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创计划”实施效果与对策研究
——以渤海大学为例

2019-12-31赵显一渤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辽宁锦州03渤海大学经济学院辽宁锦州03

关键词:结题学院计划

赵显一 王 雪(.渤海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辽宁锦州03;.渤海大学经济学院,辽宁锦州03)

旨在改变高校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学生具有“企业家精神”,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于“十一五”期间率先在百余所高校试行。因为创新效果良好,学生反响强烈,“十二五”期间又开始实施“国创计划”,并基本实现了本科高校全面覆盖。目前,“国创计划”已成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被视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创计划”实施过程中,各高校积极探索项目实施途径、管理机制,构建多类别、多层次训练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及创造能力的提升打造了更好的服务平台,推动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

一、“国创计划”实施现状

自从“国创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千余所高校都在积极参与,经过五六年的项目运行,“国创计划”的投入资源越来越多,学生参与规模持续扩大。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高校配套经费投入普遍低于教育部要求;项目资助体系不健全,不同学科资助额度没有区分;“创新训练项目”更受大家青睐,“创业训练项目”参与度则很有限;缺乏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的共性问题;项目科技含量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改进[1]。

为深入实施“国创计划”,各高校从制度建设、经费资助、项目运行、训练平台构建等方面,全方位引导、扶持学生开展项目。以渤海大学为例,先后制定了《“国创计划”管理办法》《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创新创业“种子基金项目”资助管理办法》等文件。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国创计划”立项评审、中期考核、结题验收、经费资助等程序;各学院相应成立了院级领导小组,负责“国创计划”初评、推荐及运行监督。所有国家级、省级项目必须入驻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孵化,一年时间是项目培育的最低标准。2017年底,“海纳”众创空间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具有海纳咖啡、项目路演、创业苗圃、大创选育中心、公共能力就业创业实训中心等功能,为入驻学生提供120 学时的免费创业培训、资金服务与支持等,为各类项目提供管理运营辅导。

二、“国创计划”实施效果

渤海大学目前构建了集“国创计划”、学科竞赛、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活动、成果孵化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其中,“国创计划”是学校创新创业实训体系的根本保障,已成为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启动智育大平台建设、培育双创人才的新突破。

从2012-2018年“国创项目”在学校的实施情况看,从项目参与人数、项目立项数量、项目结题效果、基地孵化情况四个方面,可以详细解析渤海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效果。

(一)项目参与人数显著增长

随着“国创计划”立项数量增多,学生参与人数逐年增加,由2012年299人增至2018年7023人(见图1),“国创计划”学生参与率从占总人数的1.5%增长到35.9%,呈现了超过1/3的在校生积极参与“国创计划”训练过程的良好趋势。

图1 2012-2018年“国创计划”学生参与人数

(二)项目立项数目显著增长

表1 2012-2018年渤海大学“国创计划”立项数量

由表1历年立项数量可见,2012-2014年,为项目实施第一阶段,属于项目起步期,处于对“国创计划”的认知、了解阶段,参与训练过程的项目偏少。2015-2016年,进入了项目实施第二阶段,属于项目稳步增长期,“国创计划”被学校师生逐渐认可,参与项目训练过程的学生人数达到2%左右,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7-2018年为项目实施第三阶段,属于快速发展期。在辽宁省教育厅对本科高校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和辽教办发2017年28 号文件的激励下,渤海大学对内也实行了目标责任制,“国创计划”被列为核心考核指标,且在校内实行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项目管理机制。数据显示,“国创计划”整体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15-2018年国家级项目均不少于35 项,省级项目均不少于60 项,立项等级提升明显[2]。

(三)项目结题质量有所提高

表2 2012-2018年“国创计划”结题情况统计(只统计省级及以上项目)

2012-2015年项目结题要求比较宽松,几乎无一例外全部顺利结题。2016年项目结题验收时,制定了明确的结题验收条件,有5 个项目最后因为无法提供结题材料,选择放弃结题。2017年项目立项评审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项目是否具备结题条件,规定了结题形式包括:项目负责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期刊论文,指导教师为通讯作者;以学生为主体,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参加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作出具有创新性的实物。这样,仍有8 个项目因为无法满足结题要求,选择放弃结题。

“国创计划”成为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从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师生奖励机制、列入职称评聘等方面开展了制度建设。在制度激励下,专任教师对指导“国创计划”极为重视,特别是理工科的教师,因为科研课题方向新颖,范围广泛,所以人均至少指导3个项目。2012-2018年,“国创计划”结题成果充满了创新创业元素,发表学术论文、专利授权、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成果不断增加(见表3)。“国创计划”的实施,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表3 2016-2017年“国创计划”结题情况

(四)基地项目孵化质量得到保证

渤海大学“海纳”众创空间,具有“海纳”咖啡、项目路演、创业苗圃、3D 打印等功能,以及大创选育中心,公共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实训中心等机构。2016年10月投入使用后,先后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辽宁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12-2016年,“国创计划”中的工科项目可以在专业实验室完成过程训练,但因受制于场地情况,其他学科的项目并不具备入驻基地孵化的条件,因此只有45%-50%的省级及以上项目可以入驻基地孵化。在“海纳”众创空间正式投入使用后,2017-2018年,“国创计划”立项项目必须入驻基地进行项目孵化,于是高达90%-95%的项目都入驻基地进行孵化;而工科项目与以往一样继续在专业实验室完成;学校为其他学科项目准备了场地,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到工作室进行项目训练。除了项目指导教师外,基地为每个项目匹配了工作室指导教师,确保学生可以随时接受导师的辅导,也保证了项目孵化质量。

