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2019-12-27王溪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影响力层面传统

王溪洁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博物馆,云南普洱 676209)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 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1]。中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均是具有代表性与领先性的。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发扬传统文化,实现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显得十分关键。不断地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自信战略的实现,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1 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必要性分析

1.1 社会发展层面的需要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中的生产生活模式不断地发展,但是随之出现了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首先,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的文化氛围不足,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其次,文化层面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诱导了社会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大量恶性事件出现,不断地拷问社会的道德。此外,传统文化的缺失,对于文明的发展与延续也是不利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辨识性,其中的精髓,其中的内涵,均是教人以善,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不断地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1.2 文化传承层面的要求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自信战略下,有效地促进文化传承显得尤为关键。首先,诸多因素下,传统文化不断地从人们的学习中,生活中缺失,使得大量的传统文化没有被积极发掘,尤其是新生一代,对于传统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不断地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积极有效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关键的。值得注意的,文化的传承,能够有效地提升群众的自信性,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国家的发展,传承文化是途径,不断地发扬是目的,将中国数千年的智慧与文化结晶,不断地在当代社会中引入,不仅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还促进了社会的长远发展。

2 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的策略

上文中对于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影响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不论是基于社会的层面,还是基于文化的层面必要性均是十分显著的,结合实践,主要在以下层面进行策略探究,有效地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2.1 社会媒体引导

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首要的思路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氛围的层面下,促进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重视是十分关键的,因此社会媒体层面加强引导十分关键。首先,媒体是重要的宣传窗口,应当不断地展开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电视节目中开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报道,提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刻程度。再例如,地方电视台应当积极在政府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对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古迹进行宣传,促进社会氛围层面的构建。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诗词大会等节目,就很好地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提升[2],有着积极地促进意义。其次,社会媒体的引导,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例如,儒家经典文化解读的电视节目播出,能够积极引导人们对于儒家文化进行学习,显著地提升了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媒体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除了在传统的电视,报刊层面进行宣传引导,还应当基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灵活生动地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宣传,积极意义同样十分深远。

2.2 传统文化活动开展

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使得人们积极地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也是提升其社会影响影响力的有效思路。首先,在社会中的层面,积极开展传统的文化活动,尤其是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文化活动,不仅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还促进了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基于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相应的文艺活动,促进人们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知识,同样能够显著地提升传统文化活动的影响。其次,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广义的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组成,基于社会的层面,选取相应的传统文化开展活动,在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同时,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在文化部门的引导下,积极开展书法活动,诵读经典活动,健身武术活动等。总的来说,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直接地开展,促进人们参与,加强人们对于活动背后文化的理解,在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同时,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 教育教学及时跟进

教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积极意义十分深远,首先,学生系统性地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其次,教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体现了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于提升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意义关键。首先,在小学教学阶段,可以通过诵读经典的教学开展,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3]。例如,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给学生讲解文化经典故事。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其次,在中学生阶段,基于语文课程经典篇目的教学开展,积极拓展教学,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例如,组织学生学习《论语》,引导学生对于儒家思想,对于孔孟之道进行思考,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于学生自身层面的提升也是关键的。此外,在高等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专业性,深入性的教学意义更是突出的。总的来说,将传统文化引入教育,能够在根本上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提升其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思路。

2.4 构建传统文化传承模式

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媒体宣传、活动开展、教育引入的基础上,还要构建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积极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应当形成文化部门牵头,社会团体,个人参与的传承模式,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保护,不断地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次,在具体的层面,传统文化传承模式,应当从保护、发现、传承、研究四个层面入手,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保护现有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发展拓展传统文化,积极有效地进行传承,全面系统地进行研究。构建传统文化传承模式,系统性地保障了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该文探究如何提升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策略探究。总的来说,不断地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我们应当更新认识,抓变理念,积极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不断地发扬与传承。

猜你喜欢

影响力层面传统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