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探索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12-27◎李

文化产业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入馆检索新生

◎李 华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江苏 南京 211188)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每天当你醒来时,都会为技术的进步及其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激动不已。”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已经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素养已经渐渐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针对高职院校读者信息素养情况,开展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高职院校读者的信息素养现状

第一,缺乏多样化获取信息的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大多以提高所学专业技能为目的,只善于用纸质图书进行专业知识的训练和阅读[1]。

第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够。一方面,读者对馆内信息检索设备的应用能力较弱,平时又很少关注图书馆的各种检索平台(包括PC端和移动端);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过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知识获取的技能方法。

第三,信息素养教育有关资源匮乏。毫无疑问,信息素养教育需要资金、师资和环境等资源支持,但事实上很多高职院图书馆均独立负担相关教育活动,这对图书馆是一个挑战。另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广,而实际具有非图书馆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师比例较低,这都制约了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2]。

二、读者信息素养培训的意义

读者若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那么无论在校内还是毕业后都可以自如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因此,读者信息素养培训意义重大。

(一)可以充分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的价值归根结底是实现馆藏资源的价值。读者经过培训后,会增加入馆次数,会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什么文献,掌握所需文献的查找方法,从而可以全面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可以保证文献资料在其价值高峰期内被最大限度地使用。

(二)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水平

开展读者信息素养培训,首先图书馆召集学校内的大部分读者,及时获取他们的需求,改进服务水平;其次,读者自身信息素质的提高,反过来会对图书馆的信息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图书馆信息工作的不断改革[3]

(三)可以帮助读者提高学习研究能力

通过信息素养培训,可以让读者清晰地认识现代社会信息发展形势,强化读者的文献信息意识,提高读者运用各种信息设备和信息手段检索文献信息的能力[4]。如今网上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无用的、有用的信息混杂在一起。通过信息素养培训,读者可以找到最为合适的检索途径,从混乱的信息中快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而为自己的学习研究及时准确查找到参考资料,提高学习研究能力。

三、读者信息素养培训的实施

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对于每一个在校学生,从他们入校开始到毕业之前的这段时间,图书馆力争将教育培训工作贯穿始终,做到层次分明、由易到难,注重图书馆馆舍风貌、硬件设施、馆藏布局,引导学生关注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探索,也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培训机制。

(一)新生入馆培训

新生入馆培训是新生第一次接触高校图书馆。为了能让新生尽快对图书馆有个大体了解,图书馆一直在改进、丰富新生入馆培训方法和形式。最初的新生入馆培训,是由图书馆领导在每年的新生军训大会上集中宣传介绍图书馆,后来又安排新生班级轮流到图书馆参观并由各部门老师进行介绍,使学生对图书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便捷的网络,将图书馆概况放到网上入馆学习部分,并编制相应的试题由新生作答。

(二)成立信息素质实习与培训中心

设立信息素质实习培训领导小组,由馆长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由馆长组织协调,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资源和服务项目上报培训内容,由专人汇总并编制培训计划,交由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下发培训任务并按时实施开展。信息素质培训常规地点设在电子阅览室,主要针对图书馆的各项自助系统和服务以及相关的电子资源开展滚动式的讲座与培训;其他需要现场培训的内容由各部门自行安排培训场地。

(三)专场信息素质培训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定三个模块,开展层次不同的信息素质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分。模块一,面向大一学生,主要介绍图书馆概况、图书馆规章制度以及OPAC系统及馆内自助设备,使新生可以顺利使用图书馆资料信息。模块二,面向大二学生,主要介绍相关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内容、阅读和检索方法以及网络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增强学生获取和利用数据库的能力。模块三,面向大三学生,主要涉及信息素养、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工作、毕业论文写作、文献检索几个方面,以增强毕业生论文参考文献的选取和检索能力。

(四)不定期资源使用培训

1.新的文献资源引进,如新的数据库使用和购买,为了让读者尽快熟悉,进行专场培训。

2.根据学生需要,征求学生意见,开设一些应用性强的软件培训课程,如办公软件类的培训。

3.图书馆开设新服务或者引入新的自助设备时进行的专项培训。

(五)信息检索课

《信息检索与利用》早期叫《文献检索》,后来随着信息网络化的普及,授课内容也从纸质化检索为主向电子化和网络化转变。课程从信息检索基础理论讲起,介绍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和检索方法,让学生了解学院图书馆的各类电子资源和网络上其他信息资源检索方法。南京交通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交通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的去向多是交通类、建筑类企业。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辅以不同行业和专业的实践题型进行教学,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会大大提高。信息检索课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依然能够实施自我提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所学何种专业、从事何种职业,每个人都要有检索获取知识的技能。特别是毕业后,这种技能愈发重要。在校期间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入馆检索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阅读推广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
河南一高校学生排千米长队进图书馆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民办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方法探讨
——以武昌首义学院图书馆为例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新模式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