三、“国创计划”育人效果对策研究

“国创计划”秉持“兴趣为第一要素,通过学生参与到自主实践过程中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创造’能力,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可塑就之才”[3]。在“国创计划”实施中,各高校积极整合资源,努力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突破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限制,将各专业实验室在空闲时间对学生开放;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对学校创新创业资源形成有效补充,齐心协力解决“资金短缺、欠缺技术”等常见问题。

(一)扩大师生参与度

作为高校“国创计划”的管理主体,教务处是制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任务的职能部门,对“国创计划”的实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教务处的职能设置导致其对学生项目实施与管理具有局限性。团委、招生就业处及学生处等学工部门,虽然与学生接触较多,组织、宣传渠道广泛,但无法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各高校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或大创中心。

“国创计划”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训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创新创业改革推进的重要抓手,已经融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学院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主管部门,需要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制定及完善“国创计划”管理办法,以及教师职称评聘过程中项目赋分认定,教师指导项目工作量认定等制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国创计划”的积极性,推动专创融合紧密结合,打造智育大平台。此外,还要出台相关文件,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以形成师生人人参与“国创计划”的育人局面。

(二)提升项目研究质量

在“国创计划”管理中,除了要完善过程管理制度外,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结题目标,确保项目实施效果。为此,2017年11月,渤海大学结合2012-2016年“国创计划”实施过程中国家级、省级项目结题成果的质量,出台了《渤海大学“国创计划”管理办法》(渤大教字〔2017〕30号)及2018年“国创计划”立项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了省级及以上项目结题要求,即项目成员在正式刊物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或项目成员申请专利授权1 项;或提交与项目相关的实物作品;或以大创项目为基础,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励1 项;或入驻“海纳”众创空间注册公司。

(三)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项目申报质量,首先,渤海大学“国创计划”项目自2017年开始,创新创业学院在省级项目立项之前的6 个月内,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在二级学院组织项目立项宣讲,实现了16 个二级学院全覆盖。各二级学院在省级立项前半年就开始组织院级项目的申报,申报数量按照参与项目训练人数不低于学院在校本科生人数的30%测算。二级学院对院级项目进行项目培育、阶段性检查,逐渐淘汰缺乏研究意义、进展迟缓的项目,院级项目排名前1/3 的项目有资格参评校级及以上项目。其次,创新创业学院将对二级学院推荐的校级项目进行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确定为校级项目;各学院校级项目排名前1/3 项目理所当然确定将进入省级、国家级项目评审。但是,为了增加项目竞争力,也为了使好项目脱颖而出,校级项目排名前40%的项目可以进入省级、国家级项目评审。按照项目申报类别分为创新训练组(理工)、创新训练组(人文)、创业训练及实践组、软件APP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组五个组,然后组织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主要依照申报书撰写质量、路演答辩表现确定项目得分。各组排名前1/3的项目确定为国家级项目,其他项目部分确定为省级项目,还有极少数被省级项目差额的项目仍然为校级项目。经过2017年、2018年两年的项目运行,从项目完成质量、结题成果来看,项目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在注重项目过程训练的基础上,创新创业学院也努力完善管理制度。一是“国创计划”采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国家级、省级项目实行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过程管理;校级项目实行由校、院两级共同负责过程管理,即主要由二级学院负责管理,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审核。并且,还要根据上年项目结题情况及项目训练过程出现的问题,制定下年结题标准,注重目标导向。二是为进一步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对在基地孵化期间表现优秀的团队及结题成果突出的团队,除给予正常的项目经费外,学校还将提供额外的种子基金项目资助。例如,项目团队参加了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项目团队取得专利授权;项目团队在学校规定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等(项目团队仅限定于学生团队,不包含指导教师)。

(四)强化创新创业师资指导能力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创新创业师资水平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加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创业经验不足是高校教师的通病,比如欠缺创业需要的财税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因此,全面提高参训教师的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还需要把创新创业师资派到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要让创新创业教师成为既懂理论又懂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要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创新创业教师的素养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而双创教师的技能水平将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高实践技能,以便在育人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践。鼓励教师本人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或指导学生参加诸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以竞赛成果反哺教学、以竞赛夯实专业技能。实践证明,通过竞赛,总结参赛经验,分享参赛体会,能够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业务能力。

(五)构建项目育人体系

“国创计划”项目作为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重点是在课外实践,强调训练过程,有别于课内教学环节。“国创计划”项目的实施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育人体系,形成合力育人。也就是说,整合科研实验室、众创空间、大创选育中心等校内资源,并引入社会资本,孵化器机构等社会资源。尤其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政府、企业可以共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基地,共同搭建项目创新创业实训平台,持续深入地促进项目研究,推动师生共创项目科技成果转化[4]。

猜你喜欢

结题学院计划
我校4项省教育厅课题结题并通过评审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官员申报课题,钱多打了水漂?
2015交通职教科研项目立项10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