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

2019-12-27王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方法

王茹

(西安经开第一学校(西安经发学校),陕西西安 710018)

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准确提炼出教材中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小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途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创新和拓展数学教学方法,使之更为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小学生全面掌握数学教材中的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环境的开端,在这一阶段中,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若在这一阶段教师能够为其传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未来不同人生阶段的发展。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学生拥有科学的思想方式为前提,在掌握了相应的思想方法后,不仅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还会有效解决其在生活中的难题。

但现阶段我国部分小学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记忆和背诵数学定义和公式,禁锢了小学生的数学思想,使得大部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解题思路,进而出现解题错误率高和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发生,打击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动力,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中相应的数学思想,帮学生构建适合的解题思路,灵活运用到各类题型中[2]。

2 教学准备阶段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1 从教材中发现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依据,要想实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入研究,首先需要对教材展开分析和探索。教师授课前,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分析其具体内容,进而提炼出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可通过反复研读教学内容,划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与小学生的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接受知识的能力,选择简单易懂的方法来进行讲解,但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让其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同教师的配合下完成教学工作。

2.2 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同时有助于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尊重其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寻找与之适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讲解“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数学公式”时,先引导小学生自行寻找解决方法,让其通过自己思考或是同学间互相讨论的方法得到一定的结论,再加上教师课上的系统讲解,让学生掌握“化小数为整数”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能够增强小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的记忆点,并且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小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2.3 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学习氛围,在每项教学课程开展前,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思想方法[3]。教师也可引导小学生形成分类思想,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有利于增强其记忆能力。例如,在讲解不同图形的面积和体积时,要求其能够准确分辨同一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公式,再将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分别分类记忆。首先教师先向学生讲述图形的基本特点和定义,再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形象的图形模型,再让学生观察共有几个面和点,长、宽、高各是多少,经过比较和分类,根据计算公式求出不同图形的体积和面积,使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归纳分类思想。

3 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1 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教学是目前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形式。因为数学这一学科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局限性,为了让小学生更为形象的了解教学内容,必须营造一个具象环境,并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具体表现为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适当融入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将教学内容中去。例如,在学习比例尺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建筑间的实际距离,再运用比例尺的数学方法将实际距离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至一定数值,最终让小学生在作业本上体现出来,让其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神奇之处,进而调动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2 探索数学规律

探索数学规律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培养小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进而增强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这需要教师运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熟知学习的规律所在。例如,在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圆的边长是一条曲线,向他们提问“还能像正方形那样用边长来求面积吗”,小学生就会开动脑筋,这时教师提出利用半径来求面积,尤其针对圆周率这个固定值,告知他们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必须要用到这一固定值,使得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熟知这一规律,进而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4 课后复习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小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首先要考虑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消化情况,选择与课堂内容紧密贴合的习题,让学生自主去完成习题。当发现有疑问或是不会的情况下进行标注,及时向老师提问。对于部分价值较高的习题可以适当拓展其知识层面,经过老师的系统讲解后,让小学生自行理解和消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会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让其开动脑筋,通过发散性思维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当然,数学思想方法的实现形式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实现。教师要将具体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其通过已经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在不断探索和分析过程中,提高小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能力[4]。

5 结语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性,减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另外掌握数学思想有利于人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对数学思想方法展开深入分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每个阶段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进而有利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继续发展,让其服务于更多的领域当中去。

猜你喜欢

小学生思想方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我是小学生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