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国文化典籍《孟子》英译研究

2019-12-28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译本英译孟子

武 书 敬

(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孟子》是中国的文化经典,与《论语》《大学》和《中庸》合称为“四书”。《孟子》中蕴含着深刻的儒家理论及文化内涵,被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价之宝。在全球化的今天,《孟子》在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之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者对《孟子》英译及其海外传播的研究发现,《孟子》与其它文化经典著作一样,得到了译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内容也得到了空前的丰富。但是《孟子》海外传播的效果还不理想。本文基于文化“走出去”策略,以《孟子》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孟子》的英译本进行探究,关注读者的接受和期待,希翼为《孟子》的英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孟子》英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多年来,《孟子》的英译经历了四个过程,分别为萌芽期、启蒙期、发展期和繁荣期。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孟子》的英译也因时代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色,译本的特点和质量反映了特定的历史特点,《孟子》英译的多样性是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1][2]

二十世纪之前,《孟子》的英译多受政治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传教色彩。这个时期《孟子》英译主要采用全译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严格忠实于原文,词风严谨而刻板。二十世纪后,《孟子》英译的总体目标发生了变化,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文化传播成为该时期的总旋律,而且,《孟子》英译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译内容更加丰富和开放,英译方法更加灵活,译本形式也更加多样,语言也愈加具有可读性。[3]从研究成果的总体数量来看,《孟子》英译的数量还不充足。但是从国内外的研究主题来看,《孟子》英译研究相对丰富,而且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孟子》英译的研究不仅有宏观视角的整合研究,也有微观视角的具体分析。这既为读者领悟译本提供了便利,也为译者进行英译提供了参考与启示。高质量的《孟子》英译作者有理雅各(1965)、刘殿爵(1970)、杜百胜(1963)、范诺登(2008)等。这些译者的共同特点是精通英语和汉语,能够自由使用两种语言;熟悉中国文化和社会;尤其是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透彻的认识。[4]然而,《孟子》等经典译本的研究是一个多层次的研究领域,基于文本内部结构的研究居多,对文本之外的研究较少,因此,加强《孟子》英译文本的外部结构研究,从而有效促进国外《孟子》英译研究的发展。

二、基于接受美学的文学翻译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在对原作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用另外一种语言再现文学作品。翻译者以原作者、翻译者自己和隐含读者三方的期待视野为指导,是源语言文本的作者和目标语言接受者沟通交流的中间人和调停者,应该采取各种策略来满足读者对原文的需求。只有考虑读者需求和接受时,翻译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翻译者必须在原作者和读者之间保持平衡,使得译文易于理解,又要保持原文的风格,“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和美的感受。”[5]

国外的读者不同于中国的读者,他们对中国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翻译者有必要从跨文化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原文本的含义,加注解释性内容,使英语阅读者具有基本的知识。接受美学引入了读者参与文学阅读的必要性,对读者的角色和解释观念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接受美学的读者接受包括两种形态:社会性接受形态和个人接受形态,强调读者期待视野、读者接受方式、读者的主体与能动地位、效果与接受史、审美经验等。[6]接受美学启示翻译研究者不仅要关注“译本”和“译者”,还需要关注“目的语读者”。[7]但是目前基于接受美学的翻译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鉴于此不足,本研究运用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在实践层面对《孟子》的英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孟子》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三、接受美学下的《孟子》英译之道

本研究通过对《孟子》英译读者和实际读者水平接受调查、读者期待视野的调查以及《孟子》代表英译本分析发现,翻译不能满足读者需求,这是现有《孟子》英译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孟子》英译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是在译者与读者之间取得平衡。同时,外国读者对《孟子》的期待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在翻译时既要注重《孟子》原文的文化特性和文学特性,也要从整体和具体细节上关注读者的接受度。

