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海华 传承艺术笔画墨 桃花潭边竹傲骨

2019-12-27李玲

中华儿女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中国画桃花画家

李玲

他书画丹青,笔精墨妙;他是积极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新的优秀青年画家;他的中国画在新时代书写着中国之精神。

他就是青年中国画艺术家汪海华。

汪海华,系汪伦第五十六世孙,师从中国画大家吴悦石。在汪海华的绘画中,有竹,有桃花,有诗,有新安之风骨,有旷达之豪迈,更有欲望和功利之外的条达与朗清。他以一种高视野践行着“文化强国、文化兴邦、文化自信”的号召,积极致力于通过书画艺术向世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以古为镜,传承发展中国书画艺术

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在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努力下,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国画经典,逐渐形成了汇聚中华思想、中华智慧、独特技法的中国画。

汪海华作为一位文人画家,受到授业恩师吴悦石以及陈佩秋、崔如琢等多位老艺术家和学问长者的影响,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笔法精湛、画功深厚、严谨细腻、巧妙灵动、内涵丰富,极大传承了中国画历史传统。汪海华说,先生们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同時在他们身上集聚的正能量也不断启迪和鼓励着自己。作为后学,汪海华从老一辈书画家身上学习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脉络。谈到如何向老艺术家汲取养分,传承传统艺术,汪海华坦陈,首要眼界要高,即建立自己高水平的中国画价值判断标准,同时在创作方面,要参悟运笔方法,气运生动,骨法用笔,还要做到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从立意到落笔乃至运笔走势都能够心手合一。

汪海华始终认为中国国画艺术要遵循“师古人,师造化,师本心”的思想,“传承传统艺术要在师古人、师造化中丰富内涵、提升境界,还要懂得心性德行的自我成长”。汪海华曾常随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左右,对佛法、道法都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些收获不仅让他对人生、人性有了深度认知,也对他的艺术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文化艺术工作者,要涉猎广泛,提高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采访中,他如数家珍的讲述各个历史朝代的变迁及历史名家的出身背景。汪海华说,“了解一部画作,必然要对创作者生长环境和历史环境有充分地了解,这样才能参透参悟古人画作的精神实质。”除此之外,他对于诗词文学也有过深入的学习。他始终要自己做一名勤奋的画家,努力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撷取精神食粮,充实自己内在的力量。

讲到如何在新时代创新创作中国画,汪海华强调:笔墨当随时代。

与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画家和当代的老艺术家们成长环境不同,现在的青年画家成长在国泰民安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笔墨当随时代?汪海华给出了答案,“在继承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作要有时代性,符合当下审美。”他认为,画家既要有出世的状态,又要有入世的心态,“要常怀一颗慈悲之心,爱生活、爱朋友、爱祖国,要通过作品传达正能量,用现代语言去表达美,艺术就是要传达美的。”

坚守艺术,桃花潭边竹傲骨

“余姓汪名海华/字石一/号春在堂主人//世居桃花潭畔/常饮弋江水/闲游山水间/沁润徽州文化之灵气/先祖汪伦/曾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邀约/太白诗仙/千里相聚/对酒论诗传为美谈//余己未小阳春生于汪氏‘司马第牌坊白墙灰瓦老屋内/日见桃花潭的/朝日晚霞/舟渡渔鱼//束发求学庐州/荒度弱冠/辗转金陵武林/富贵山下接钟山紫气/西子湖畔闻灵隐法音//而立之年/赴京师/心入般若门/脚踏菩提路/曾随侍佛教领袖一诚长老/书画丹青得当代书画大家吴悦石先生亲授/入快意斋听闻悦公菩萨传统书画之精道妙法//三日一山五日一水/笔耕不辍/读书静坐以心养性/勇猛精进/新朋旧友/随缘而至/吃茶/论道/谈天/说地/以/平常心/闻/世间法”。

这是汪海华最近举办“江左桃林画展”中的自述。他的先祖汪伦曾以桃花十里,万家酒店邀约太白诗仙,对酒踏歌,情谊眷眷,千年传送,成为美谈,汪海华自幼在安徽桃花潭长大,今天又由桃花潭之水、之山、之情、之韵出发,以中国画笔墨,倾泻自己的心上之音。

汪海华是一位勤奋的画家,每天作画时间约8小时,他尤其会在灵感迸发、状态良好的时刻集中创作一批作品,这一次画展中展出的作品正是他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领略西蜀第一山——青城山之山水秀美、风土人情后创作的。

2017年,北宋王希孟的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后,引发了广泛关注,民众为一睹旷世名画不惜在故宫门外排起了大长队。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故宫博物院决定将科技和文化进行对接,借助AR技术让故宫文化走出红墙。但还原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并非易事,由于画作年代久远,画中的人物颜料脱落,摄像机无法将其放大还原。此时汪海华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重新补画其中76位人物。为了真实生动的展现了原作的神韵和文化意味,汪海华坦陈内心压力很大,但他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所有人物的补画工作,并于产品上线时在网络平台为观众直播讲解,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文化,感受原作的恢弘大气。汪海华说,能参与其中的创作他由衷的感到自豪,能让传统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一直就是他所愿。

肩有担当,让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世界

“我们要把自己的好东西推出去,让世界都看到,习总书记说,‘心中有丘壑,笔下有乾坤,我们青年画家首先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胸怀,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是绝对有底气的,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儒释道为哲学基础,以书为骨,以诗为魂,对中国的理学、美学、文学都要通,表现出来的是山水、花鸟、人物,而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根基。”汪海华说,中国画到最后,画的是一种修养、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中国画永远会走在世界前列,因为没有一种艺术有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画需要有一个普及过程,最开始就要贴近对方的兴趣,让他们知道‘中国文化深不可测而产生关注,进而让他们慢慢了解更深入的东西。”

汪海华的作品曾经在国外展出过多次,“我们青年画家就是需要这样一场场展览,一次次交流,搭建起一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艺术桥梁。多一个艺术家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在外国友人的面前,中国文化就多一点走向世界的机会”。汪海华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学生,中文名叫刘华,是伦敦大学毕业的一名博士,他21岁在首都师范大学游学时认识了汪海华,在和汪海华的请教学习的过程中,刘华逐渐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自此便自诩自己上辈子是中国人,“哪怕是这么样一个小事,也都可以对中国国画艺术走向世界是有帮助的。”

中国梦不能离开书画艺术家们的努力。今天,在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下,汪海华作为现代中国画家,深感肩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上,他将继续走在传承发展中国书画艺术的路上,探索和提炼,力求突破自己创作风格,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为新时代中国传统艺术屹立世界艺术之林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画桃花画家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桃花眼
喊桃花
酷炫小画家
斗牛犬“桃花”
书画名人汇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