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体制下学生工作的探讨

2019-12-26陈迪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类招生农学院学生工作

【摘 要】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通识人才的重要举措,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人才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也给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为例,在大类招生培养体制下,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途径,提升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效果。

【关键词】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学生工作;农学院

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通识人才的重要举措,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人才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也给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延边大学农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为例,在大类招生培养体制下,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途径,提升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效果。

一、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优势

(一)有利于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旨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该培养模式是指大一期间所有新生进入一个统一的通识教育学习,不分专业,大二时依照大类招生方案再进行专业分流,这使得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再接受专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二)降低志愿填报的盲目性,有助于因材施教

以往高校按照专业招生录取时,学生一般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相对盲目,学生未必清楚专业真正的发展前景,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而实行大类招生后,学生一般经过一到两年的专业通识教育后再选择专业,对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规划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学生进校后通过专业概论课程和专业讲座等学习,在分流的时候对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然后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和就业导向进行专业选择,实现专业选择和志愿的高度契合

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对学生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面临的机遇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习主动性

以延边大学农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为例,自2015年实行“大类招生”,学生生源比例是呈上升趋势。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一般都会把学生的基础课成绩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这就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理性选择的机会。学生在在入校后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结合兴趣重新选择专业,这有利于稳定其学习心态,提高学习热情,激发主观能动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今后的专业分流做好准备。

2.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灵活性

大类招生打破了原有学生工作的传统模式,为学生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创新视角。

(二)面临的挑战

1.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大类招生给学生提供了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从而造成了专业间生源分布的不均衡、宿舍管理存在两难、班级建设存在断层,给日常教育管理带来难度。

2.加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

大類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后,其中有学生盲目追从“热门”专业进入相应专业学习,而对于没有选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学生,可能对新专业的学习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严重者可能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无法继续学业。

3.班级重组,集体观念缺失

专业分流后,所有班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学生仍习惯

与原宿舍、原班级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在新班级里同学们

彼此不熟悉,学生融入新集体的热情不够,新班级的集体观念缺失。

4.理想信念淡化、自我认知模糊

通过分流发现,学生没有自我认知、没有理想信念。表现为目标不清、分专业焦虑、选专业盲从等。

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体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探讨

(一)全员、全方位、全程化育人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一方面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教育对学生的尊重,既能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也为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选择专业提供了一个缓冲期,而不是盲目的选择专业,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学生工作方面应着重做好学生的全程化教育工作。其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专人负责大类学生、分专业前后专职老师、入学后做好分专业培养的教育、分专业前做好职业心理测试、分专业后做好干预疏导、开展全程化生涯教育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将大大减少学生对于分专业的迷茫、焦虑和无所适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以农学院植物生产类为例,大部分学生是调剂到本专业,对专业认识不够,加之家庭、社会的等原因,学生对专业认识需要提高。重点抓住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专业导论课,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的课程,增强专业自信。

(三)注重分流后的学生管理,密切关注特殊学生群体,加强学风建设

专业分流后,无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需要过渡进行适应。要及时密切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特别是心理波动的学生、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学生、有情感问题的学生等,需要老师们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可通过导师制、学长经验分享交流会等,对他们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分流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重建班级的学习风气。

(四)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

学生自主管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强化建设学生会、团总支、楼工委等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完善学生内部组织建设,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发展意识。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招生形式的改变,对高校大学生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大学生工作是一项动态、复杂的过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要结合高校实际,制定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学生工作发展途径,使“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尹苗苗.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6):140-141.

[2]石卉.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以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6(10):167-168.

[3]史韵.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中学生工作的问题及对策——以陕西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J].新西部,2019(15):51-52.

作者简介:陈迪(1987—),女,吉林白城,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延边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类招生农学院学生工作
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农学教育研究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天津农学院为例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加强培养模式改革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