1.读者导向与认同,重构经典路线

《孟子》英译必须激发读者的心灵共鸣,并引发读者的思考,达到作者与读者的一种审美交流。孟子圣人思想是普通读者所倾慕的认同,是对非凡意义人生的内心期待,读者对孟子思想研究类著作的兴趣远远高于《孟子》译本,因此,译者在英译过程中,要凸显孟子的圣人形象,从“人伦关系”和“人天关系”视角来阐释圣人思想与哲学,切合读者的心理需求,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效仿,变潜在读者为实际读者。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自觉能动性。译者是源语文本的读者,更是目的语文本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考虑到读者的审美水平和接受程度,《孟子》英译要重构经典路线,将文本内容至于重中之重,关注文本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孟子》英译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多部《孟子》译本被视为经典。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读者群体和需求不同,经典重译应该在继承已有优秀译本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译本的超越。这种传承和超越还表现在译者素养方面、译者和目的语读者视阈的融合。翻译是一种解释过程,呈现出动态性的特点。译者通过文本这种特殊中介与原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对话,从而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8]45译者可对《孟子》经典范式进行分析总结,找寻其规律性的东西,加以传承,并结合读者的期待和需求,实现翻译模式的拓展与创新,从而成就新的经典。

2.形和与意和相结合,凸显文学特性

学界对《孟子》文学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散文风格、修辞手段、辩词艺术等方面。译者只有忠实地反映原文,才能使读者领悟到原文的特性。《孟子》的辩词艺术非常丰富,如比喻、排比和强调句式。《孟子》全书共有261章,其中有比喻的章节就有93章。就比喻数量而言,《孟子》是先秦诸子中名列前茅的。[9]5在比喻翻译中,直译法是译者的首选,以保留原文的比喻结构,必要时也可选用意译法、转译法。如理雅各运用释义法,将《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这段话语“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翻译为 :“The relation between superiors and inferiors is like that between the wind and grass。”该译文简洁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喻意。《孟子》排比结构的翻译可采用逐句翻译,保留原文的排比结构;也可采用省略法,精简句子。对于强调句的翻译,译者多转换强调句式,采用适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结构。如赵甄陶在对《孟子·告子上》的这段话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进行翻译时,摒弃了原文的强调句式,将之翻译为“Fish is what I desire, and bear's paw is also what I desire.”考虑了语言差异。

《孟子》有几十种修辞手法,而且各具特色。其翻译要语言特征和文化差异并重。《孟子》文学特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散文风格。生动、简洁和气势是《孟子》散文风格的突出特点。在翻译时,可用显性语法和形合来取代汉语的隐性语法和意合。如赵甄陶将《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这段话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翻译为“When trouble befalls you from Heaven,there is still hope of avoidance;when you ask for trouble,there is no hope of escape.”有效地实现了语言意义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3.特色和接受融合,关注文化负载词

《孟子》承载了大量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思想和语言,翻译成英语,绝非易事。一方面,译者要充分了解《孟子》中的文化因素,把文化词语和核心概念传播出去,又要深刻领会目的语文化,关注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既拓宽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最大化地传递中国文化。文化特性的英译往往反映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儒家术语和称谓语是《孟子》出现频率较高的文化负载词。

如:在《孟子·告子上》中,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此句中的“小人”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等的文化词语,翻译时采用意译或解译法,此处“小人”可译为“mean and petty-minded people.”[10]146-147“气”是儒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翻译时在异化翻译的基础上,加脚注和尾注来补充说明,做到既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又关注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

4.宏观与微观兼顾,确保英译规范

图里(Toury)将翻译规范归纳为前期规范、初创规范和操作规范。[11]5-61前期规范主要是指翻译文本的选择。译者可首选《孟子》权威注疏,但要综合参考、对不同版本的注疏进行多方比较,达到翻译的忠实性。于此同时,也要关注翻译的初创规范,即翻译的准确性与可接受性,使目的语读者产生与源语文本读者产生同样的共鸣。当然,翻译的准确性和接受性只是相对的,而且其影响因素颇多,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是译者必须关注的问题。操作规范也是影响译本质量的关键,译本无论从宏观结构还是微观细节,都要得到读者的认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有对翻译方法、翻译原则和译本体例格式的选择,又要有对译本具体细节的打磨。

四、结语

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孟子》的翻译和传播将有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最终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强调译文读者接受的译作,以促进《孟子》的翻译和传播,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译本英译孟子
《邓小平文选》日译本的回顾与思考——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先生访谈录
磨刀不误砍柴工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