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的微作文创新实践浅探

2019-12-31梁小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微作文创新实践小学语文

梁小燕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也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一部分。小学写作是学生开始尝试创作的起点,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写作有着重要意义。微作文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进行微作文教学时必须不断创新,通过不断探索,形塑学生写作思维,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作文;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1—0080—02

写作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写作能力,但习作缺少创新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微作文训练,从小的写作片段慢慢积累,慢慢实践,逐渐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微作文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敢于动笔,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将生活片段、生活感悟记录下来。教师在进行微作文教学时要创新教学形式,整合微作文资源,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思维。

一、启动微作文教程,唤醒学生学习思维

微作文教学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启用微作文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积累词汇,提升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学生在进行微作文训练时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为今后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1.整合微作文资源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大胆想象与联想,并能够用所学词汇将自己的想法恰当地表达出来。这要求教师要注意整合资源,以学生所学课文为主,引入相关写作素材,将课文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选取其中相似点进行加工与整理。教师依据整合后的资源为学生布设微作文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写作意识,形成写作习惯。

2.创设微作文情境

教师创新微作文情境,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情感,发挥内在的写作潜能,让学生在进行微作文训练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小学教师在进行微作文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置身于微作文教学情境中,并能够把情感与教学情境相融合。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唤醒学生的写作思维。微作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激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写作训练意义重大。

微写作的进行需要教师整合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唤醒学生写作思维。如在学习《白杨》时,教师将微写作融入课本之中。在授课前,教师整合了关于白杨的一些图片和资料,并让学生去实地观察白杨,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微作文创作实践活动中来。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结合教师所给图片与相关资料,按要求描写一段关于白杨的介绍。课上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对白杨的看法。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将想法落实到了纸上,形成了一段成熟的文字。学生小练笔结束后,教师将学生的作品与课文进行了对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让学生积累了更多词汇。课文讲解结束,教师根据课文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再次进行修改,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完整、更加丰富。教师从开始整合资源,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到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整个微作文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度极高,写作积极性高涨,写作思维被迅速唤醒,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二、优化微作文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高年级的微作文教学难度较大,学生进行微作文写作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优化微作文教学的引导,筛选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创新性的微作文教法,让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写作。

1.筛选微作文教法

教师在进行微作文教学时,可供选择的教法有很多,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学生可接受的、能激起学生兴趣的、灵活的微作文教法,让学生能够深入微写作之中,自发地进行思考与实践。微作文教法的筛选其实就是教师授课时对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

2.传授微作文学法

学生进行微作文训练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教师要注重微作文学法的传授,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写作,也要引导学生了解微作文训练的实际意义与真正目的,从而更好地在微作文训练中掌握相关学习方法,更好地去实践与创新。

教师在讲授《晏子使楚》时设计了微作文训练,选取了课堂演绎的微作文教法。先让学生根据文本对话,编写文本中人物对话的潜台词和文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选取合适的词语,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将人物的鲜明个性勾画出来。最后学生根据自己所写剧本和台词,将自己塑造的人物演绎出来。教师的这种教法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微作文的学法,了解了微作文训练的突破口与入门技巧,学会了如何进行微写作,如何构思微作文,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拓宽微作文训练,塑造学生学习品质

微作文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塑造学生优秀学习品质。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布设时,应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鼓励学生依据文本从生活中探索写作素材,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善于发现,敢于探究。

1.接轨生活认知布设

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学生的写作训练离不开生活。微作文训练需要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微小片段,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在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感悟能力、认知能力。教师在布设微作文训练时要从生活人手,注意让训练内容与生活实践接轨,提醒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小細节,善于挖掘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够将其变为文字,让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借助文本内容发动

学生的微作文训练离不开所学文本,教师在进行微作文教学时,必须深刻挖掘文本内容,仔细分析、研究文本主题。从文本内容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文本内容为主,设计微作文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塑造学牛学习品质。

如教师进行人物描写的微作文训练时,先让学生在班级做一个小游戏。学生在班中任选一个熟悉的同学对其进行描写,课上让其他同学猜出其所写同学是谁。所写学生被猜出视为胜利,未猜出则教师予以帮助。当游戏结束后教师开始回归文本,从文本出发,让学生速读“人物描写一组”相关文章并分组讨论,找出文章中的人物特点及人物描写方法,各小组分别对文章中的人物描写进行点评。点评过后,学生重新进行写人猜人游戏,将文本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微作文中,重新写出自己心里的同学。写完后,学生再次进行点评。整个微作文的训练过程高效且活跃。教师带领学生立足文本,深入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塑造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微作文教学方式为小学生今后的写作训练打下了坚实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小学写作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模式,让写作可以深入课堂,深入生活。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微作文训练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写作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在今后的微作文教学中,仍需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微作文训练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微作文创新实践小学语文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微作文,让作文教学走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