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龄游戏对幼儿的影响研究

2019-12-27张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班大班小班

张蕊

(西安市新城区西玛幼儿园,陕西西安 710032)

混龄游戏是幼儿教学中常用的户外游戏活动。混龄游戏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并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和身心发展,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良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幼儿教学中,对混龄游戏进行采用,要充分尊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幼儿教师要深入考察并充分尊重幼儿对混龄游戏的意愿,合理选择混龄游戏及相关游戏玩具,增强混龄游戏的自由化和趣味性。

1 混龄游戏概述

混龄游戏,是指年龄在3~6 岁范围内的幼儿,基于自身意愿,选择在一起开展游戏活动[1]。通常,幼儿教师可组织大中小班年龄各不相同的幼儿开展混龄游戏,并对游戏规则进行合理设置。大中小班年龄各不相同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开展相互交流和模仿。大班和中班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下意识地展示自己掌握的技能本领,并对小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纠正指导;同时,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各类困惑后,会向大班和中班幼儿进行请教,还会对大班和中班幼儿的行为进行模仿。在潜移默化中,不同年龄的幼儿均能得到成长和进步。

幼儿能从混龄游戏中获得知识和生活经验。混龄游戏能为幼儿带来不同的游戏体验和相关收获。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意愿,注重提高幼儿对混龄游戏的参与度,并加强幼儿想法对混龄游戏的有效融入。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混龄游戏,并鼓励幼儿对喜欢的混龄游戏进行自由选择,在混龄游戏过程中与其他幼儿构建友好融洽的游戏关系,并收获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2]。同时,幼儿教师要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实时引导,有效增强混龄游戏效果。

2 混龄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2.1 能增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兴趣

混龄游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且充分尊重了幼儿的游戏意愿,在游戏精神上更为自由化。混龄游戏需要幼儿对游戏同伴和游戏任务进行自由选择,能有效增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兴趣。

2.2 能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良好培养

幼儿期,是培养人的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规范的关键时期。混龄游戏能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良好培养。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幼儿为完成游戏任务并解决游戏问题,会采取各类具体的行为,而年龄较大的幼儿或下意识地对年龄较小幼儿的不恰当行为进行纠正,并指导年龄较小的幼儿采取正确的行为,同时,年龄较大的幼儿还会督促年龄较小的幼儿遵守游戏规则,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3]。

2.3 能提高幼儿的观察模仿和学习能力

幼儿具有喜爱模仿的天性。在混龄游戏中,小班幼儿喜爱对大班和中班幼儿的语言行为进行模仿。混龄游戏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观察模仿和学习能力。相对于小班幼儿,大班和中班幼儿具有更为成熟的语言和行为能力。在混龄游戏中,小班幼儿下意识地对大班和中班幼儿的语言行为进行模仿,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并在潜意识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大班和中班幼儿在指导纠正小班幼儿语言行为的过程中,能有效巩固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行为能力,从而实现与小班幼儿的共同进步。当期,多数幼儿均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中无法接触到年龄接近的小朋友,而混龄游戏则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了相互接触的机会,有助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增强观察模仿和学习能力[4]。

2.4 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混龄游戏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在混龄游戏中,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各不相同,组成了类似大家庭的集体,认识了很多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而且,在游戏的“大家庭”中,每个幼儿同时具备多个角色,例如,中班幼儿既是小班幼儿的哥哥或姐姐,又是大班幼儿的弟弟或妹妹,中班幼儿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相当于“教育这”,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中班幼儿相当于“受教育者”。在角色变化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情感能得到有效培养。小班幼儿会对中班和大班幼儿表现出尊重崇拜的感情,而大班和中班幼儿则会对小班幼儿表现出关心照顾的感情。在混龄游戏中,年龄各不相同的幼儿共同开展游戏活动,能有效增进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并学会相互关怀和体谅。另外,在混龄游戏中,幼儿通过协作配合完成预定的游戏目标,能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遵守游戏规则,并相互协作配合,能在游戏全过程中实现对积极情感的有效培养[5]。

