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旅游背景下加强河北省文化外向传播的必要性

2019-12-27彭鲁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向实力河北省

彭鲁迁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1 文化外向传播的意义

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各国文化交叉碰撞,这实际上是各国在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角力过程。中国在全力推进本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中国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1]。由此可见,“软实力”是硬实力在精神方面的无形延伸。中国要真正地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就必须更多地融入世界,增加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中国对国际规范的导向能力,赢得国际舆论对我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我们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国际传播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国际传播包括两个部分:由外向内的传播和由内向外的传播。由外向内的传播是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民众;而由内向外的传播是把有关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由于国际传播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大大推动了全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汇集,它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行为规范、习俗等方面的内容。文化在精神层面的深层内涵往往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在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障碍。目前,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还存在很多误解甚至偏见,这里有历史、政治、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偏颇,甚至完全的缺失。这对中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大国作用的发挥往往形成掣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与我们飞速发展的经济实力还不相符。因此,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尽可能地扫除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的障碍,降低西方国家对中国发生误读的概率,是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全方位接受中国的必然途径。

2 河北文化外向传播的必要性

河北省毗邻京津,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一环,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燕赵精神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河北省的文化对外传播,提高河北省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响应新时期党中央号召的重大举措。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是我们每一个燕赵儿女的肩上重担。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设立、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等一系列大事件使河北省频频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为河北省经济的提振和文化的繁荣无疑提供了广阔前景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根据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河北省的知名度在境外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近两年到过河北的境外游客的数量并没有大幅度增加,外国人对于河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更是知之甚少。由此可见,在国家新出台的这些大政方针中,河北省更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地理名词而出现。新形势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河北省文化外向传播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也很艰巨。为了切实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真正发挥雄安新区的功能,秉承“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这一国际体育盛事,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河北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河北的国际化水平,加强河北文化的软实力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拓宽渠道、修正问题,使河北省的文化对外传播力实现质的飞跃。

3 大旅游是河北文化外向传播的重要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迅猛,与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化。《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十二五”规划期间,旅游业已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通知中,国务院对“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动力,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各地都在响应中央号召,全力推进大旅游。

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中特别提到“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所以,旅游不仅是综合性产业,而且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2]。这涉及区域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互动和流动,因此文化传播离不开人员迁移和流动,而人员流动又是旅游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将旅游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3]。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不仅实现了空间上的迁移,而且将接触到新区域的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旅游也是游客了解和感受当地文化的重要渠道。跨境旅游更是涉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员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威廉·瑟厄波德指出: “开展国际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使人身临其境体验其他文化,以了解人与文化。”游客在跨境游的过程中能够近距离感受旅游地的文化,对该地区及所在国形成直观印象,是旅游地文化向外扩散和传播的一种直接形式。游客在完成观光、旅行、度假、探亲等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和内化了当地文化,这又是文化的一种隐形传播。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在信息转换的过程中,目的性和功利性过强的宣传,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传播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最理想的对外传播形式是含而不露的。将文化传播内容糅合在旅游之中,使受众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恰恰可以起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所以该省的文化传播应该更多地借助旅游这种形式,把旅游切实打造成文化外向传播的重要渠道。

4 结语

该省应借助大旅游发展的契机,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加强旅游和文化的有机融合,把旅游打造成文化外向传播的重要渠道,在旅游过程中润物无声地提升河北地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外向实力河北省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