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解读中篇小说《不一样的太阳》

2019-12-29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尼娜希特夫妇

唐 佳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中篇小说《不一样的太阳》是旅德作家刘瑛的代表作品之一,书中以中国家庭泓韵夫妇与上小学的女儿蔚伶在德国生活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中德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矛盾与冲突,引起了我们对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新思考。

人们对事物的是非判断即价值观。在不同文化观念的指导下,人们看待事情与做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价值观也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表现,是解释文化行为最有力的因素。本文主要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的四个维度(人际关系、个人气质、社会心理、时间安排)来对《不一样的太阳》中反映的中德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一、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方面,德国是低权力距离与个人主义社会的结合。

(一)低权力距离

德国是一个低权力距离的国家。权力距离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期待和接纳程度。权力距离对应着人们对待平等的态度,高权力距离的社会中,人们更能认可和接受不平等,下级对上级的依赖性更高;低权力距离社会中,人们更追求平等的关系,下级对上级的依赖性较小,情感距离也较小,上下级之间更喜欢协商方式。

小说《不一样的太阳》中描述泓韵第一天带女儿蔚伶到古腾贝格小学报到时,从校长到每个老师都郑重其事地跟蔚伶握手,在先前的德国语言班上学时,老师也是蹲下身子与蔚伶平等对话。与此同时,尼娜一直直接称呼泓韵的名字,而不叫阿姨。这些现象表明在德国社会,教师与学生,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这是低权力距离的表现。

(二)个体主义

在人际关系方面,德国是一个个体主义意识比较强的国家。个体主义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保证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同时要求他们承担选择的后果。

文中尼娜即使家境富有,但每天放学后还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没有父母接送。黎希特老师拒绝干涉学生自由选择同伴,在蔚伶代家长签名被发现后,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泓韵。此外,德国作为个体主义社会,认为每个人都有个人的个性特征,不能简单地被划分类别。这个特征在此处有体现:泓韵夫妇贸然闯入尼娜家中遭遇耳环误会以后,泓韵与施德方交流此事时由于激动将德国人进行了性格类别的划分,施德方立刻表情严肃地打断泓韵并表示这是一种非常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而中国是集体主义社会,有比较强的群体意识。小说的开头写到泓韵为蔚伶选择小学,特地将蔚伶从一个外国孩子比较多的语言学校转学到一所德国孩子多的本地小学,就是为了让蔚伶尽可能多地去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以及蔚伶第一天上学时,不愿意直接和德国孩子们坐在一起交流,因为觉得自己还不是她们“圈子”中的一员。

(三)人际关系与工作义务

德国作为典型的个体主义社会,普遍认为工作任务重于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黎希特老师不愿意将工作带入生活中,因此拒绝给泓韵她的个人电话号码。祖青生病请假在家期间,公司老板也不管他的身体状况与时间,“一天好几个电话往家打,询问公司里的事。”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是集体主义的国家,认为人际关系十分重要,因此也十分好客。如尼娜第一次到蔚伶家的时候,蔚伶对尼娜极尽地主之谊,泓韵也多做了几个菜招待尼娜。

德语中严格区分“朋友”与“一般相识”两个词,也说明德国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的态度明显。而中国人没有严格区分朋友的程度,说明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持,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在文章的最末,尼娜的母亲为了蔚伶升学的事情,特地去另一所重点中学找她的好朋友帮忙。而这种类型的帮忙,绝对已经超出了德语中“一般相识”的程度,这说明,尼娜妈妈经过一段时间与泓韵夫妇的交往,已经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朋友。后文中,尼娜妈妈也对泓韵正式提出了成为“朋友”的请求。

