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9-12-27陈志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49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陈志明

【摘要】初中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并且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9-0092-02

引言

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样重要,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在新课标的指导和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是小学语文的升级阶段,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语文的教学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对课本以外知识的把握程度。传统教师的语文教学大多是按照教学大纲中的内容进行,最后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目的,但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宜当前的学生发展状况,并且也体现不出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用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性作用。那么在此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改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二、掌握基本的思维培养方法

(一)运用形象思维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形象性思维培养方法属于一种艺术性非常强的思维培养方法,这种思维培养方法将意象、想象、显示等元素作为思维培养的主要形式。在形象思维培养的诸多形式之中,想象思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对初中阶段学生实行思维培养时, 应该将培养的重点集中于初中阶段学生想象能力培养方面,但是想象能力在形式方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另一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拓展自我的想象空间,创造出一种具有独立性质的想象。例如:在对《使至塞上》这首古诗进行教学时,尤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可以采取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方式,想象诗人所描写的边塞大漠中壮阔雄奇景象的意境。以此来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再造的想象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美好意境的感染。

(二)运用抽象思维法和创造性思维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各种问题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方式能显著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抽象性思维的指导。例如:在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反复阐述,要求学生运用清晰的语言将其表达清楚,并详细阐明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理清事件中人物的个性特点,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这里所讲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是指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发散性思维和辅合性思维的运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想象和联想,对自己头脑中的信息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和组合,从而产生一种新思想、新理论以及新设计的过程,以此来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在教学理念中认为,语文就是一门文字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要学会基本的文字和语句,只要对文章内容和诗词进行熟悉即可,这样便能够得到很高的考试分数,自己的职责也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学生理論学习的培养,过于注重对字词语句的分析,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不正确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语文课堂到处都充斥着教师对语文课本知识的讲解,根本没有给学生留下过多的时间去自由发挥和思考,让很多学生只是按照固有的模式跟随教师的脚步,在知识的记忆上也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缺少自己的问题看法的表达。教师没有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外实践中去,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没有引起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可能得到拓展。

四、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巧设导语,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能发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作用。例如:在对《孤独之旅》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导语设置成:同学们,歌曲《真心英雄》的歌词中“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一句意蕴丰富。人生旅途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充满了艰辛与困难,同时也伴随着痛楚与泪水。生命本身就是这样,在苦难和挫折的磨炼中才能成熟。如果这样的成熟需要付出代价的话,那么充满坎坷的道路是无法逃避的,必须迎面直上并予以克服。下面我们共同走进文章《孤独之旅》,跟随作者去体验生活的挫折与内心的孤独。将文章的导语设计成这样,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悬念,同时给予读者良好的启发,充分激发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思维,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巧设质疑,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发现的问题,这是激发初中阶段学生阅读思维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第二段,并对文章所描写人物的衣着特点和性格特点进行描写。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桃花源中的人们与外界隔绝了究竟多长时间?”“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和外界人的衣着穿戴相同呢?”等类似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会极大地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让学生将自己阅读后将内心的想法和看法充分表达出来。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初中生阅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对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初中语文教学一定的启示和建议,进而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让语文学科在众多学科的学习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美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7):16.

[2]王国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9):42..

[3]陈登贵.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速读(上旬),2015(4):114.

[4]李源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1):357-358.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