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质量管理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策略研究

2019-12-26祝超许平生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市场占有率适应性产品质量

祝超 许平生

【摘 要】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息息相关,那么如何通过质量管理技术,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十分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质量的内涵,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来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手法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质量管理技术;适应性;产品质量;有效性;市场占有率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的机械制造大国,在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方面具有比较先进的技术,但是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价格在国际性的市场上并不存在优势,所呈现的发展趋势就是薄利多销,相对于西方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差异性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只有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来探索质量管理技术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我国生产的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不会被淘汰。

2.产品质量的现代涵义

所谓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是随着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而且这一概念还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相应的内涵要素在不断地丰富,人们对其认知也在不断地加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们对“质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时间性、地域性和范围性的变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原始到现代,从地域变迁到稳定,从狭义到广义的完善化过程。因此,对于“质量”的定义来说,也逐渐地随之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全面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在原始社会,由于环境的恶劣性比较强,人们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在基本的生存都还面临威胁的时候,他们的生产力极为低下,那个时候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也极为直观朴素。当时的认知是,质量的涵义仅仅也只限于产品的基本性能,即能吃能用就是质量[1]。到了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依旧比较落后,但是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从自然中获取相应的产品来维持生命,只是还没有学会比较成熟的生产和加工,这样一种生产力的落后就会造成生产方式的封闭性,而且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对质量的认识由只关心基本性能扩大到对产品寿命的关切上,即不仅仅要求产品基本性能好,还要求产品耐穿耐用,使用寿命长。慢慢地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商品的生产成为主流,产品的类型也变得相对丰富,人们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质量概念内涵和外延更为科学和丰富。而今天质量的现代涵义是指整个产品根据用户期望和要求的适用性,相应的范围在拓宽,与人们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紧密。

3.现场质量管理是机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中心

现场的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了生产的产品的质量高低,因此,现场管理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占据首要位置,而管理的目的是对生产现场的每一环节科学合理地进行优化配置。对于原材料金属加工这一类型的生产企业来说,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地点是在生产车间,而所有的产品都是在车间现场进行生产,因此现场管理人员(主要包括车间技术人员、车间管理人员、生产工人等),都应该重视整个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并且严格遵循相关的车间生产标准和行业要求,是给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保证的重要措施。而且,现场的管理不仅仅是对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准备、机械制造设备、加工设备、工艺标准、车间环境、成品与半成品的检查和管理,还要包括对现场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2]。只有当所有生产现场的人员都具备质量管理意识,而且对产品出现质量事故的危害、原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质量问题的措施有了相应的认识之后,才能够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合理化的措施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从而实现科学地控制生产全过程,进而有效地提升现场质量管理的水平。

4.产品生产质量的控制策略

4.1生产条件的控制

很多人会觉得生产工艺是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要素,但是实际上产品生产加工的条件同样会具有这一效力。在进行原材料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严格地来控制生产条件的稳定性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对于每个环节的生产条件尽可能地做到内外因素的调控合理,使得整个生产环境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例如,产品生产和加工的车间温度、湿润度、干燥度等都应该在一个规范化的范围之内,而且相应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安排分配生产任务,生产工人严格按规范标准操作,通过控制生产条件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4.2严格检查产品工序

产品在生产之前,为了减少生产过程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問题,那么车间的技术人员就应该仔细地去核实生产加工工序的每一个步骤,使得最终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参数必须保持一致,发现问题也需要进行及时解决。而且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应该仔细检查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工序,并且严格按照生产工序来操作,如生产过程中会涉及铸炼、铸造、焊接等环节,生产工人还应该重视每个生产环节,对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骤进行核察、检验,确保生产工序符合生产要求,以提高产品的质量[3]。

4.3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

技术性人员的存在是一个生产企业工作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在金属原材料加工的行业和公司内,相应的技术人才缺口比较大,而且现阶段的市场上也是非常缺乏培养技术人才的机构,相应的企业在生产工人上岗前不能提供专门的培训平台,老员工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来进行操作的,新员工则是在老员工的指导下摸索着工作,两者都非常缺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设备的了解,只是单一重复地进行机械式的操作。一旦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比较意外的问题,他们并不能够灵活变通,就会耽误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因此,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必须要重视起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开辟多种渠道来引进多样化的人才,也是帮助生产加工企业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关键措施。

4.4完善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

对于一个生产性的企业来说,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并且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使其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都能够秉承着“细心、专心”的工作理念,不仅仅工作效率十分高,而且也非常方便于企业的管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生产效率,还要加强对员工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水平提升,并且要在工作上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的所作所为。在此基础上,执行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可使企业和员工在工作的时候有章可依,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相对来说,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应以产品的质量来作为主要的指标,因此所有的生产管理活动都必须要围绕着产品的质量来进行,从而使员工在制度的约束下严格生产的过程,规范化生产的步骤和模式,最终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步提升。

5.结语

总而言之,任何一个生产企业的核心都是产品的生产过程,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其最终所得到的产品质量则是决定一个企业发展命脉的关键要素,而产品的质量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企业生产指标、生产任务的完成,多方之间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反馈机制,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对生产企业来说,必须要学会利用质量管理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产品的精益求精,从而更进一步地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蔡春堂,游代乔.机械制造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2):66.

[2]江宜春.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D].东华大学,2016.

[3]戴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市场占有率适应性产品质量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