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乒乓球正手攻球》为例

2019-12-27黄亦琳黄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发力乒乓球学习者

黄亦琳,黄晗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莆田 351254)

“互联网+教学” 教学模式是信息教学手段的重要方法之一。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导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媒介,也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不仅丰富了教导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手段,也使学习者更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优化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提升了教导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亲密度,促进了交流。在体育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更离不开信息化教学这一教学手段。

乒乓球运动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今天已经有了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运动设施。2017年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德国举行,国人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重视。新时代的职教生更是发展的中流砥柱,需要强壮的身体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来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笔者选择了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作为本课的主内容,包括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四个方面。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

该课选自高等职业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第九章第二节乒乓球基本技术,共2学时。

1.2 教学对象

该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已学习乒乓球发展史,球拍基本握法和基本步法等。但全身协调发力方式较难掌握。通过该次课学习,学生将学习到乒乓球正手攻球的理论知识;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心理上消除对不协调等的恐惧,提高运动专长,促进身体健康;将为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练员等奠定基础。

1.3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就业方向,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确定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要领及理论,掌握正确的训练教学。(2)技能目标:掌握正手攻球,强化技术要点,培养学生在实战中灵活运用的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探究,创新及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并把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团结合作精神等职业基本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1.4 重点难点

结合学情分析,学生的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已经具备了熟悉乒乓球运动发展史,球拍基本握法和基本步伐等技术能力,但对全身协调发力方式较难掌握。因此,确定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判断来球,选择最佳击球位置,难点为身体协调用力配合。

2 设计思路

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该课采用音频、QQ、录像、邮箱、心率检测器等多种交互式手段组织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思考,带领学生体验。该课以信息化工具参与教学环节展开,并针对不同环节的特点利用不同的信息化工具和多样化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利用PBL 和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学生以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小组合作、游戏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3 实施过程

课前,教师把任务发送至QQ 群,学生登录QQ 群领取任务。

学生阅读相关理论知识,打开邮箱,观看视频资料,理解动作要领和模仿练习,为课上做准备。

根据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练习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了梦想剧场,梦想舞台和梦想之门三个环节。

3.1 梦想剧场

体育课具有身体活动的特殊性,学生应用心率检测器测试安静时心率。在教师口令指导下,进行步伐、乒乓球准备活动练习,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2 梦想舞台

任务一:学生分析。教师通过播放奥运冠军马龙的正手攻球技术动作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冠军在身边,带着自豪感,归属感分组探究其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要领。同时,进行一对一指导,突出讲解教学重点。随后每组推荐一人上台进行对本组认识的展示。

任务二:教师总结。对照视频,总结动作要领。以左手为例。判断来球,选好站位。引拍时,重心向左脚移,向左下方引拍,但球拍不低于球台,左肩随转腰略下沉,拍形前倾,握拍手的拇指稍用力压拍,中指、无名指前端顶住球板。向前上方挥拍,在高点前期击球的中上部,身体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注意还原。

任务三:教师示范正确技能动作。指出乒乓球动作特点为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借力打力。关键点是(1)引拍动作不要过大,注意运用腰的转动。(2)击球点在身体的侧前方。(3)学生主动迎击来球。

任务四:学生学习。学生通过教师总结,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练习过程中调用借助录像,通过自我比对,进行自我分析,自主纠错,同时结合自身问题,反复观看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利用视频比对技术,分解展示正确动作和错误动作的差异性,指出学生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存在的问题。使传统教学中难以观察到的动作细节直观地进行展示,优化教学效果。

教师选出掌握较好的学生以小老师传递式教学方法,发挥小组团队协作意识,互教互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针对教学难点,采用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录像。学生同时观看两人动作视频,讲解肌肉发力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突破全身协调发力的教学难点。

3.3 梦想之门

在学生掌握动作及发力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素质练习并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检测本次课的学习效果。通过音乐“和乒乓一起飞翔”歌曲放松身心,课堂小结,回收器材。

3.4 课后拓展

课下,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编乒乓球操,两人相互转台攻球等表演,学以致用,书写论文,记录了成长与收获。

4 效果反思

“互联网+教学” 教学模式把学生置于现实与虚拟的交换环境中,能使学生直观接触自己的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空间与时间。教师通过邮箱、音频、录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习印象。QQ 群,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录像,视频比对,拉近学生与冠军的距离。心率检测器对学生进行心率情况的监测,把握课程的总体情况。并适时在网上召开会议,对学生课后提升加以掌握,发现新问题,摸索新方法。

这节课是推动体育信息化课堂的一次尝试,笔者相信,充分融合科技、人文的体育教学必将成为体育课堂的新常态。

猜你喜欢

发力乒乓球学习者
乒乓球悬浮术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跳舞的乒乓球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迷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