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光东 追忆父辈铭初心

2019-12-27王中鸿

中华儿女 2019年24期
关键词:广西

王中鸿

张云逸,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护法和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在纪念百色起义90周年之际,张云逸之子张光东少将接受记者采访,重温了张云逸大将的光辉一生。

秘密准备百色起义

采访的话题从百色起义谈起,眼前的张光东朴素、刚毅,从容不迫中彰显儒将风范。对于目前文艺作品关于百色起义,张光东谈起某剧本时深表遗憾,“艺术创作要尊重历史和真实”。他说,近年来,有些所谓网络“国粉”否定共产党作用,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史,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成就,否定和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这种认识是对历史不负责任,是用心恶毒。张光东说到这些时义愤填膺。

“90年前发生在广西百色的武装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完全领导、秘密准备下举行的,是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下我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张光东说。

“当时军阀混乱,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在集中兵力进攻桂系的同时,蒋介石通过与李宗仁、白崇禧有矛盾的俞作柏,以重金收买了桂系的3个师长李明瑞、吕焕发和杨腾辉。这3个师于4月间在阵前倒戈,使桂系迅速失败。蒋桂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任命俞作柏为广西省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绥靖总司令,在广西形成了俞、李政权。然而,俞、李并不满意蒋介石的统治,为成就自己的事业,他们开始暗中与共产党联系,希望得到支持。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政策,释放了在押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并请求共产党派干部到广西与之合作。中共中央见时机已到,于5月派我父亲和一批共产党员到达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准备在广西组织武装起义。” 张光东讲,“父亲通过当时粤军海军司令(是父亲的同乡,又是同盟会的战友)陈策介绍到广西,俞、李他们不知道父亲是共产党员的秘密身份,父亲被任命为广西教导总队少将副主任,负责党的秘密兵运工作。在他自己的回忆录提到,教导队是培养军官,当时教导总队的3个营的营长均为反动军官,为剥夺他们的领导权,采取明升暗降的办法撤掉了营部,由大队直管到连;而这3个营长被放到训练处去,表面上升他们一级,实际上削掉了他们的实权。这些反动军官与群众隔离开以后,他们的反动思想和行动就无法影响群众了。而我们则掌握了政治,掌握了实权,掌握了群众,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党的工作。”

张云逸当年为了掌握这支队伍,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在各连队建立中共秘密支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将9个连队主官都换上了共产党员来担任,两个月便发展了300多个新党员;加强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革命思想的渗透和灌输,以提高学员对工农运动的理解,从而为后来发动百色起义打下了思想基础。还采取建立士兵委员会,通过士兵委员会进行革命的民主教育,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发动他们与反动军官进行斗争。通过斗争,一方面揭发了反动军官的罪恶,打掉他们的威风;另一方面,群众的革命觉悟也在实际的斗争中进一步得到提高,更加拥护共产党的主张,从而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张云逸从十几年戎马生涯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一支旧式军队,如果其中工农成份不占优势,那么它的坏作风、坏习气,就很难改变,这支部队很难为我们掌握,很难得到巩固。”基于这种认识,他非常注意改造部队成分,大量吸收工人、农民和进步学生参军。在张云逸等人的努力下,部队经过改造面貌大为改观,完全被共产党掌握,这就为后来举行武装起义创造了条件。

干革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上中学时,张光东曾经问过父亲一个问题,“您为什么要参加革命?”张云逸的回答很简单:“你年龄小,不知道当时的社会有多黑暗……”于是,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张云逸的“初心”。从加入同盟会直到新中国成立,张云逸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父亲的“初心”,张光东深切体会到了其一如既往的坚守。

1892年,张云逸出生在海南省文昌一个贫农家庭。虽然家里很穷,但特别重视对张云逸的教育。1907年,张云逸在当地人赵世槐的资助下,考取了广东陆军小学堂。一方面张云逸受到学校资产阶级革命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也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切身感受到人民的痛苦。1908年,张云逸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1912年,满清王朝被推翻,张云逸从同盟会自动转为国民党,跟着孙中山反袁东征,并参加了北伐。1926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就参加了南昌起义。1927年底,广州起义失败后,张云逸放弃到苏联学习的机会,留在国内组织武装起义。1931年,张云逸帶着红七军转战万里到达中央苏区,成为中央红军的一部分,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月,张云逸调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当副总参谋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代军长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等职,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广西,张云逸始终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不仅因为他在这里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而且因为他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广西的第一任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亲自领导了这里的各项基础建设,使他对广西割舍不下,把广西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时刻关心广西的发展和人民的疾苦。

张云逸虽然回到了北京,但他在北京或外地视察时,凡是发现新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经验,而适合在广西推广利用的,便立即写信给广西有关部门介绍,并寄去种子或图书资料,或推荐技术人员。一次,张云逸视察北京蓖麻种植园后,给百色地委领导同志写信推荐种植,“总之要使国家人民都有利为原则”。类似这样的事很多,比如说鼓励群众养猪;提出在广西试种葵花等等。

