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外社交礼仪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探究

2019-12-26李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西方人礼仪跨文化

李瑜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 674100)

社交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当参照的行为标准,例如相互尊重与友好往来。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通过社交礼仪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但是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我国与外国在社交礼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应当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清楚的认识与了解,才能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1 中西方礼仪的起源

1.1 中国礼仪的起源

中国礼仪,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存在,最先是作为宗教祭祀活动使用的。在久远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不能改理解和科学的解释。比如像雷电、地震等现象,便对自然发生的这些现象产生敬畏,于是便采用一些祭祀的活动,从而来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同时也通过祭祀来祈求降幅避灾和风调雨顺。早在原始社会的中期和晚期的时候,就出现了其他礼仪形式的迹象[1]。比如,在距今大约 1.8 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挂在脖子上。还有在他们去世的族人身边撒上一些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的仪式,这些现行都目前为止在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1.2 西方国家礼仪的起源

西方礼仪的最早萌发是在中古世界的希腊。礼仪发展的最初是在宫廷的规矩中,后来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并且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国家,将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的整治,并且形成了体系,还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认可,成了西方国家统一遵循的礼仪规范。

2 新时期中外社交礼仪文化的比较

2.1 中外饮食差异

在新时期的中外社交礼仪文化当中,饮食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从喝汤的角度而言,西方通常不会将汤舀的较满,每次只舀一点,从而更方便将汤一口喝掉[2]。同时,在喝汤的过程当中,不要发出声音,如果汤非常热可以等一会再喝,不要用嘴吹。在喝汤的过程当中,应该从里面逐渐向外面舀,这样一来,汤可以先绕过桌子之后到自己的面前,不仅能够避免因为汤汁较多不小心滴到自己的衣服上,还会非常讲究餐桌礼仪。但是,从中国的习惯来看,通常是从外向内舀,从而有防止财水外流的说法,同时在中国的古代,通常由内向外舀的方法是犯人吃牢食的做法。不仅如此,在中国的餐桌上,通常将圆桌代表团圆。而中国人还有长幼有序、尊重长者的风俗习惯,位高权重者或者是年长者都是先入座,并且要坐在重要位置。西方则是用长桌,并且女士优先入座。

2.2 见面问候语差异

在见面问候语差异当中,打招呼是人们进行谈话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较为自然地引出谈话的主题,还能够充分表达出礼貌以及友好[3]。西方人在打招呼中经常说“How areyou!”“It’sverynice tomeetyou!”而中国人平时打招呼的时候通常会先问姓名、籍贯、工资以及年龄等等,在日常生活打招呼通常或说“干啥去啊。”或者是“吃了吗?”

2.3 禁忌与习俗方面的差异

从禁忌与习俗的方面而言,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很少用到数字 4、7 等,并且认为数字 6、8、9 等数字是非常吉利的数字。但是西方人很少用到 13。中国人很少用到数字 4、7,是由于它们的发音,4 与“死”字同音,7则像“气”字同音。在西方,比如荷兰,4 代表的是非常喜庆的数字,这主要由于荷兰语中 4 和“庆祝”一词的发言非常接近。

3 中外社交文化的特征

3.1 谦虚谨慎与个人价值

中国传统礼文化注重谦虚谨慎,而西方是在得体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和个人的价值。西方人比较崇拜个人的奋斗,特别是在个人取得了成就而感到自豪,从来不掩饰自身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取成就后的喜悦之情。但是,在中国这些都是相反的,在中国文化里并不主张炫耀个人的荣耀,倡导的是谦虚、谨慎,大多数都是反对或者是不喜欢王婆卖瓜式的自我夸奖形式[4]。然而在中国中的自我谦虚和自我否定的行为是使西方人感觉不满的地方,在西方人看来,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否定,还是对赞扬者鉴赏力的否认,甚至是存在欺骗的嫌疑。由此可见,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国家中是不可行的,因此,在中国人眼里看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更加简单直接的,在言语的表达上也是表里如一,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会存在任何的隐藏情绪。

3.2 尊卑次序与自由平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倡导尊卑次序,而西方国家提倡自由平等。东方的文化等级观念感是较为强烈的,不管是在组织中还是在自己的家庭中,都有一定的等级辈分之分,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经被废除,但是等级之分的观念依然对我们的影响是还存在的。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仍然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深厚存在的,如就像儿子严重的父亲、和学生严重的教师都是具有权威性的。然而在西方的国家中国,出来英国等少部分的国家有世袭贵族之分和等级制度存在以外,大部分的西方国家还是提倡平等自由的观念[5]。尤其是在美国,更是推崇人人平等的思想,尽管是在家庭中美国人也不会将辈分,只要彼此尊重就是可以的。在家庭成员中,通常情况下也是互相称呼姓名或者是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喊爸爸或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长辈男性都可以称呼叔叔,对所有女性长辈都可以称呼为阿姨。这些在中国都是不可以的事情,必须是要长辈和晚辈是分明的,明确老幼的关系,否则就是不礼貌的行为。

4 中外社交中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4.1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出现交际障碍甚至是文化冲突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也因为其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的难度[6]。但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的特点,文化差异的存在可以使人们开阔眼界,丰富生活,调整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文化之间既存在着差异,也有融合之处。因此应当在跨文件交际中正确对待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

4.2 采用非语言的方式提升交流有效性

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方法,实际上,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并非单纯地指肢体语言。人们在穿着方面的某些特征也属于非语言交流的方式[7]。因为通过一个人的穿着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审美、喜好等。此外,香水、房间的摆设等也都是非语言交际中的因素。非语言交际范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当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同一体态,在不同文化下所代表的含义是相反的,只有加强了解,才能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4.3 注重思维方法遵守交际规则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人们往往是利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来看待他人的行为与观点,这就造成了交际的障碍与文化冲突。因此为了促进交流,人们就应当注重思维方式的运用[8]。首先,人们应当承认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模式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其次,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模式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之上,人们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摒弃自身的固有思维,以对方的思维来了解对方的行为或观点,在遵循互相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应对文化差异下,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进而有效地促进交流。

猜你喜欢

西方人礼仪跨文化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筷子礼仪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亭台楼阁
礼仪篇(下)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