学生的互动频率,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目前高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没有将合唱当作教学内容,甚至于都不会针对合唱教学制订教学计划。

3 “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3.1 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全天候教学

大学的教学模式与初高中不同,大学没有“坐班制”,通常情况下,教师只会在需要上课才会到学校,在移动交流平台未被广泛使用的时代,学生一周7天只有在上课时才能接受一次专业教师的指导,其余时间则进行自行练习,靠记忆摸索声乐技巧。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研究,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减弱。该曲线在声乐教学中的表现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大约只能保证两天的有效练习,在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自行练习结果远低于预期效果,极大地降低了声乐教学质量。而在“互联网+”时代,借助网络平台打造的全天候教学平台可以轻易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教师随时随地指导学生练习。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受教师指导,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移动沟通平台把发声视频或音频传给教师,跨越时间与空间接受教师的指导,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练习,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供有利条件。

3.2 借助互联网平台紧跟声乐教学最前沿研究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学无止境”,在声乐学习中同样如此。在当前教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声乐教学也应不断对专业领域知识进行研究与创新[1]。周小燕先生在1972年随中国艺术团出访美国与德国,周先生在归国后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大会做总结,总结指出,西方声乐发展已经取得较大突破,远非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可比。因此中国声乐教学如果继续抱着老一套不放,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中国声乐艺术必须要紧跟国际声乐发展,打破传统声乐教学的局限性,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声乐教学模式。而互联网平台信息储存量大、 信息传输高速便捷的特点为开拓声乐学科专业知识提供有利条件。师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教室中就可以欣赏地球另一边的声乐表演视频。比如,2018年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的完整视频就被热心网友整理好后发布到了网络平台上,供对声乐有兴趣的网友欣赏学习。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中也有部分场次采用了网络直播的形式,切实实现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欣赏音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确保声乐学科紧跟时代发展前沿提供了便利条件。

3.3 借助互联网平台拉近与大师的距离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教师的指导可以直接促进声乐学科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当前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直接接受最高水平的声乐教学,直接听从国内外顶级大师的技巧指导以及忠告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奢望。“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直接打破了当前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局面。借助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展现顶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国内外顶级大师的表演视频,为学生展现顶级大师如何正确使用声乐技巧,为提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2]。目前在网络上,有大量贝尔贡齐、弗莱明、布鲁松、帕瓦罗蒂等顶尖大师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对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课上为学生展现质量更高的教学内容[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除了为学生展现更高水平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国内外顶尖大师的距离,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体系,使学生直接接受大师的指导成为可能。目前,国内顶尖的歌唱家戴玉强、廖昌永老师已经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开通了网上教学课程,彻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学生与大师面对面直接接受国内最高水平的指导。目前戴玉强老师制作的《戴你唱歌》已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课程中包含着戴玉强老师的亲自示范、 讲解以及自身经验分享,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条现场接受大师指导的途径。在教学中合理地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打破教学资源的不平衡的限制,为实现现代声乐教学体系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3.4 借助互联网平台规范歌唱语言

著名的歌剧艺术指导琼·道纳门[4]女士曾经对声乐学科学生的语言掌握程度发表过意见,她认为语言掌握程度是影响声乐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声乐表演中,除了掌握良好的发声技巧外,语言的掌握程度同样会直接影响舞台表演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吐字清晰,按照正确的语音演唱。无论学生日后走上表演道路还是走向中小学课堂,吐字清晰、准确都是优秀的声乐学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在当前西方声乐训练体系中,通常由多个教师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而在国内,相较于专业音乐学院的课程设计,师范学院的声乐学科专业课程通常由一名教师负责教授。目前,师范学院中除了常规的中文歌曲外,主要以意大利歌曲训练为主,有部分学习较强的学生还会学习一些德语或法语歌曲,考虑到一名声乐教师难以同时兼顾对学生技巧、语言、音乐风格的指导,因此学生很难在学院中接受全面的指导。“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彻底打破了这种现状。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弥补学院中专业语言课程缺失的短板。目前,网络平台上有多种形式的外语学习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还有热心人士自发地为学生朗读外文歌词,有效地弥补了学院教育的短板,为提高学生外文发音的准确度提供了有利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效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条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诸如“琴川声乐外语课堂”等相关高水平的公众号,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能力。该公众号作者本身即为歌剧演员,对声乐专业有一定研究,而且作者目前居住在国外,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具有推进作用。笔者本人对声乐知识也有一定见解,比如,笔者曾在公众号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探讨著名曲目《我的太阳》应采用哪种语言演唱,笔者指出,歌唱家卡鲁索采用拿坡里方言演唱《我的太阳》才是正确的演唱语言。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下,师范学校声乐专业的教学应该与互联网平台紧密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互联网平台开放性等优势,弥补学院教育的短板,通过学校平台与网络教育平台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演唱语言能力。在声乐领域只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才能细腻地通过语言给予歌曲不一样的灵魂,而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就是拉近学生与专家的距离,这也是当前声乐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

3.5 借助互联网平台把握音乐风格

在声乐教学中,除了确保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能力,帮助学生透彻地领悟音乐作品的风格也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西方声乐史的特征为时间跨度长,音乐风格个性差异大,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并合理地表现作品的音乐性,是声乐教学的一大难点。对此,多听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推荐学生多去听著名演唱家对相关曲目的表演,以掌握相关曲目的正确音乐风格,比如,推荐学生听弗里茨·冯德里希演唱的莫扎特歌剧、 费舍尔·迪斯考演唱的舒伯特歌剧,上述两位声乐大师对莫扎特以及舒伯特的风格掌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多听大师演唱的歌剧,对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音乐风格具有重要现实作用[5]。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等优势,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珍贵的学习资料进行整合,为学生展现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教师除了在课上分享外,还可以推荐学生自行去网络平台上搜索感兴趣的内容,相较于信息流通不便的年代,现代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加便捷的通过各种音乐软件获取各种学习相关资料,这也充分体现了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除了在音乐软件上获取歌曲资源外,学生还可以前往YouTube 平台,搜寻相关演唱视频进行自学,在互联网时代,YouTube 平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音乐专业学习平台[6]。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专业歌唱家、兴趣爱好者在平台内进行讨论,分享优秀的音乐作品与学习经验,甚至有作曲家在平台内寻找创作思路,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音乐世界。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在平台上搜寻教学思路,制定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音乐风格。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络公开课,让学生直接接受大师级人物对相关作品的解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关曲目的音乐风格,进而实现高质量学习的目的。

4 结语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各行业纷纷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发展所需资源进行整合,各领域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发展态势。教育界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也迎来了重大变革,在声乐专业中,将互联网技术以及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成为当前声乐学科教学体系改革的主流趋势。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网络平台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弥补师范学校在课堂教育方面的短板,为学生展现更加优质的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平台,学校可以实现全天候教学,避免学生自行练习达不到预期成果;拉近学生与大师的距离,给学生一个面对面接受顶尖大师直接指导的机会; 确保声乐研究始终紧跟时代前沿;借助网络平台,让大师直接指导不同风格的曲目应如何把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师的教学体系改革应该与互联网技术充分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获得一个高效便捷的自学平台,为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互联网平台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为提高高师声乐学科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声乐互联网+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