在北京,张云逸的住处周围住着许多老百姓。他经常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不要随便干扰群众的正常生活,平等待人。有一天,一个农民突然推开张云逸家的大门走了进来,看样子走错了门。警卫战士看到后,一把将那人推了出去。警卫战士履行职责,张云逸正在院中散步,看到这一幕,严肃地批评了那个战士,说:“你们不要忘记,你们也是农村来的。他走错了,你们应该热情帮忙,不能那样一下子把人推出去,这样做很不好嘛!不要看我是领导干部,我也是从农村来的。我们革命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和过上幸福的生活。”

张云逸经常收到过去因战争、负伤等原因失散的红七军和新四军老战士的来信,请求他出具各种证明或解决困难。张云逸对这些来信非常重视,把它看作对人民负责而不能忽视的事情来做,一一回信慰问,同时给当地政府写信,详细说明每个人的情况,希望当地政府负责任地予以妥善解决。有的他还亲自寄去钱物。有些他不了解的,就将信转给了解情况的人。当事人和他们的家属莫感慨万分,有的激动得流下眼泪。

经常教育身边人员自强自立与艰苦朴素

张光东是张云逸54岁那年出生的。老来得子,他对小儿子非常疼爱。尽管如此,但张云逸从不允许在制度之外给他更多的照顾。

1955年,张云逸从青岛搬到北京后,别人都劝他让张光东到条件好的八一小学读书,张云逸却不以为然。“附近就有一所北池子小学,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让光东多交一些劳动人民子弟的朋友,增加和劳动人民的感情,这对他的成长大有好处嘛!”

在小学读书填表时,张云逸对张光东交待只填母亲,不要填父亲的名字。1959年,张光东在北池子小学以优异成绩毕业,考取了北京第四中学,1965年,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小学到高中,张光东在学校填表都是只填母亲的名字和职业,父亲一栏都空白。直到上哈军工读书后,才开始在履历表上填写父亲的名字。

张光东说父亲经常教育儿孙要尊重他身边的秘书、警卫员、炊事员等工作人员。曾经有一个长期在张云逸家里做服务员的阿姨,张云逸对她的工作十分体谅,从不为难她。逢年过节,还额外给她些钱,多放几天假,让她好好玩。她儿子小时候患了急性传染病,张云逸毫不顾忌地派司机开自己的车送孩子去医院,使孩子得到及时治疗。时间长了,张云逸一家把她当成自己家里的一名成员,还让张光东母亲认她做了干女儿。

张云逸经常教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要自強自立,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脱离群众,不能搞特殊化,避免养成干部子弟的优越感,要做一个正直、勤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1965年,张光东考进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毕业时,张光东被分配到总参计算机研究所,搞计算机研究。张光东当时所在的研究所属于总参三部,三部当时在全国各地都有单位,招人的时候单位就曾问过他:“你和家里有什么想法没?”他回答,“没有。”

“我父亲没有为我分配工作提过任何要求。他只是告诉我到了三部工作要注意保密。这也算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育。研究院当时设在四川什邡的山沟里,在山沟里生活了近5年的时间。”张光东说,很多同事在私底下跟他讲,“你不像高干子弟”。

1973年,已经81岁高龄的张云逸在医院治疗,彼时的张光东仍旧在外地工作,直到一次放假回来看望父亲,在病床上病重的父亲才对儿子袒露了一句内心的思念:“你能不能回来?”后来组织上考虑到张云逸的身体原因,张光东调回了北京工作,说是回了北京,但实际也是在距离市区有些距离的韩家川附近的山沟里,不值班的时候一个礼拜能回家一次。就在次年,张云逸便因病重去世。回忆起父亲最后的那段时光,张光东说:“父亲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已经不能说话了。他看起来很痛苦。他去世的时候我正好在病房里陪着。”

在张光东眼中,父亲张云逸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地开导我们,他经常说,困难是经常会有的,如把老的困难克服下去,新的困难又会出来,这是一般的规律,不能避免的。只有用冷静的考虑,寻找解放它的办法,一定能够胜利地一个一个来克服它,就将继续不断的前进。”

生活中的张云逸从来不和家人谈自己的辉煌历史,张光东说,父亲定下一个规矩:他回到家里不谈工作上的事,也不让家人过问他工作上的事。每当有中央领导人到家中来找张云逸谈工作,他总是让家人回避。

2019年国庆,张光东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庆典,他乘坐着由21辆礼宾车组成的致敬方队,手举着父亲的照片。“其实我是在陪着父亲看阅兵,向习主席和党中央致敬!”张光东说,国庆阅兵庆典完整表现了70年来新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克服一个挫折又一个挫折成长起来的,也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担当,父辈的担当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父亲的一生是为了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一生,也正如他自己所说,‘以遂初志,而尽己责。”

猜你喜欢

广西
百年圆梦·壮美广西——全国美术名家画广西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2017广西艺术作品展作品选登(四)
2017广西艺术作品展作品选登(三)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