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互影像装置艺术中观众审美心理机制的调动

2019-12-27张巍田星瀚

艺术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审美心理接受美学

张巍?田星瀚

摘 要:本文从观众心理美学的角度出发,对交互影像装置艺术活动进行阐释,研究交互影像装置艺术活动中观众的审美心理机制,分析“注意”“时空感知”“情感”的审美心理机制,进而探究交互影像装置艺术中观众审美心理机制的调动方法,为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创作者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审美心理;观众心理美学;接受美学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的时代,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媒介日新月异,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艺术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就是一种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其互动特性也让人类重新思考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在交互影像装置艺术活动中,作品调动了观众多种审美机制,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为艺术语言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交互影像装置艺术概述

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互动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艺术的主要特性,它往往将空间结构与声光电等多媒体相结合,打造出相对独立的影像互动空间,以视觉艺术为主,辅以多感官的艺术形式,带给体验者较强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交互影像装置艺术的形式多样,包括各种影院空间、多媒体剧场、幻影成像、墙面立体投影等。

交互影像装置艺术的发展得益于传感器的应用,这使得艺术作品向生物化发展,仿佛能“听”懂人的行为表达,作品仿佛是有生命的,作品能通过各种方式与人互动,拉近了参与者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2 观众审美心理机制概述

心理美学是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美,包括以下三点:其一为“艺术家心理研究”,指的是研究美的创造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例如艺术家的思维、艺术家的生活经历等;其二为研究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心理逻辑,例如绘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情感表现、戏剧作品中角色的心理历程;其三就是研究作品的接受者,即观众、听众的心理反应。心理美学的主要立足点就是第三点,因此,心理美学也被称为“接受美学”“观众审美学”。

审美心理机制的分析是心理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心理美学中,能够打动“人心”的心理机制有许多,例如,注意(attention )、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运动知觉(perception of movement)、记忆(memory)、联想(association)、情绪和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等。藝术家只有清楚地知道哪种作品能打动人心,是哪一种元素将接受者的情感打开,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也就是说,掌握审美心理机制是艺术创作的先决条件。

3 数字媒体交互影像艺术中的观众审美心理机制

传统艺术形式的内容传达往往是单向的,举例来说,一幅画在艺术家停笔后就算完成了,艺术家已经将全部的思想情感注入画中,而后只靠观者对它进行审美活动。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则不同,它的创作分为两部分,两个创作部分的主体分别是艺术家和观者。艺术家的作品在其面向观众展示之前都是未完成的,是半成品,只有在观众参与其中,用手势或者触摸等其他“语言”与作品进行互动并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同时观者在心理上感受到了情感的触动之后,才是完成了这件交互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正是这件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审美心理体验,同时也向艺术家提出了挑战,准确把握观众的审美心理、对观众的审美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3.1 审美机制之“注意”

“注意”是诸多审美心理机制的核心,没有观众的注意力,其他审美机制也无从说起。因此,它虽然也是心理机制之一,但并不是独立的,它是有效发挥其他机制必须具备的前提特性。

交互影像装置艺术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极强的沉浸感,利用视觉、听觉、嗅觉甚至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的融合,给观众营造出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氛围,使观众获得奇妙的艺术体验。观众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感觉是被包裹在艺术家创造的影像世界中,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内容传递方式,观众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艺术家设计的影像,看不到任何无关内容,注意力被全部吸引。

TeamLab是日本的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他们的团队成员跨界合作,创作出了大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2017年12月,TeamLab为故宫博物院创作了一件互动数字作品《多么可爱而又美丽的世界》(What A Loving and Beautiful World)。这个20平方米的空间,是一个汉字与自然景色融合的世界,只要用双手触碰投影墙面的汉字,便会随之缓缓衍生出该汉字所蕴含的意象,并且汉字意象还会与画面进行互动,有风吹过时,花草树木便会随风摇摆……还有自然的声音伴随画面产生。这里主要通过影像的变化、音效的氛围烘托、互动的趣味性,带给观众新鲜感,时刻抓住观众的眼球,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影像作品上。

3.2 审美机制之“时空感知”

感觉是审美对象反映在审美主体头脑中所形成的主观映像,知觉是审美主体对主观映像的进一步完整认识,感觉与知觉这两个反映阶段的总称,就是感知。人类基于现实世界的时空感知形成普遍审美经验,现实主义艺术家会遵循透视、重叠、明暗等时空规律进行创作,以期大众理解作品。而作为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开启了数字化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交互影像装置艺术作品往往呈现的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时空光景,时间可以倒置,空间可以瞬移,如梦境一般,观众进入影像空间中就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审美经验。

在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中,有一个以“伟哉·阖闾”为主题的多媒体互动厅,其技术应用主要是墙面投影与地面投影,观众可以与投影进行互动,脚步所到之处会产生砖块。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影像,还可以创造影像,有身临其境之感。从文明的发祥到国家的破败,时空的变换流转让观众在展厅内几十分钟就能经历吴国两百多年的兴衰历史,画面镜头的推进,人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中,完全沉浸在此空间中,忘记了客观现实的时间规律,此时观众对展厅内的时空感知是全异于场外的。

3.3 审美机制之“情感”

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作家用小说来表达,画家用画作来表达情感,这种情感表达往往是单向的,而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家情感表达的过程是双向发生、相互影响的。作品的“未完成性”赋予了观众表达自我情感的机会,观众可以以自我的感情参与到作品的创造中,带着不同的情感参与艺术活动,作品也会回应以不同的艺术效果,而且这种回应是即时的,在一次艺术体验中,作品和观众可以反复多次进行情感交流,这种即时性的、反复的情感交流也更有利于广大观众理解交互影像装置艺术作品所要传达的艺术内涵。

在白莓科技公司的交互影像装置艺术作品《粒子空间》中,观众在馆内走动,绚丽的粒子图像会随着脚步出现、延续,好像它也同样有生命,和观众追逐嬉戏,观众移动越快,移动轨迹越有艺术感,响应的粒子图像也会越美妙。观众的愉快感越强,他就越能创造出更有艺术感的视觉效果,这就是观众与艺术作品进行情感交流所形成的独特效果。

4 结语

交互影像装置艺术是当今时代艺术走下神坛的重要表现,它更好地连接了艺术与大众,人们与作品互动、交流,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体验。“以人为本”的艺术理念更是要求交互影像装置艺术家们关注受众心理,从观众心理美学角度出发,对观众审美机制进行有效调动,并且通过观众反馈来积累经验,逐步探索和把握艺术活动中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避免技术的滥用,使观众更好地体验到交互影像装置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15-16.

作者简介:张巍(1995—),女,吉林长春人,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及理论专业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交互设计。

猜你喜欢

审美心理接受美学
解读设计中的儿童审美心理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