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丹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01-01贾用成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柳沟镇畜牧兽医站628304

兽医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猪丹毒抵抗力青霉素

贾用成/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柳沟镇畜牧兽医站 6283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数量不断上升,在养殖生产中猪丹毒发病数量也愈发增加,该病原菌还有传染给人类的风险。因此,研究猪丹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对症治疗和预防对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原学

猪丹毒的病原为猪丹毒杆μm菌,属革兰氏阳性菌,该菌呈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 ~0.4μm。该菌对自然环境抵抗力较强,且毒力大。但猪丹毒杆菌对消毒药和热的抵抗力较弱,常规消毒、热处理即可使其失活。人通过创伤也可感染该菌,称为类丹毒。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带菌猪和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带病猪的骨髓、回盲瓣和扁桃体中均有细菌存活,通过口、鼻、粪、尿排除体外,污染圈舍、垫料和器具等,进行范围内的传播。

2.2 易感群体与传播途径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猪均为该病的易感群体。但大量研究表明,3~6月龄的生长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易感性最强,生长育肥猪会随着日龄的增长,免疫系统的逐渐完善从而会减少该病的发生。

猪丹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划伤,消化道及吸血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当猪的表皮受到划痕创伤后可导致接触病原菌感染;也可通过吞食被病原污染的饲料和水而通过消化道进行感染;蚊虫在叮咬带菌猪或病猪后也可成为媒介对该病进行传播。

2.3 流行特征在南方地区该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多雨炎热的4~7月,在北方地区该病主要在夏季7~9月较多发生。除季节因素外,应激因素和管理因素也可诱发该病的发生。

3 临床特征

急性型:该型主要临床表现特点为突然性和爆发性,呈急性经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当猪感染后,在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时,就出现急性死亡。在临死前病猪体表出现不规则鲜红色斑块,保育猪和生长肥育猪从发病到死亡一般不超4d,仔猪则不超过1d,急性型病症极不易发现,来不及防治,就很容易给养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亚急性型:该型病程稍长,一般周期为1~2 周,病猪初期在体表出现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指压退色,因此这种疹块也被称为“打火印”。待中后期,病猪开始出现便秘、呕吐、体温升高等症状,抵抗力强的生猪经10~20d左右可自行康复,部分抵抗力弱的猪则会出现病情恶化,在没有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最终病情恶化而死。

慢性型:该型大多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猪患病后表现为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症状。慢性型的致死率虽不高,但病程时间较长,直接会影响到生猪的生长性能,导致病猪出现体质虚弱、消瘦,还可存在继发感染的情况,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4 临床诊断

4.1 临床症状观察病(死)猪肉眼可见皮肤出现红斑,鼻、唇、耳及腿内侧等处皮肤和可视黏膜呈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全身淋巴结发红肿大。病理剖检可见肝脏充血;心内膜有小出血点;肺脏充血并伴有水肿;脾脏充血并显著肿大,呈樱红色。眼观可见肾肿大、整个肾呈弥漫性暗红色,俗称“大红肾”。

4.2 实验室诊断选择病死猪血液或病料(肝脏、脾脏、肾脏)获得血液标本,进行取样涂片处理,通过革兰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进行诊断。

5 防治措施

5.1 治疗措施由于红斑丹毒杆菌对青霉素极其敏感,一般兽医临床种选用青霉素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对于急性型猪丹毒病猪来说,静脉注射青霉素的剂量为为1万IU/kg bw,同时肌肉注射常规剂量青霉素2次/d,由于猪丹毒复发率相对较高,在恢复正常状态后可接着使用青霉素注射2~3d进行巩固治疗。

抗血清疗法是一种特异性治疗措施,抗血清疗法主要是采用皮下静脉注射,根据病猪年龄段进行针对性的用药,在注射24h之后,再注射1次。

5.2 预防措施

5.2.1 定期预防接种就生物安全发展情况来看,疫苗免疫依然是预防猪丹毒病的有效措施。不同类型的猪场一定要加强疫苗免疫对该病的防治。在兽医临床中常用的疫苗有猪丹毒弱毒疫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等。接种前后要按照说明对猪群进行特殊的管理和照顾。

5.2.2 加强饲养管理一定要做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发生 和蔓延。定期消灭蚊、虫、鼠等传播媒介。在饲喂和营养上选择优质的饲料,杜绝使用发霉变质饲料原料,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酶制剂、乳酸制剂等有益物质,以便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猜你喜欢

猪丹毒抵抗力青霉素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简述猪丹毒的屠宰检疫、处理对策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浅析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当动物画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