二、个人气质

在个人气质方面,德国是一个阳刚气质,强调果敢的国家。

(一)阳刚气质

在阳刚气质的国家,对于不同性别的社会分工有明显的区分,人们倾向于对男性或是女性的性别角色有一定的预期。

小说中泓韵夫妇第一次见到尼娜父亲时文中对他外貌的描述是“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淡淡的“男人香水味”,掩饰不住的“傲气与霸气”。这些描述的文字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典型的德国男性的形象,没有半点阴柔的成分,充满了男人味。同时,尼娜的父亲作为一家保险公司的老总,事业有成,但尼娜的母亲是个家庭主妇,不用工作。在尼娜的父亲有了外遇以后,尼娜的母亲拼命地去美容院健身房,想要提升自己的女性魅力从而挽留丈夫。即使是尼娜的父母离婚后,尼娜的父亲也需要每个月支付给尼娜的母亲和尼娜一定的生活费用。这些情况都表明德国是一个阳刚气质国家的特性。

(二)追求果敢

在个体主义社会,沟通常常被当作相对独立的事件,不会涉及到特定的人际环境背景。个体主义的倾向导致德国也同时是一个低语境的社会,在交谈的过程中德国人喜欢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很少讲题外话。但这种过于直接的方式可能会引起中国人的不适,因为中国社会是集体主义文化,沟通与其所发生的人际关系相联系,讲究客气与委婉,在讲到主题之前一般喜欢客套性地聊一些如天气、家庭和城市印象等话题来进行“热身”。文中提到尼娜爸爸登门拜访泓韵夫妇,进门后直接说明耳环丢失的事情,并说要报警,文章是从泓韵夫妇的角度进行描述,因此使用了“自以为是”“耸肩”的描述,觉得尼娜爸爸非常不礼貌,但是尼娜爸爸在走之前还与祖青握手告别,这又与前面的粗鲁行为形成了一种中国人心理上的不对等,造成了一种跨文化理解困境。

另一方面,中国人则追求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泓韵在蔚伶转学到古腾贝格小学的第一天,带着蔚伶去见班主任老师的路上,就向德国的小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但却只有一个德国女孩儿回应她。泓韵第一次送尼娜回家时,被尼娜母亲的无理举动冒犯,但在尼娜母亲登门送蔚伶回家时却不计前嫌,大方邀请她进门。

三、社会心理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提到德国在“74个国家和地区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中得分65分,排名43名,名次相对靠后。但在中篇小说《不一样的太阳》中,德国表现出的社会心理方面偏向于中等偏强不确定性规避,同时讲究正式性。

(一)德国中等偏强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某种文化中的成员在面对不确定的或未知的情况时感到威胁的程度”。判断德国为中等偏强不确定性规避的原因之一是德国的法律明确,强调客观性,就事论事。泓韵夫妇被尼娜爸爸误会与耳环丢失有关,为了了解此事在德国法律中的具体情况,泓韵夫妇进行了律师咨询。由于德国律师认为尼娜爸爸的做法同时违背了德国的相关法律,因此建议他们起诉尼娜爸爸,但却根本没有解决泓韵夫妇原有的问题。后来耳环事件真相大白,尼娜爸爸取消了对泓韵夫妇的诉讼,泓韵夫妇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和尼娜爸爸打官司了,但泓韵夫妇咨询的律师却还是坚持要对尼娜爸爸提出诉讼,认为这是互不相干的“两码事”。此外,尼娜爸爸的女朋友在被尼娜妈妈撞破奸情后急于跳楼而受伤,事后起诉尼娜妈妈支付医疗费,同时赔偿丢失的礼物费,结果官司在德国胜诉。同样的情况如果出现在中国,婚姻的第三者在道德上是占下风的,是被人人谴责的对象,不可能还能在与作为受害人的妻子进行法律上的对决中取得胜利。

原因之二是在学校里黎希特老师的表现。蔚伶春季因流感而缺课达40节,但泓韵夫妇忘了把病假条交给黎希特老师。黎希特老师对此直接给蔚伶做了旷课处理,并由此影响了蔚伶的期末评分。在这期间,黎希特老师也没有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蔚伶的具体情况,并在泓韵做出解释后表示自己没有接受到任何来自家长的说明。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中国,学生如果有任何缺课旷课的情况,教师都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询问孩子的具体情况,教师与家长会一同参与到学生的成长之中。

