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网红“模仿秀”看新教师培训

2019-12-26迟希新

中国德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模仿秀培训者支架

“大棚哥”姚大最近红遍了全网,这位年轻的菜农热衷于模仿学唱明星们的歌曲,他凭借出色的模仿能力,把很多明星的经典歌曲演绎得惟妙惟肖,几可乱真。姚大也以此迅速在网络上蹿红,轻松赚得过亿点击量。因为姚大的演唱舞台是在自己种菜的大棚里,所以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大棚哥”。姚大的模仿秀有没有价值?该如何评价此类热衷模仿的网红?网上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大棚哥”有创见、是演唱奇才,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模仿不过是鹦鹉学舌、邯郸学步,毫无技术含量。

“大棚哥”的模仿秀和以此产生的关于“模仿”问题的争议,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前的新教师培训,特别是新班主任的培训。因为无论是新教师,还是新班主任,他们也要经历一个绕不开的成长阶段—模仿有经验教师的做法。新教师刚入职时,对教学常规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还是陌生的,对如何处理教育中的突发事件多处于混沌和迷茫中,他们需要在别人指导下尽快进入角色,熟悉教学流程,了解教学要求,体认自己的教育角色。这个适应新角色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培训者以讲授的方式进行入职培训,另一方面,新教师也需要培训者为他们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动手”的机会,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应知应会的实践技能。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新教师进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也是从模仿别人开始的。例如,新班主任第一次面对学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如何设计第一次家长会、怎样主持第一次主题班会、怎样处理班级中的突发事件等,仅仅通过宣讲和灌输的方式是很难让新教师理解和学会这些技能的,新班主任需要一个真实的学习范例来了解这些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他们只有在模仿别人做法的角色扮演中,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这些专业技能的细节。而培训中灌输式的说教和宣讲,对毫无教育经验的新教师而言,不仅难以理解,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模仿却给新教师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供了真实的问题情境,从作壁上观到动手实操,实现了“做中学”,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也大大增强了新教师的学习兴趣。从这个角度看,模仿学习让新教师进入了真实的问题情境,是新教师接触实践、解决问题的重要学习载体。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支架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理论也从另一个视角佐证了新教师模仿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初起学习阶段,需要为其提供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建构主义者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比喻,其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给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使得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的意义建构。而随着学习者经验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逐步提升,“支架”的作用逐渐减弱,最终学习者不再依赖“支架”来学习,“支架”也就慢慢失去了作用。新教师在入门阶段也需要这样一个“支架”—老教师的榜样示范,成功的经验和模型参照学习。随着他们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个“支架”的作用也会逐渐减弱,到后来,新教师不需模仿老教师的做法也可以熟练地完成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任务。

但是,当下很多新教师培训并未足够重视新教师的模仿学习。有些教师培训者认为,教师的模仿行为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创新要素,没有实践价值。新教师的培训多采用专家专题讲座的方式和老教师介绍经验的方式,新教师虽然做了完整的听课笔记,记住了很多知识要点,也明白了一些教育教学的规律,但是,一旦让他们面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真实问题情境时,新教师还是一筹莫展、无所适从。这样的认识误区未能正确体认模仿学习对新教师的特殊意义,忽略了新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忽略了在做事中领悟所学知识、在做事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成人学习特点。

模仿学习和角色体验是新教师重要学习形式,提供模仿学习的机会和强化新教师模仿学习效能也是教师培训实践中要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升新教师模仿学习的实效性要从关注新教师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入手。

首先,培训者要指导新教师变机械被动的模仿为积极主动的模仿,注重模仿学习中反思能力的培养,激发新教师内在成长动机。新教师的学习不能永远停留在模仿的初起阶段,随着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新教师自身也存在提升学习层次、尝试教学创新和个性化表达的内在成长动因。就像前面提及的“大棚哥”,他不会永远满足于模仿他人的唱腔,也会产生尝试模仿中的创新和改变,演唱自己曲目的冲动。因此,在指导新教师进行模仿学习过程中,培训者要通过任务驱动让新教师带着问题去模仿,引导新教师主动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摸索教育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让模仿学习成为新教师迈向更高专业发展阶段的基础。

其次,培训者要对模仿教学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把新教师的模仿学习变成综合性的案例式研修。新教师的模仿学习也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学校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教师的学习需求,制订全面的培训实施方案,围绕新教师模仿学习的核心活动制定系统的学习目标,设计针对性学习任务,及时发现新教师模仿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在模仿学习结束后要帮助新教师及时总结,充分交流和分享模仿学习中的经验,通过老教師的帮助和引导,把单一模仿学习形成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其他问题解决过程中。

最后,在模仿学习中,要多给予新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辅助,充分发挥培训者和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培训者要善于设计问题情境,改变新教师模仿中的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培训者不仅要在模仿学习的重要时间节点适时介入,而且要帮助新教师确定模仿学习的目标和计划,变消极的、机械的模仿为积极的、主动的模仿,变习惯性模仿为创见性模仿。切实提升新教师模仿学习的实效性,不断推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他们尽快度过专业发展的“职初期”,不断向更高层次的学习与专业成长阶段迈进。

【迟希新,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秦 岩

猜你喜欢

模仿秀培训者支架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从教师到培训者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植物模仿秀
超级模仿秀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培训要有“场”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名画模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