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信息化素养研究

2019-12-27周银萍王跟成龚啸何东琴胡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素养大学生

周银萍,王跟成,龚啸,何东琴,胡韵

(1.西藏民族大学网络信息技术中心,陕西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呈现迅猛发展势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技术本身的范畴,它对教师、学生、课堂、学校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信息化进程离不开信息这个源头,而高校大学生是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生力量,其作为信息化进程中的个体,他们的信息素养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

目前,有很多学者展开了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笔者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教育培养、评价标准、结合新时代背景四个方面对当前信息素养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综述。

1 信息素养内涵研究

信息素养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 于1974年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提出来的,他给出的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其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体可以明确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及时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C.S.Doyle[1]指出,信息素养是能够正确认知信息,准确定位信息及其来源,从而制定出信息检索方案,从中获取较为有价值的信息,并将结果信息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同时能够将新获取的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全面整合,使信息能够应用在批判性逻辑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中。Michael L.[2]认为,具备信息素养需要能够准确地从大量的信息源中搜寻恰当的方法来丰富问题的答案,能够仔细辨别冗余繁杂的信息源,从而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为加强学习和研究能力所创设的文献课就是当代信息素养教育的雏形。金国庆[3]认为信息素养是指人们有关信息工作、查询使用文献或信息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受我国信息化发展步伐影响,此后信息素养研究并没有在我国高校普及开来,直至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高校广泛应用,给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和技术应用等带来了深刻变革,同时为信息素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关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也得到快速发展。周刚[4]认为信息素养也可以称为信息能力或者信息素质,主要指能够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信息、正确评价信息并且善于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需要具备信息学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有敏锐的信息识别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整序、利用和评价的能力。赵瑞刚[5]认为信息素养内涵丰富多样,不仅包括获取信息、管理信息的技能,还包括个体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以及如何运用已获取的信息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创新。文章指出信息素养应该包含信息意识、技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概括来看,信息素养是多种信息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识别、加工、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还包括结合已有知识对信息进行评价、创造、传递的能力。

2 信息素养教育与培养研究

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研究以及提高信息素养能力的措施与途径等方面。王俊杰[6]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另外,可以通过领导支持、学校重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开设必要的信息技术理论课、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等措施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段怡是我国较早开展大学生信息化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的研究人员,他[7]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认为其应该包括信息载体工具、资源矩阵、知识地图、文献检索、信息评价和知识产权。

在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探索研究方面,张晓娟等[8]认为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通过通识教育和整合教育的方式进行。其中通识教育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结合图书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培训,帮助学生分析、获取相关信息。而整合教育则是把学科专业与信息素养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科任务的解决,既能较好地深入学科学习,又能循序渐进的提升信息素养。因此通识教育与整合教育是相互补充,彼此促进的。张长海[9]在研究整合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融合批判性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整合模式,即ILi CTi C模式,该模式是对整合教育的一种进阶优化,它强调信息素养教育要突出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同时结合专业学科背景,从而实现学科专业教学与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以此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是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我国很多学者对该框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桂罗敏[10]、秦小燕[11]认为其最新修订版将信息素养从技术培养为主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批判能力,并强调元认知培养的重要性,指导新信息环境下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向融入学术、注重能力、促进学术交流的方向发展。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内容体系建设研究到教育模式的探索,再到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的研究,信息素养教育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进而发展成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

3 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素养研究

3.1 “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素养研究

在创新融合、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的类型与数量剧增,信息资源的产生、传播与加工等方式更加复杂多变, 信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阳[12]指出“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从传统的课堂、教材、杂志等更多转移向互联网,强调了“互联网+”时代加强信息素养的必要性。认为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信息素养课程的开设较为单一,只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学生分析、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素养普遍不高,不能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李亚宁[13]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从传统的信息记忆为主转向以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为主,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够根据目标课程体系, 利用互联网的在线学习平台、校园网、网络教学等多途径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化知识结构。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陈德云[14]从探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特征、信息环境的变化入手,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指出“互联网+”时代,信息具有数量激增、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污染严重、传播交互性等特征,并结合这些特征给出了基于“互联网+”理念的信息素养教育策略,尤其是要创新教学方式。

“互联网+” 为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很多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教育思路转变问题,但这种思路不是简单地将二者进行叠加组合,而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探索新的培养方式。

3.2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素养研究

当前处于信息急剧增长、智能处理、全球传播的时代,大数据处理和应用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植根于大数据背景下,全民数据信息素养都急切需要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数据信息素养教育更是迫在眉睫。

甘丽新[15]分析了大数据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课程带来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建议高校应该建立公共信息化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黄如花[16]认为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种扩展,也是人们的必备素养。文中分析了数据素养教育的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数据素养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案,强调数据素养侧重于数据的生产、保存与管理等技术性更强的方面。任俊霞[17]指出大数据时代, 如何进行海量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实际应用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充,完善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路径。

大数据给信息素养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人员大多关注到了这种变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强调数据素养在信息素养中的必要性。但是并没有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4 结语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在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有效普及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使信息素养作为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被广泛接受并得到高校重视,同时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然而,高校信息素养研究仍有不足,当前很多研究人员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不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有效成果。

统计表格的要求

表格是记录数据或事物分类等的一种有效表达方式,具有简洁、清晰、准确的特点,对比性强,本刊推荐使用三线表,通常一个表只能有3 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三线表的格式如下。

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如“表1”。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简短精练。有时还要在表题后对表格中数字的格式和单位进行描述。

项目栏:指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栏目是该栏的名称,反映了表身中该栏信息的特征或属性。

表身:指三线表内底线以上、栏目线以下的部分。表身内的数字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均归在栏目中。表身中不应有空项,确系无数字的栏,应区别情况对待,在标注中简要说明,不能轻易写“0”或“-”等,因“-”可代表阴性反应,“0”可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表注: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附注于表下。

猜你喜欢

信息化素养大学生
月“睹”教育信息化
第二单元·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