(二)正式性

在中国人看来,德国人常常刻板处事,其中一些做法可能是偏形式主义的,不懂得灵活变通。

佐证德国社会正式性的例子在文中相当多。如开学第一天,泓韵想请黎希特老师关照蔚伶,黎希特老师却说需要预约才和泓韵交谈。蔚伶在入学之初,交友受挫,泓韵为了帮助蔚伶,签了声明以后才获得班上一些同学的家庭住址与通讯录。当蔚伶的作业忘了找泓韵签字,自己自作主张模仿了泓韵的签名,这件在中国人眼里的“小事”却被黎希特老师在后文中多次提起,并且成为了判断蔚伶不诚实的重要依据之一。在中国,作业由家长签字是一项比较形式主义的事情,但是德国非常注重小事上的诚信。尼娜父亲在耳环事件的官司打完,结论定下来以后,打电话向泓韵夫妇正式道歉。这个时间点比较耐人寻味,其实在诉讼阶段,他就已经明白了耳环事件与泓韵夫妇无关,但是他仍然等到法院的裁决下达以后,事情有了官方的定论才向泓韵夫妇道歉。

四、时间安排

在时间安排上,德国人是有名的准时社会,时间规划上偏长期导向与单维时间。

(一)准时

提到时间安排,德国社会的特点一定是相当准时的。这点在文中多次体现,比如尼娜晚回家十五分钟就受到了母亲的训斥。

(二)长期导向

在时间规划上,推测德国社会是长期导向。因为文中几次提到德国谚语“说谎走不远”以及小时候的诚信档案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是典型的长期导向社会,喜欢做长远打算。如泓韵开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蔚伶上德国的重点中学,然后上德国的名牌大学,这样蔚伶毕业后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为了这个目标,泓韵放弃了国内政府机关干部的工作,甘心在德国做一名家庭主妇。但小说中蔚伶还只是一个小学生,泓韵夫妇却已经为蔚伶一生的前途做好了打算。

(三)单维时间

单维时间重视时间的安排、切割和快速行事。对于单维时间社会的人们来说,时间是线性的,可以切割与延伸,做事需要预约,需要单独空间。他们对时间安排的选择性是轻重缓急与先后顺序。多维时间的特征是可以同时进行几件事,其重点是人的参与和事务的完成,而不是僵守事先安排的日程表。一个人也可以同时与几个人打交道,持续不断地介入彼此的活动之中。在文中,泓韵发现以尼娜为代表的德国人做事非常有计划性,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情安排得很有条理。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单维时间的特征。黎希特老师认为泓韵没有预约因而拒绝与她谈论蔚伶的情况以及拒绝把工作带到下班以后的时间里,这也表明了以黎希特老师为首的德国人在时间安排上倾向于单维的而不是多维的。

五、结语

一个国家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与其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密不可分。就思维上来说,德国思维定势主要是哲学性思维,注重思辨与推理,因此常常被认为是墨守成规与不近人情。而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社会的和谐关系,常常将人情考虑到处事之中。文中多次描述到德国孩子与中国孩子画笔下不一样的太阳颜色,由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红彤彤与黄沌沌的太阳也象征了中国与德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维习惯。

最后,蔚伶作为小学生,在跨文化的环境下可塑性非常强,容易受到强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随着蔚伶与尼娜的交往,蔚伶学习到了一些德国人的处事与思维方式。在收集知识小册子的过程中,蔚伶选择通过做家务来赚取3欧元的费用。尼娜打电话到蔚伶家求助的夜晚,蔚伶严守承诺,说“尼娜叫我别告诉别人”,拒绝告诉泓韵尼娜的家庭住址。中国家庭生活在德国社会,由于受到德国环境的影响,在慢慢融入德国社会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接受德国的思维方式,也许泓韵夫妇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代表人物尚有一定的顽固性,那么蔚伶与尼娜年纪尚小,可塑性是非常大的。泓韵最后得知蔚伶成绩,与黎希特老师谈话后走出教室,恍惚间惊觉德国的太阳是黄色的,也许这也是她不得不接受德国文化的一个无奈的隐喻吧。

猜你喜欢

尼娜希特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夫妇自编曳步舞,快乐感染数百万人
编织的魅力
命悬一线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两瓶酒毁掉一位部长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
印度影片《印度超人前传》人性美丑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