2.5 能有效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混龄游戏能有效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年龄较大的幼儿具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其认知能力也相对更为成熟全面。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当年龄较小的幼儿产生困惑或者遇到困难而手足无措时,年龄较大的幼儿会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年龄较小的幼儿提供帮助,并对问题进行共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幼儿的认知能力均能得到良好发展。

2.6 能增强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幼儿难免产生各类困惑,并遇到各类问题。幼儿教师会适时引导幼儿,并鼓励幼儿之间开展良好的协作配合,有效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积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并能有效锻炼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而有效增强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2.7 能增强幼儿对社会的融入能力

混龄游戏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对事物的思考和应对能力,进而能增强幼儿对社会的融入能力。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幼儿基于自身的喜好意愿对游戏进行选择,并对游戏任务进行完成,能有效获取成功体验,并增强其自信心。同时,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游戏任务的比赛,能增强其竞争意识。通过混龄游戏的一系列活动,幼儿的综合素质能得到显著增强[7]。

3 幼儿园混龄游戏的实施策略

3.1 构建并协调混龄游戏环境

混龄游戏主要由交往空间、游戏材料以及游戏问题三方面要素构成。幼儿教师要紧扣这三方面要素构建并协调混龄游戏环境。(1)为混龄游戏收集丰富的游戏材料,最好选用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游戏材料。自然材料,是指所有自然事物以及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旧物品。幼儿教师可指导幼儿利用自然材料对所喜爱的游戏进行构思和开展,增强游戏乐趣。幼儿教师可指导幼儿将自然材料制作为,培养幼儿的思维创造性和动手能力。(2)为幼儿创设多元性较强的交往空间。幼儿教师要借助不同场景开展混龄游戏,为幼儿创设多元性较强的交往空间。幼儿在混龄游戏过程中,在多元性较强的交往空间下基于自身喜好意愿对各类角色进行扮演,能有效学习各类社会角色。幼儿在多元性较强的交往空间下,相互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能使幼儿直观地体验分工合作以及规则制度。(3)鼓励引导幼儿解决混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幼儿教师要鼓励引导幼儿加强团结合作,有效解决混龄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混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年龄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看法,对此,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开展讨论交流,并达成解决问题的一致意见。在此过程中,有效转变并改善幼儿的思维认知结构。

3.2 对混龄游戏进行有效引导

幼儿教师要加强对混龄游戏的有效引导,促进幼儿实现良好的身心成长。(1)科学引导幼儿对混龄游戏进行构建。在混龄游戏的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实时引导并有效帮助幼儿,并教育年龄较大的幼儿对年龄较小的幼儿进行帮助照顾,并鼓励幼儿加强相互合作,实现对游戏任务的共同完成,在该过程中,使幼儿理解并学会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同时,增强幼儿之间的互爱互助,帮助幼儿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2)辅导幼儿科学设计混龄游戏。在混龄游戏构建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辅导幼儿科学设计混龄游戏,并采用多元化的游戏道具,对混龄游戏进行合理组织和有效开展,有效增强混龄游戏的趣味性,避免幼儿对混龄游戏产生厌倦。对混龄游戏进行科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及课外时间开展混龄游戏。增强幼儿对混龄游戏的直观感受和体验。(3)强化幼儿在混龄游戏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引导,强化幼儿在混龄游戏过程中的沟通交流。通常,大班和中班幼儿在生活经验、身体素质等方面更为成熟,幼儿教师可鼓励大班和中班幼儿组织带领小班幼儿开展游戏。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游戏任务或游戏动作,由大班幼儿或中班幼儿为小班幼儿做示范讲解,鼓励小班幼儿向大班和中班幼儿请假各类困惑,在此过程中有效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协作配合能力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混龄游戏能增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兴趣、能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良好培养、能提高幼儿的观察模仿和学习能力、能有效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能有效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能增强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幼儿对社会的融入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要构建并协调混龄游戏环境,并对混龄游戏进行有效引导,加强对混龄游戏的有效应用,促进幼儿的良好成长。

猜你喜欢

中班大班小班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